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黄浦江污染治理是上海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三十多年来,本市有关部门和专家曾对黄浦江水系污染的综合治理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去年黄浦江污染治理规划工作讨论会后,这项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黄浦江水系污染治理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监测和由多学科参加的综合性科学研究。在规划方案尚未形成之前,我们先就近期治理规划工作提出一些初步的意见。一、污染概况黄浦江是上海市一千多万人民赖以生存的唯一地表水体。它源出太湖,是太湖流域的主要排水通道。黄浦江上游分为三条支流:一为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黄浦江水系是上海人民赖以生存的地表水体,市区650万人民生活和生产用水几乎完全来自黄浦江。由于黄浦江中下游受到污染,已不再适宜作为自来水水源,故正在进行耗资十亿的取水口上移工程。这就是引黄浦江上游的水作为中下游自来水厂的原水。因此,就必须保留黄浦江上游水源不受污染。制定这个地区工业排放标准,通过法律手续来防止污染。  相似文献   

3.
黄浦江地处上海,功能甚多。然而,目前其水体污染严重,急待治理。作为河流污染治理的全面规划,应当首先明确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认识污染排放与黄浦江水质之间的内在关系,确立黄浦江的水质模式。黄浦江是一条潮汐河流。六十年代以来,国外河流、河口模式的研究不断发展,提出过上百种河口模式,其研究角度多样,内容丰富。如何学习和引进国外水质模式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黄浦江具体情况,确立黄浦江水质模式,需要认真研究讨论。我们对黄浦江污染状况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且水平有限。本文只是抱着学习、探讨和研究的希望,提出若干问题,供研究黄浦江水  相似文献   

4.
黄浦江水污染及防治对策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浦江水污染防治工作,直接关系到上海“母亲河”与人的和谐发展。对黄浦江水污染问题作了研究,特别是对其污染负荷、污染成因、污染程度等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黄浦江流域污染防治措施和办法,以更好地发挥黄浦江的功能作用,推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上海黄浦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2009年黄浦江疏浚物(沉积物)样品分析结果,对上海黄浦江沉积物污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2009年黄浦江沉积物中Cu、Pb、Zn、Cd、As平均含量均大于1978~1980年的上海市市土壤背景值,表明黄浦江沉积物受到一定污染.对沉积物中各污染要素污染趋势进行研究,各要素污染趋势各有差异,除Pb...  相似文献   

6.
黄浦江水质改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黄浦江干流水质及黄浦江接纳污染负荷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直排黄浦江的点污染源纳管,虹口港和杨树浦港地区污水截流,水流调度方案对黄浦江干流水质的改善效果。分析了黄浦江上游地区面源污染控制对水质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实施直排的点污染源纳管,虹口港和杨树浦港地区污水截流,苏州河“东引北排”调水方案,黄浦江上游地区面源污染控制等措施后,黄浦江干流监测断面水质基本达到水域功能区确定的水质标准,黄浦江干流水质也将相应改善。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环境卫生监测站等单位通过对黄浦江连续八年监测结果在提出的一份报告中证实:黄浦江水质恶化主要来自有机物污染,其次是酚,油类和重金属. 黄浦江发源于太湖水系,从淀山湖出水口(淀峰)流经青浦、松江、奉贤、上海、  相似文献   

8.
学术活动     
黄浦江污染治理规划工作讨论会在沪召开 1981年7月28日—8月4日,黄浦江污染治理规划工作讨论会在沪召开,会议讨论了黄浦江治理总体规划的方针、目标及治理的根本性措施,并对如何搞好该项工作的组织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市每天取用黄浦江的水量已达450万吨,比解放时增长35.3倍,直接排入黄浦江的污水量也随之增大,逐步造成了供水紧张和黄浦江水体越来越严重的污染状况。目前的取用水量已经为黄浦江常年平均迳流量的18%,超过枯水期月平均迳流量的50%,枯水期取的水量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城市排出的污水。随着上游地区水利资源使用的增加,黄浦江的迳流量还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样,年复一年,使江水污染日益严重。1978年江水黑臭天数已达到  相似文献   

10.
黄浦江水质污染的日趋严重,已为上海市各界所切切关注。因为在黄浦江的多种功能中,首要的是其作为全市人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的水源。目前,黄浦江水质不合格的江段已达64.5公里,占全长113.5公里的56.9%。即一半以上江段,已受到污染或严重污染,其水质已在国家规定的三级地面水标准之下。黄浦江水质的恶化,将危及人民健康,影响经济发展。对此,已引起了市政府和有关环保管理、科研、技术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在,黄浦江污染治理工程方案大体已定。其中,主要为污染源治理,污水处理,污水截流外排,等等。按照既定目标,预计到2000年,除全部河道要求达到三级水质标准外,上游江段,要求达到二级地面水标准,即水质恢复到本市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上半年,上海黄浦江原水水质有所下降。据上海市自来水公司时黄浦江水源出现黑臭日统计,1988年1~6月,黄浦江黑臭天数累计为87天,比去年同期增加11天。尤其是今年6月份,黄浦江水污染严重,污染指数最高达22.5,氨氢最高达9.5毫克每升,  相似文献   

12.
冯敏 《交通环保》2005,26(1):4-6
航行船舶不可避免地给黄浦江水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文中采取统计学的方法对船舶污染进行量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黄浦江船舶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黄浦江水质规划和综合防治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浦江的污染现状和特点作了分析和评价。阐述了治理污染的水质目标须综合考虑不同江段的水体功能、自净能力及经济发展、财政能力。对于黄浦江实际系统进行仿真,建立了水力、水质数学模型体系。根据对黄浦江水环境容量及大水体稀释能力的研究,通过多方案比较,归纳了5项综合治理方案。进一步优化的结果表明,采取上下游均截流的 E 方案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4.
黄浦江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介绍了开展黄浦江水环境综合整治中主要面源污染控制研究的过程,内容、方法和原则;在分析了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黄浦江面源污染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5.
黄浦江是上海的摇篮。上海城市的兴起、发展,与黄浦江休戚相关。目前,黄浦江水质污染严重,直接影响全市的工农业生产,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展黄浦江污染的综合治理,争取在不太长的时期内较彻底地改善水质,是全市人民的迫切要求,人们翘首以盼。对此,国家和市委、市府十分重视。1982年即将黄浦江污染综合治理规划方案研究,列为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经过前后四年的努力,现已胜利完成,并通过了国家鉴定。该课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组织多学科、多方面力量协作攻关,制定了综合治理的规划方案。下面,本刊发表张则陆同志的文章,对这项国家重点课题的有关情况,技术路线,所采取的方法和所取得的效益加以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黄浦江是上海城兴起的摇篮,也是上海1200万人民赖以生存的饮用水源。上海万余家工厂的工业用水以及市郊千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也无不取自黄浦江。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每天大约有500万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中又大都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地排入黄浦江及其支流,以至造成了黄浦江市区江段的严重污染。而为上海市人民提供饮  相似文献   

17.
黄浦江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及评价   总被引:30,自引:12,他引:30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黄浦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了评价研究,解释了两种评价方法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两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均表明,黄浦江砷污染严重,镉中等程度污染,且各个江段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一、饮用水与癌症 1983~1985年,上海市环保局组织有关单位对黄浦江水质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发现黄浦江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总数达700种,而自来水中更高达800种。其中,有些属致癌、促癌和致突变性物质。上海市环保局的《黄浦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方案研究》(总报告,1985年12月)中指出,位于黄浦江下游的杨浦水厂和南市水厂的自来水致  相似文献   

19.
据上海市自来水公司最新资料报道:去年二至十月份上海黄浦江共发生黑臭长达一百五十一天,迄今黄浦江的污染程度已超过1978年(五十年一遇的干旱年份)源水黑臭一百零六天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20.
据上海市环境卫生监测站1983年对浦江枯、丰两期调查结果证实:83年降雨量增加是黄浦江水质好转的主要原因. 调查结果表明:1983年黄浦江全江段的主要水质污染指标的平均水平都较上一年(82年)有明显下降,如:氨氮为0.66毫克/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