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空气冲击波的破坏效应是由超压和冲量引起的。在一定条件下,超压是主要破坏因素,在另一些情况下,冲量又成了主要破坏因素。对井下空气冲击波来说,目前均以超压作为破坏标准。苏联提出的超压值与结构破坏的关系如表1。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爆炸波破坏/伤害准则,并通过一个例子,分别针对爆炸波对建筑物的破坏效应和对人体的伤害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给出了一些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爆炸波破坏/伤害效应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介绍了爆炸波破坏/伤害准则,并通过一个例子,分别针对爆炸波对建筑的破坏效应和对人体的伤害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给出了一些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冲击波伤害-破坏超压准则,首先确定了不同当量TNT炸药爆炸引起的人员伤害区域和建筑物破坏区域;再通过确定危险物爆炸所产生热量值的大小,将各种危险物料转化为相应当量的TNT炸药,可用于评估各种不同危险物料爆炸所造成的损失。同时,结合GIS软件平台,编制了爆炸灾害评估模拟程序。在软件平台中以图形的形式给出了设定条件下人员伤害区域及建筑物破坏区域的范围,根据区域内的人员分布和建筑物造价、财产多少,给出了定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应急评估。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储气罐破坏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城市天然气储气罐的不断兴建与发展趋势的大型化,对于已建和待建储罐区对周围环境的潜在安全性问题,指出运用破坏伤害范围评价法可直观地预测破坏效应。通过对储罐爆炸释放能量的估算,采用模拟比法结合TNT爆炸试验数据计算出距离储气罐不同距离处爆破冲击波超压值,运用超压准则模拟预测出不同规格、储压下储罐爆破破坏伤害严重程度及危及半径范围;采用世界银行推荐的危害关系式,结合伤害破坏等级分析天然气爆炸破坏效应并与爆破效应比较。5000m3储气罐、储压1.20MPa下,储罐爆破和天然气爆炸危及距离分别可达144.0m和247.7m。依据预测结果,可将罐区周围划分不同区域,为实际工程中罐区选址、建设、安全距离确定及安全预案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田诗雅    刘剑    高科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8):16-21
针对矿井瓦斯爆炸破坏模式主要在压力破坏和冲量破坏的研究,实验分析瓦斯在密闭管道发生爆炸时瓦斯浓度对冲击波冲量及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利用管道中距离点火源不同位置的压力传感器测试了不同浓度瓦斯的爆炸压力,对冲击波冲量及压力上升速率进行分析,为防爆抑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在管道中距离点火源的不同位置上,当浓度为9.5%时,瓦斯爆炸冲击波冲量及压力上升速率最大;由于超压衰减和传播距离的增加,在距离点火源4m和8m时压力冲量较大;在瓦斯浓度较低的范围内瓦斯爆炸时,其压力上升速率增长较快,而随着浓度的增加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能较稳定地维持在高位值。  相似文献   

7.
FAE威力评价方法与目标防护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燃料空气炸药(FAE)爆炸场特性进行了分析;从冲击波超压- 冲量毁伤准则出发,提出一种以靶板毁伤效应为评价依据的FAE威力评价方法,并结合易损性等效原理,对不同毁伤等级下目标防护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目标的破坏是在作用的应力(应变)超过一定限度的瞬间发生的。造成破坏的判据决定于结构的自振周期T。和作用力的持续时间t之间的比值;当t/T。>>1时破坏判据为最大超压△P(即静压作用);当t/T。<<1时破坏判据为空气冲击波的冲量。空气冲击波的冲量只在临近爆源的短距离内,即在爆破作用的近区起作用,而静压是在远区起作用。空气冲击波破坏区域的半径随药包重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非典型约束条件即底部端面梁固定约束、其他各端面梁连接约束的海洋平台关键舱室,其波纹板舱壁在油气爆炸载荷下抗爆能力研究不足,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考虑材料应变率效应的实验验证,分析爆炸载荷下舱壁动力响应及破坏模式。由传统位移指标不能准确评估该模型的抗爆能力,提出基于应变的评价指标,以此建立P-I评估曲线。研究表明舱壁与底部端面梁连接部位首先达到最大破裂应变发生破裂,其为超压与冲量共同作用结果;舱室可抵抗超压40 kPa、冲量230 kPa·ms的载荷而不发生塑性变形;舱室可抵抗超压85 kPa、冲量400 kPa·ms的载荷而不发生破裂。提出的以应变为指标的P-I曲线可量化舱壁损伤评估区间,结合爆炸载荷值,准确评估舱壁抗爆能力及损伤大小,为工程人员优化舱壁抗爆能力、确定灾后控制措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钻井井口安全距离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天然气钻井井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破坏程度,选择适合的事故后果模型,对天然气井井喷失控后可能发生的蒸气云爆炸及硫化氢扩散的后果进行量化分析,根据超压-冲量准则、热剂量准则和硫化氢扩散行为规律,计算出爆炸波、爆炸火球及硫化氢扩散的危害范围。笔者建立了天然气钻井井口安全距离的计算模型,并提出一种确定安全距离的方法。通过计算给出不同无阻流量、不同硫化氢体积含量的20种条件下的天然气钻井井口安全距离,并应用该模型对某含硫气井井口安全距离进行了计算。实例表明,该方法具备实用性,值得在天然气井选址规划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工业雷管在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存在意外发火或爆炸事故。为了防止这种突然事件和避免带来的伤害与损失,笔者就可能导致意外起爆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各种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评估与维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现场勘察、材料性能的检测方法.给出了通过收集火灾现场的有关资料对结构损伤进行判定的准则.并根据材料性质对损伤进行分类,提出了对于不同的损伤等级根据维修准则选择喷射混凝土、树脂维修、加覆层维修等不同的维修方法,通过维修可以保证结构的强度、稳定性、耐火性和外观特征.  相似文献   

13.
可燃制冷剂泄漏及爆炸危害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计算可燃工质泄漏后在房间内可燃工质浓度变化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小型空调器可燃工质泄漏引发的爆炸隐患仅局限于空调系统附近的局部区域内。用压力-冲量准则,对可燃工质泄漏产生的最大爆炸当量、危害范围与危害等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充装量很小的可燃制冷剂,泄漏产生爆炸的危险性很小,火灾隐患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4.
爆炸事故过程分析中不确定性问题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事故过程分析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指出了不确定问题在危险分析中的重要性及处理该问题的复杂性和难点,列出了几种基于非线性数学方法处理不确定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微分法、MonteCarlo模拟、Fourier方法、响应表面法等,并对之进行了比较.建议在处理事故过程的不确定性时采用Monte Carlo模拟.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下基本概念问题: 1、安全的主要经济功能是保障社会经济的增值和有效地减少事故的经济损失。本文试图构造增值函数I(S)和损失函数L(S)来描述其功能。 2、安全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安全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的经济利益规律,使其有效地调整和协调安全与经济的关系,指导安全经济决策。 3、本文试提出发展安全经济学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理。 4、为综合揭示安全经济规律,本文还探讨了安全经济的功能函数F(S)、成本函数C(S)、负担函数B(S)和效益函数E(S)。 5、针对实际应用,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安全投资的评价方法及其优化理论。  相似文献   

16.
噪声是煤矿的主要的职业危害之一。根据我国煤矿井下噪声危害的现状,用系统工程学的观点,制定符合国情的科学化的预防体系,对不同危害程度、不同生产条件,采用有重点和可行性的预防措施是正确的。建议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消除噪声危害的三级预防系统。这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推行容易的卫生预防措施,对防治职业噪声聋,保护工人健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火药、炸药、弹药工厂和企业存在着极大的燃烧爆炸危险性,对这类企业的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危险性评估是非常必要的。提出了危险源现实危险度(DAH)即事故隐患严重度的判据H的评估方程,而火炸药燃烧爆炸危险源系统的现实危险度H与下列因素有关,即与火炸药的危险指数W、系统的固有危险度B、未受控系数K、以及距该系统安全距离不足的建筑物和设施受危险源爆炸事故影响的破坏程度等因素有关。讨论了对这些因素的评估和计算。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材料和结构损伤与安全性的研究进展.首先从损伤所造成危害的严重性来说明研究材料和结构损伤的重要性,介绍目前材料和构件损伤问题研究所遇到的现状.进一步对材料和结构损伤做了归纳,并介绍了几种典型损伤的研究方法,以及损伤程度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最后指出了材料和结构损伤及安全性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核电厂对外来冲击物的安全防护及其与材料受到冲击损伤之间的关系,讨论了材料在外来物冲击作用下的损伤行为、模式及破坏预测的方法,笔者就材料及其结构的冲击损伤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工业企业地震灾害破坏等级规范中只有针对建筑物的震害破坏等级划分,而对在地震灾害中同样受损严重的工业设备,有关的国家规范以及研究成果却极少。分析了工业设备类型以及震害损失特点,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基础上,提出工业设备地震破坏等级划分原则和依据,将工业设备震害破坏划分为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以及毁坏五个等级,并给出每个等级下的宏观描述。工业设备震害破坏等级划分是对我国地震现场工作规范的补充和完善,对提高我国工业企业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效率和准确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