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期导读     
《绿叶》2017,(5)
正即将来临的2017年环境日,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来的,为中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这不仅是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  相似文献   

2.
我说的环境文化就是生态文化。生态改善和环境治理必须从不同层面来加以认识和解决,比如从技术层面而言就是工具理性问题,从政治层面而言就是政治理性问题,而其基础的基础是人类文化这个层次,即价值理念问题。所谓环境文化的模式,实际上就是解决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人和自然的矛盾关系这一价值理念的人文探讨问题。我认为,文化就是研究三个领域,即人跟天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以及人和自身心灵的关系。人和天的关系,是中华民族一直关注的古老话题,称之为天人之学。天人之学、义理之学和经世之学合称为我国三大传统学问。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梦想和小幸福。当下,对6800多万江淮儿女来说,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是共同的安徽梦。而对13亿中国人来说,从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最伟大的中国梦。同样,对于《绿色视野》来说,我们也有自己的梦。八年前,安徽环保宣教人在江淮大地  相似文献   

4.
正图书出版人应坚持文化自信,增强生态环境宣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多媒体时代,环境出版人应该苦练内功,发挥图书的引领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中共十九大报告把坚持文化自信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报告深刻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出版文化战线的一员,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同时又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增强生态环境宣传的使命感图书出版人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传播中  相似文献   

5.
《绿叶》2006,(9)
没有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是无法实现伟大复兴的。没有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也就没有享受的基础。生态文明所倡导的可持续文化,正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首席干活官     
新能源汽车,是各国应对环境恶化的措施之一,中国也不例外。这应该被视为人类为自身环境而战的伟大的改革事业。然而,这一改革事业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什么呢?这就是本刊在此发表这篇文章的初衷。  相似文献   

7.
10月29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在2013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研讨会上指出,要清醒认识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和重大挑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环保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无私贡献。潘岳指出,一年来,全国环境宣教系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弘扬爱岗敬业职业精神,发扬吃苦耐劳优良作风,在舆论引导、社会宣传、环境教育、环境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效,为环保事  相似文献   

8.
黄纪苏 《绿叶》2008,(5):1-6
建设当代中国文化形态的时候,要有一个为我所用、容纳万流的气度胸襟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试验态度。传统的东西不能简单放弃,西方的东西不能简单否定。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得具体地、一样一样地复兴,没有细节和片断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中国未来的文化艺术形态的生长,需要一种健康的公民社会的支撑,这里产生的艺术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陈战军 《环境教育》2013,(12):17-19
10月29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在2013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研讨会上指出,要清醒认识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和重大挑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环保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无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绿色视野》2008,(3):15-15
什么是环境文化?这一点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会长潘岳有独到的见解。潘岳认为,凡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  相似文献   

11.
韩毓海 《绿叶》2008,(6):105-113
90年代是20世纪的终结,"大写的人"遭遇了市场化,"人的文学"面临危机。《白鹿原》代表的理学世界观,在非阶级化的人性偏好下,将"民族的历史"演绎成"民族的秘史";边疆作品《尘埃落定》,深耕多元文化,拒绝"市场经济化"与"体制化",保持了生机活力;《马桥词典》从事民俗学和文化民主的写作,致力于复兴那些由于被视为"方言"而遭到排除、压抑的人类精神活动。随着社会分化、区域间隔以及全球化,出现了具体的人、阶级的人、鲜活的人,这是人文主义意识形态的危中之机,是一个值得展望的文学自由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正>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是在社会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一个群体。着力进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文化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需要社会各界目标一致,共同努力。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担当者,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承担着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本期导读     
《绿叶》2019,(Z1)
正当前,我们正处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紧要当口,需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其中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基础、是前提。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强化绿色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相似文献   

14.
余谋昌 《绿叶》2014,(5):73-78
中国的农业文明达到了世界最高成就,曾经拥有世界话语权。但是,当世界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由于农业文明的道路惯性,中国没有走上工业化道路,被迫成为先进工业化国家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供应地,中国失去了世界话语权。未来世界是生态文明的世界,未来的世界话语权是生态文明的话语权。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新的中国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手段。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重建世界话语权的重大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5.
论环境文化与企业新文化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最新走向,企业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致力于环境文化的构建,其中,观念的创新是企业环境文化塑造的前提,产品的创新是企业环境文化塑造的内容,管理的创新是企业环境文化塑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生态环境在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已经成为新时代生态环保人坚守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显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明显加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质量明显  相似文献   

17.
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通过掠夺包括中国在内的南方国家的资源来保护本国的环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不足的矛盾必将日益成为南北矛盾的焦点。全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未来的世界如果不降低资源消耗,就必然会战争不断。  相似文献   

18.
本期导读     
《绿叶》2017,(4)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个关节点就是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达成人民的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敢于担当,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明确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直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相似文献   

19.
环境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环境问题日愈突出,生存与发展已逐渐演化为世界重大课题的今天,为能够重建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关系,我们对环境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将具有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一、环境和文化的基本概念在讨论环境文化时,人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对环境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是人类周围各种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20.
张勇 《新疆环境保护》2000,22(2):126-127
环境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他所处的环境的空间 ,环境艺术就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展现出来的。符合美学的综合性空间艺术。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以建筑学、地貌学、城市规划学、艺术学、民俗学、材料学、生态学为基础 ,是在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前提下对环境的艺术研究。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最起码的要求 ,而美化环境则是人类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现代社会生活拓宽了环境的内涵 ,环境艺术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文化的表现一直是环境艺术的主要内容 ,全球性的自然生态危机更使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