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后一棵树     
张博文 《环境教育》2004,(10):30-30
夕阳中的他被镀上一层金,静静地浸在血般的夕阳中。他从小在树丛中长大,他们原本是一片森林,但人类只知道用斧头砍伐,他们无法抵抗。于是人类用他同伴的遗体,在这里建造了城市。最后一半夕阳走了,高耸的楼上闪烁着“繁星”,只有他一个站在冰冷的楼中哭泣。他是树,也有生命,他需要伙伴。于是他要长高,要越过楼群寻找伙伴。当他终于长到足够高时,于是眺望——眺望——可是,希望破灭了,在血红的夕阳中,在光辉的天空之路上,他依旧寻觅着……他死了。最后一棵树@张博文$山西太原化工一中185班  相似文献   

2.
雪女 《绿色视野》2014,(9):65-67
2007年春天的那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有一条巨蟒盘旋而上,仿佛直达天庭。我仰头望着它大嘴里红色闪电似的蛇信,一层层盘卧如宝塔的粗壮身躯,扫帚一样有力散开的尾巴,加之两边簇拥着的两对牌灯,前面的一对牌灯上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后面的一对牌灯披红挂绿,婀娜摇曳。牌灯后面有两个“三眼铳”,用来装置火药,以便在表演时鸣炮助威。整个展出阵势如皇帝出行,居高临下,威仪赫赫,顿时让人产生无形的敬畏感。  相似文献   

3.
重闻蛙声     
去河内旅游,在还剑湖东侧的一爿形似土地庙的越南工艺品小商店内,看见一只精妙的木蛙。这蛙大小正可一握,背涂青绿,腹抹土黄,由于所用油漆的颜色十分自然,“通身皮肤”浑若天成。蛙的造型为蹲伏状,额角高耸,双目圆睁,炯炯有神;蛙嘴徽张,肚腹滚圆,似正在悠闲地呜叫。而最奇的是,心灵手巧的工艺师在蛙背上还刻下了一排棱角,人们只要用一根白木小鼓棰在这棱角上轻轻一敲,木蛙便会发出“咕咕咕……”的呜叫。我向店主交了1.2万元越盾,买得了这只木蛙和一根鼓棰。  相似文献   

4.
松鼠     
如果说在带有“鼠”字的动物中,谁还能赢得人类的好感乃至喜爱,那当然非松鼠莫属了。其他诸如老鼠、土拨鼠、钻地鼠、黄鼠狼等等,恐怕还很难得到人的同情。在乡间,早有“松鼠似鼠不像鼠”之说“。似鼠”指的是外形略像鼠,而形体要比鼠大,尾巴蓬松特别长,主要生活在林间或是山涧  相似文献   

5.
洪飞 《绿色视野》2023,(8):32-33
<正>2023年6月,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方杰教授团队在黄山风景区进行生态环境地面监测时,在谭家桥镇发现了会“奏乐”的孟闻琴蛙,是安徽省两栖类新记录物种。孟闻琴蛙隶属于无尾目蛙科琴蛙属,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琴蛙。据了解,孟闻琴蛙是2020年以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学家张孟闻的名字命名的新物种,发现地为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大盘山风景区。目前孟闻琴蛙在浙江中部和北部以及江西东北部都有分布。  相似文献   

6.
《绿叶》2001,(1)
在秘鲁一个僻静的林区,英国人类学家尼卓臣意外地发现了一只人面猫身的动物,从远处看,这猫与家猫并无区别。但从近处细看,却可发现它长着婴儿般的白脸和人样的嘴巴,并且眼神中还流露出似有无穷智慧的神彩,当地原始部族的土著人,把它当作“神灵”。印尼的加里曼丹森林中,有人曾捕获一只奇异的人面动物,高约70厘米,被带到马棚里关了4天,它眼睛中竟流出泪花,闪着晶亮  相似文献   

7.
塔河下游缺水严重 生态环境令人堪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救救塔河下游,救救绿色走廊”这是日前“1998天山环保世纪行”南疆考察团在塔里木河中下游考察后发出的疾呼。八月中旬,由自治区人大副主任许鹏率领的“1998天山环保世纪行”南疆考察团一行48人对塔河中下游进行了为期3天的考察。考察团听取了35团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专题汇报后现场采访了当地农民。在阿拉干地区和台特玛湖考察时注意到阿拉干地区水井已干枯,胡杨长势较差,前往台特玛湖的路上,胡杨成片的死亡,台特玛湖仅成为地名,不见一滴水,附近连一棵胡杨树也看不到。考察团在34团听取了气象站关于当地气候情况的汇报。据介绍,1…  相似文献   

8.
张鹏 《绿色视野》2011,(9):50-55
儿时仰望夜空数星星的经历几乎每个人都有,成年后生活在“高压”中大多数总是低头忙忙碌碌,鲜有关注头顶上的这片天空。环顾四周我们会发现,身边有着这么一群人,他们对看夜空看星星的爱好超越年龄。他们不是科学家,是天文爱好者,自购天文观测器材期望更多了解头上这片天空。  相似文献   

9.
<正>我是一只蝴蝶,长着一对五彩缤纷的翅膀。我常常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快乐地飞翔。我充满好奇地到处飞行,想要融入人们的生活。我那美丽的外衣吸引了许多小孩子。我跑着、飞着,和他们一起玩耍、一起跳舞。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欢笑声,我也十分高兴。我心中的人类是善良友好的。有一天,我想到其他地方游玩,于是就一直往西飞,一直飞到了一座大城市。在这里我看到穿着美丽、  相似文献   

10.
在塞化格提野生动物保护区,住着许多群狒狒。每群狒狒一般都有几十只,多的达到100多只。它们过着严格的集体生活,组织性很强,每群都有一个“首领”。首领是由群体中躯体最强壮、个头最魁梧、毛色最漂亮的雄狒狒担任的。谁想担任首领这一职位,也是经过一番较量的。有一年,一支野生动物考察团来到这里,就亲眼目睹了它们争夺王位的有趣的一幕布。那一年,考察团的几个科学家一进保护区,就遇上了一群狒狒。这群狒狒的首领是个短尾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环境教育》2006,(6):80-80
春天捕蛙为何无人管?每年惊蛰过后,那些逃过了严冬而幸存下来的青蛙就从土里钻出来,欢欣鼓舞地鸣叫,并准备产卵繁育后代。但与此同时,贪婪的捕蛙者在第一声蛙鸣传出地面之即,就开始了他们罪恶的捕蛙、贩蛙活动,大量曾在冰天雪地中大难不死的青蛙就这样毁于人手。于是菜市场里蛙  相似文献   

12.
黑麂的呼唤     
发现情况“野猪干的,是只公猪!你看,它用獠牙又掘又拱。这家伙糟蹋起庄稼,特别邪火,糟塌的比吃的多……”从露出的山芋看,个大,匀称。看了让人心疼。“要是再带上妻儿老小,你这块地经不住它们两晚上的折腾。”“你想凑热闹?”他看穿了我的心思。顿了顿,又说:“这是只独来独往的老公猪。起山芋要紧。”说着就走向另一边,拿起我带的锄头就挖垅子。说实话,这几天为黑麂的事,心里堵得慌,我总共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还得赶回去发稿,那是我的饭碗。刚才的经历,已从心里开始承认他是猎人,这样的好戏还能放过?“你真想放过那头野猪?”s人面竹“单身老…  相似文献   

13.
《绿叶》2000,(4)
去年8月,一条百字新闻在《新疆军垦报》上刊出后,迅速在天山南北引起轰动:有人在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竟发现有国家保护动物白天鹅。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处塔里木盆地中央,东西长1000多公里,南北宽400多公里,面积相当于3个浙江省。在世界最著名的流动沙漠中,塔克拉玛干仅次于非洲大陆的撤哈拉大沙漠。这里是人们谈虎色变的不毛之地,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绿。维吾尔人称它“进去出不来”,西方人叫它“死亡之海”。晋代高僧法显路过这里时。在《佛国记》里描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皆死,无一余者。据新疆军区某部班长孙谦仪介绍,去年秋天,他带领5名战士到大漠边上执行任务,返回途中忽然发现4只长着长颈、羽毛雪白的大  相似文献   

14.
<正>仅在他任教的校园传播绿色理念,杨长寨并不满足。他还带着绿色教育经验和成果,应邀到新疆、内蒙古、云南等地做报告。他的愿望是把绿色教育的种子播撒到大江南北。2023年5月13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公布全国最美家庭名单,山东省济南回民中学校长杨长寨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这是在杨长寨获评2019年山东省“绿色家庭”基础上获评的。据杨长寨说,他的爱人作为幼儿园园长,曾将所在幼儿园创建为“国际生态学校”,女儿也曾获济南市“环保小卫士”称号。  相似文献   

15.
白牛冢     
牛角寨东头那片荒草萋萋的坟地里,隆起一座高高的黄土堆,寨里人管那叫做“白牛冢”。“冢”就是坟墓。在这座牛的坟墓里,埋葬着两头白牛和一个悲壮感人的故事。早些年,农村还没有实行责任制,生产队里一大群耕牛全由饲养员青山老爹集中看管。一个炎热的下午,牛群被放牧在南山坡。牛们吃饱了肚子,东一头西一头地躺卧在草地上,懒洋洋地闭了眼睛睡午觉。只有那头可爱的小白牛一刻也不肯安静,还在草地上一个劲儿地撒欢:一会儿疯了似的满坡乱跳,惊得树丛里的野鸡扑扑乱飞;一会儿四蹄朝天遍地打滚,不惜自己细绸缎般闪光的皮毛沾满草屑;一会儿用尾巴搔搔伙伴的耳朵,把人  相似文献   

16.
声音     
《绿叶》2012,(12):96-96
中国NGO已经过了第一个创业期 清华大学NG0研究所王名教授近日出版了一本新书《中国NGO口述史》。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我们7年前开始做口述史,当初做这个是因为在有关NGO的访谈和调研中发现,NGO的创业者们的历史都还没写出来,随着他们年岁的增加.很多历史可能就永远流失了。但是他们对于很多创业阶段的记忆还很清晰,只是自己无法把这些写出来.或者是没有时间,或者是没有能力。所以我们在做的时候很强烈地认识到,这是一个“抢救的工程”,中国NGO已经过了第一个创业期.大多数的初期创业者已退休,他们无法自我呈现.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这些保留下来,然后整理出来,最后再出版出来,而且要尽可能快地出版出来。“  相似文献   

17.
棘腹蛙俗称“木槐、马拐”。据明朝《本草品汇精要》记载:“南人呼之为蛤子,亦名水鸡”。1985年,我们对沐川县棘腹蛙资源进行了调查,并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赵尔宓鉴定为棘腹蛙(Rana bou-lengeri Guenther),现将调查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阿凡 《绿叶》2005,(11)
“你自己出来我不反对,可是你为何不开手机呀,这不成心让我着急吗?”刚与张国立谈起环保,就想起了《一声叹息》中他的这句台词,但是那次是演戏,这次却真的着急了。谈到环保,张国立有许多话要说。“每次看到环境被破坏的现象,我都着急。”长久以来,除了他热爱着的演艺事业,环保已经成为他最关注的领域。1998年,北京市正式推出个人认养绿地的计划。张国立和夫人邓婕听到消息后立刻决定每年出资4万元,认养复兴门附近的一片绿地。到现在,七年过去了,他们为这块绿地已经投入了将近30万人民币。类似的事情张国立还做过很多。一次去参加在云南的公…  相似文献   

19.
动物的智谋     
动物也会运用各种智慧,特别是在它们捕捉猎物或抵御入侵之敌的时候。一只黄褐色的野兔悄悄地来到水塘边。它举目四顾,竖起两只机灵的尖耳朵,没有发现什么动静,便开始埋头饮水。接着,它咬断了一些青草的嫩叶,慢慢地咀嚼起来。突然,一条又粗又硬的鞭索“啪”地一抽,正在吃草的野兔还没来得及反应,就一个跟斗栽进水里。紧接着,一张血盆大口一下子咬住野兔,把它拖下水去。偷袭野兔这一幕干得这样利索、漂亮,连一点蛛丝马迹也没留下。凶手是谁?原来,它是我国珍贵动物扬子鳄。这种动物外表粗笨,四条腿短而粗,头好像直接长在躯干上,无法转动。一条长长的尾巴是它用来捕食的武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大  相似文献   

20.
妈妈的嘱托     
小青蛙出生在绿油油的稻田里,尾巴还没有完全褪去,就整天跟着妈妈在稻田里蹦来蹦去,学着捉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