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建 《绿色视野》2009,(3):52-54
我常常像庄周梦蝶那样,在梦境中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美丽世界。鼓浪屿归来后,感觉就像梦间进了一个童话世界,然后再出来,总怀疑自己是否曾经去过那个美不可言的地方。但是手里拿着的,分明是在鼓浪屿买的海螺,嘴边的余香,分明是在鼓浪屿吃过的馅饼,耳边回旋的,分明是鼓浪屿飘来的浪花的节拍和曼妙的琴声,还有脑里映现的,也分明是一个由金沙白浪、绿树古木、红花碧草组成的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2.
正12月12日那天,我去了北京植物园。那里景色宜人,我从刚进大门就闻到了植物的芳香。那里面的草坪上有这样一句话"花儿微微笑,请您绕一绕"。这时我看到了有一个叔叔要从草坪上踩过去摘松果。我跑过去对那位叔叔说"叔叔您好,您不能去摘松果,因为,小草也有生命,您踩了过去,就会伤害到小草,破坏了草坪的自然景色,以后来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一次会上很荣幸听到一位环保主义女士大讲"现代性",讲"德、赛、和(和谐)",谴责我们中国人在世界50多个国家砍树的"环境帝国主义"行径。总之,听她的口气,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品位低下、品质恶劣,只知道贪婪地发展,不懂得与大自然的和谐,因而呆在这个地球上就是污染环境,污染像她这样高尚的文明人的眼球。她说,她去过很多国家,如今还准备带她的小女儿到中国的各处走走,使她从小培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感觉和精神。  相似文献   

4.
初到阿尔山时,“石塘林”这个名字,曾让我立刻想起石峰如戟的张家界。到了目的地之后,我才知道它是4亿多年间,火山在大兴安岭4次喷发的冲天的火柱,经过亿万年的冷却和沉积之后,留在阿尔山区的火山群落的遗迹。我在电视上,曾看见过海岛的火山喷发时的场景。那种烈焰腾空、炽热浆液横流,大自然向人类显示出排山倒海的蛮力,令我瞠目结舌。后来,在美国西部我瞻仰过“死火山公园”,那也是一座亿万年前火山喷发的遗址,我曾为大自然造物的功力唏嘘不止。但是在阿尔山,走进距离市区约80多公里的“石塘林”之后,我才发现美洲那座死火山,无论  相似文献   

5.
<正>有人说,没到过西西里,就不算去过意大利。作为地中海上最大的岛屿,这座堪称“意南珍珠”的宝岛,的确是一块巧妙的土地。她将迷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非常和谐地融合为一体:嶙峋的火山山峦、肥绿的宽厚丘陵、宝石般清澈的海水,以及随处可见的2000多年前的历史古建筑……让她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美丽传说!游览西西里,就像穿行在时光隧道中的一场旅行。  相似文献   

6.
"背着简单的行囊,我独自走过很多地方,但我从没有详尽而细致地描绘过它们。然而在霍山,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真正的魅力。霍山的山水像一幅简洁辽阔的大家书法,更像一幅写意的国画。走进霍山,就像走进了一个天然氧吧……"这是一位曾经来到霍山的游客写的文章。其实许多到过霍  相似文献   

7.
陈建功 《绿叶》2014,(4):87-90
正不久前,友人邀访湖北咸宁。我从未去过咸宁,但知道那是"桂花之乡"。桂树,在一些旧式的庭院中见过,每次所见,一两株而已。赶上中秋时节,一般是在晚上,意外地,会有丝丝缕缕的幽香飘来。似乎总会有人惊叫一声:"桂花!桂花开了!"然而,要找到那繁茂的枝叶中躲藏的桂花,总要费些周折。古人说,"何处桂花发,秋风昨夜香。"真是把这种飘飘渺渺、若隐若现的感觉写出来了。而桂花之乡的桂树,  相似文献   

8.
7月25日是绿色营出发的日子。我一早起来,整理行装。6点40分电话铃响了,一个万万没有想到的噩耗从医院传来:马霞刚刚去世了。当时我好像非常冷静,第一个念头是感谢上帝,她没有经历痛苦。许多人告诉我,癌症的痛苦是非常可怕的。这种信息一直折磨着我,比自己得了癌症还痛苦。现在她突如其来地异常平静地走了。昨天她还接待了三起客人:两位亲戚,一位作家,一位在家护理过她的护士。还对我说:“明天绿色营学生要见我,给我带把梳子来。”我告诉她:“明天中央电视台只跟绿色营到石家庄就返回来,31号再乘飞机去追他们。我也准备这样,…  相似文献   

9.
河流不息     
《绿叶》2021,(4)
正河流就像时间一样,从很久以前走来,掀起涟漪,卷起浪花,又向很久以后走去。每个人心中或许都会装着一条河流。在王维笔下,长河映衬着落日,诉说着不尽的相思;在木兰眼里,辞别的黄河是家乡的标志,溅溅的黄河水声是故土对离乡儿郎的呼唤。心中的河,她或许壮阔,或许涓涓;她或许张扬,或许低调;她或许多言,或许寡语,但她就在你的记忆里,或许你知道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或许不知道她的来处和终点。  相似文献   

10.
爱是一盏灯     
他和她结婚时家徒四壁,除了一处栖身之所外,连床都是借来的。更不用说其他的家具了。然而她却倾尽所有买了一盏漂亮的灯挂在屋子的正中。他问她为什么花这么多钱去买一盏奢侈的灯。她笑笑说:“明亮的灯可以照出明亮的前程。”他不以为然,笑她轻信一些无稽之谈。渐渐地,日子好过了。两人搬到了新居,她却舍不得扔掉那一盏灯,小心地用纸包好,收藏起来。不久,他辞职下海,在商场中搏杀一番后赢得千万财富。像所有有钱的男人一样,他先是招聘了一个漂亮的女秘书,很快女秘书就成了他的情人。他开始以各种借口外出,后来干脆无须解  相似文献   

11.
那年明月     
正在我的书房里,端正地挂着一副油画,画面上苍灰的是沉静的夜色,萧疏的树影,远方的村落……唯有悠远的夜空中央,那一轮孤悬的明月光辉闪亮,常常将我带入恍惚的乡愁里。回忆的序幕总是从那个遥远的雪夜徐徐拉开。在乡间的一段山坡小路上,一轮明月自白杨树梢的背后悄悄升起,像一个镶了金边的银盘,清冷的光辉倾泻在山路上,泛起幽暗的雪光。雪花点点,山风轻飏,拂过林稍,拂过山路上那个黑黢黢的匆忙身影。那身影急促的喘息声伴着脚下"咯吱――咯吱――"的踏雪声,使得路  相似文献   

12.
学会快乐     
一位母亲失去了与她相依为命的儿子。这失子之痛,几乎令她痛不欲生。为了能让她的儿子复活,她跋山涉水去拜见佛祖,希望佛祖能赐予她一副金丹妙药来救活自己的儿子。佛祖听了她的请求后,便爽快地答应了她。“其实,这种药很一般,原料就是花椰菜的种子,不过这种子必须来自一个没有亲友死亡过的家庭。”那位母亲听了药方后,如获至宝,满怀希望,挨家挨户地去寻找。她找得很辛苦,不知走了多少个  相似文献   

13.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远古时期,在地质的作用下,大自然就为我们储存了巨大的资源,她就像一位母亲,哺育着地球上无数的生灵;同时她也是一位严肃又和蔼的老师,教育着我们无知的人类。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开始,大自然就与我们结下了切不断的关系,光着小脚丫,走在光滑的鹅卵石上,伸着小手,抓来一根树枝,枝顶的花儿垂到你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一般人对蕾切尔·卡逊的了解大多来自于她的那本《寂静的春天》,而且许多人读过也就读过了,就像吉姆·林奇在他的书中说的:你是怎样看待的?打个哈欠然后把灯关上?林奇显然没有只是打个哈欠把灯关上了事,他还把卡逊的很多书都找来读了,包括这本《大蓝海洋》,而且还把卡逊下面的那段话引用到了自己的书里:整个海洋,就连在海洋深渊最深处的水滴,对于创造出潮汐的神秘力量都毫无所悉,也无以回应。卡逊在写出《寂静的春天》之前,是个科普专栏作家,  相似文献   

15.
《绿色视野》2008,(1):42-43
"玩古玩就像玩股票。""这是一个靠眼力吃饭的行当,不仅仅是看东西的眼力,还要有看人的眼力,一不小心头一昏还会踩上别人埋的雷。"在合肥市城隍庙古玩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我们的世界发展得非常快,但发展迅速的世界却忽视了环境保护。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小女孩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游玩,她在吃完零食的时候,跑到离她很远的地方去丢垃圾,他的父母就说"宝贝,乖!丢在地上吧,很快就有人会来捡的。"  相似文献   

17.
不管以哪一种方式过暑假,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孤独和思念都是他们挥之不去的主旋律,那么这个暑假,他们的生活会有变化么?留守儿童暑期究竟怎么过?我想大致可分为三类:候鸟型,父母在外打工,孩子一到假期就可以像候鸟一样飞到父母身边,到大城市去见一下世面。宅家型,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的父母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力或者是钱接孩子团聚,所以他们只能宅在家里,不是写作业就是看电视,生活比较单调。  相似文献   

18.
我不能不凝视她。就像凝视最后一个春天,就像凝视转瞬即逝的流星,就像凝视天际唯一的一朵云彩,我如此绝望而深情地凝视着她。在那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地方,在那爬满绿色藤蔓的地方,在那无处不洋溢着阳光的地方,在那神秘美丽的伊甸园,我,便是那棵见证亚当与夏娃爱情的生命树。  相似文献   

19.
者也 《环境教育》2004,(4):25-25
在一个小山村的夜里,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都睡着了,都在美梦之中。 突然,小路说话了:“喂,小草老弟,你还好吗? 小草说:“怎么会好呢!小学生们一放学,就在我的身上跳来跳去,把我的身子压得都垮了,差一点把我踩脱皮了,有一次差一点就死了。还好,有一个善良的小姑娘说:‘你们别踩小草了,它也像我们人类一样,都是有一条珍贵的生命的!’——兄弟,依我看,你可要比我幸福多了!不用受到这么多的折磨!你看看我,是不是太苦  相似文献   

20.
头顶一斤铅     
哲夫 《环境教育》2014,(3):100-101
正我一直捉摸着想要为这位妇人写点什么,可是脑子里却铅也似的模糊沉重,渴望激情却丝毫没有激情的莅临,我甚至记不起她长得什么样子?记不得她曾经说过什么?甚至连她的姓名都记不起来。20世纪末那个春夏交替的下午时分我采访了一位从事铅中毒研究的专家。这是一位年迈的职业妇人,微胖,分布有鱼尾纹的眼角干痼着,只在地层深处的眼底,有两粒惴惴不安的晶莹顽强地闪动。说到诸种艰难,妇人潸然泪下。我却一任自己的情感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