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绿叶》2006,(6)
(记者成丽)6月 5日,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制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2005)》正式对外发行。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会长潘岳认为,“环保民生指数”是一项创  相似文献   

2.
《绿叶》2006,(4)
本刊讯(记者羽佳)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主办的我国首届全国环境文化工作研讨会于4月7日在广东省高州市召开,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环保系统的代表,著名作家、书法家以及支持环保公益事业的企业家和高州市环保志愿者等两百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表彰了天津市环保局、广东省高州市环保局、深圳市环保局宣教中心、重庆市环保局宣教中心等10家环境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广东省高州市环保局局长谢清豪、陕西省碑林区环保局局长胡柱志、深圳市环保局宣教中心主任孙经铎等16位环境文化建设先进个人。与会的环保工作者、企业家和作家等就如何开展环境…  相似文献   

3.
11月15日,陈佩斯身背一个白色布包,脚穿一双黑色布鞋,出现在“留住美好自然,成就绿色中国”项目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上,声称要和环保界人士一起掀起健康环保的新时尚。“背着这个白布包,我觉得自己很有身份。”他自豪地说,“我平时生活比较注重环保,我认为环保要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衣食住行做起。在中国,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然而由于有些环保宣传工作还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老百姓对于怎么参与环保还不太清楚。”“留住美好自然,成就绿色中国”项目是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和保护国际共同主办的大型系列自然保护公益活动,旨在联合中…  相似文献   

4.
笑声、掌声、笑声……10月25日,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二楼的报告厅里洋溢着阳光般的灿烂,因为这里正进行着一项阳光事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正在这里举行,300多位中国文化艺术、学术理论、教育、体育、新闻、环保、经济等社会各界别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从祖国四面八方赶来汇聚一堂,为我国的环保事业进一步建言献策。新会长们尽抒豪情壮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新一届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会长是由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亲自担当,11位副会长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界别,但每位发言的新副会长都是带着欣喜、带着激动、带着神圣,表达他们积极参与的意愿。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副主任兼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蔡振  相似文献   

5.
《绿叶》2006,(1)
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起组织的环保演出团于2006年1月8日赴山西省太原市慰问当地环保工作者。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副会长、著名相声演员姜昆亲自带队,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王馥荔、刘全和、刘全利、李金斗、巩汉林、金珠等著名演员怀着极大的热情参与了这次活动。演出赢得了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23日,原国家环保局首任局长,原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委员,中国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名誉院长曲格平教授亲临由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举办的乌海市环保干部学习班,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演讲涉及我国西部地区的水、草、沙、风的自然生态问题;人们在改变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教训;在尊重科学尊重自然的观念前提下治理生态环境。我们将演讲整理后经本人审阅并修改,本刊予以刊出。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急需更多人才加盟。6月28日,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通过报纸及网络发布招聘10名工作人员的信息。仅10天时间,通过电子邮件、信函、传真等形式的报名人数就已达800多人。此次应聘主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要以及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的巨大影响吸引了众多应聘者从四面八方赶来。一位专程从湖北赶来的应聘者说:“中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我觉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来为改善环境尽力。”他表示,只要能来这里工作,哪怕做志愿者也愿意。另一位今年刚毕业的硕士生说:“我在网络和报纸上看到,…  相似文献   

8.
《绿叶》2005,(6)
6月23日,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梁从诫、敬一丹与台湾“荒野保护协会”理事长李维文等一行,参加了由“自然之友”与额尔古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额尔古纳生态高层研讨会”。这是我国首次由环保NGO发起、与地方政府共同举办的研讨当地经济发展的高层会议。国家环保部门官员,来自全国各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专家、学者及环保NGO代表、环保实业家近百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图为梁从诫(左三)在会议上发言。  相似文献   

9.
《绿叶》2006,(6)
(记者羽佳)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中国青少年宫协会、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06“诺基亚”杯中国少年“环保梦想”短信征集活动6月10日在北京正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第四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绿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一议题的理论架构,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学术思想交锋。来自《求是》杂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知名媒体的记者以及美国环保协会、自然之友等知名环保NGO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主持,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王磐璞出席了会议。本刊从本期起将连续刊发本次研讨会专家发言,希望能够引发更多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潘岳与环保NGO共商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环保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人民民主权利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着依法治国的本质。于环境文化而言,公众参与与否及其参与程度,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环境意识的发育程度,也体现这个民族的民主进程和政治文明状况。2005年12月8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召开的"环境文化与公众参与"座谈会上,提出了一整套公众参与环保的工作思路。为飨读者,我们摘选了潘岳同志训话的主要内容,以及与会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和高校环保社团负责人的发言,并同题配发了中国著名学者的环保思考,以及美国、菲律宾等国公众参与环保的方法途径,以期为公众参与我国的环保事业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2.
若耶 《绿叶》2005,(11)
11月1日晚,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我的地盘·我环保——动感地带环保志愿者行动暨大学生绿色银屏电影节”在北京启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马宁出席启动仪式并发表了讲话。马宁指出,青年是现代化建设的未来“主力军”。充分发挥文化的教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环境文学委员会成立于1991年,12年来,为环保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著名作家王蒙、已故著名作家冯牧、陈荒煤和著名老作家雷加等许许多多的作家为文学委员会的工作倾注了满腔热情并给予大力支持。环境文学环境委员会作为民间环保组织,为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宣传环保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鼓励作家从事环境文学创作,并多次组织国内外大型环境文学研讨会,对环境文学这一新兴文学形式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为环境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环保宣传中,组织者常常自认为大众对环保知识一无所知或者并不清楚目标人群。尽管很多活动声势浩大,却收效甚微。如何使环保宣传工作摆脱"只说不动"的尴尬境地,一直是令环保NGO们困惑的问题。"说了不等于被听到了;听到了不等于被理解了;理解了不等于被接受了;接受了不等于做到了。"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主办的环保青年志愿者国际培训班上,  相似文献   

15.
《绿叶》2006,(5)
本刊讯(记者窦丽丽)记者于5月21日获悉,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将于7月23日在“鲁能杯”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休赛期间,联合中国乒乓球协会和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在全国十几个城市同时启动向全国的青少年宫赠送《环保一小时书简》活动。据介绍,参与此次活动的包括全国20个乒乓球俱乐部的  相似文献   

16.
《绿叶》2016,(5)
正2016年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联合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一杯水的约定"——"绿动未来"环保公益众筹平台大型系列宣传活动在京隆重举办。来自环保部、主办方等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多位社会公益名人,首都高校环保志愿者,环保NGO社团代表,环保众筹项目发起人,百家主流媒体记者等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17.
《绿叶》2004,(3)
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设立的"中国大学生环保社团(志愿者)环保公益项目小额资助基金" 日前在京首发。这项基金自2004年1月12日宣布设立以来,至3月15日,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共收到32份申请报告。  相似文献   

18.
“什么时候才能够看到‘环保民生指数报告’的全文啊?”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于1月15日发布了“2006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出炉”的消息之后,有多位民间环保人士纷纷表示,期待看到更详细的内容。“有数据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资讯     
《绿叶》2004,(1)
大学生环保社团小额资助基金正式启动一项专门服务于在校大学生环保社团及环保志愿者的"小额资助专项基金"近日正式启动。据悉,这项基金全部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自筹,资助经费分为重点项目、优秀项目、启动项目三类。在校大学生环保社团(志愿者)均可提出使用申请,经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评议,每年选定10个以上的项目予以资助。  相似文献   

20.
李军 《环境教育》2013,(3):47-52
有人说:一辈子坚持只做一件事的人,一定会成功,并且会成为一个佼佼者。他确实是一个佼佼者。因为他是公认的武汉市环境教育带头人和环保NGO的领军人物。20世纪80年代,当很多人还不知道环保为何物时,他却一脚跨进了这一行,而且一干就是20多年,孜孜不倦,从未间断。别人说他是"环卫工",朋友说他是"环保发烧友",在记者眼里,他就是一个快乐的环保人。他,就是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徐老师的徐大鹏,一个从心灵上与自然交朋友的环境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