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工件在拉深过程中 ,由于坯料在外力的压应力作用下所产生失稳而引发起皱的原因 ,并就防止起皱提出了增加压边力、拉应力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薄板拉深过程中,当毛坯的相对厚度t/D_0较小,拉深系数m较小时,拉深毛坯的法兰变形区在切向压应力的作用下很可能发生失稳起皱现象。毛坯严重起皱后,由于不能通过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而被拉破,造成废品。为了解决制件在拉深过程中的失稳起皱问题,需要在模具上设计压边装置。通常压边装置不外有两种:一种是钢性压边装置;另一种是弹性压边装置。钢性压边装置只能在双动冲床上进行,在此不予讨论。弹性压边装置最常见的是橡胶,弹簧和气垫。前两种由于压边力随冲床行程变化而变化,对于拉深较深的制件不利。而气垫虽然压边力随冲床行程变化很小,但一般较小的冲床都不加装气垫,而且这一装置比较复杂,需要附设气源。下面介绍一种利用液压机的顶出机构进行压边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动作可信且通用性好,所以,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液压机一般由主缸(上缸)和顶出缸(下缸)两部分组成。一般情况下,顶出缸只作为顶出机构使用。现在将其稍作改进,即可进行拉深压边。如图示,只要在液压机的工作台上装设一个顶出箱,下面用压板螺丝压牢,与工作台成为一体。顶出箱内设一顶出板,该顶出板与顶出缸的活塞固定在一起。顶出箱上面紧固一个辅助工作平台,其上开设燕尾槽,  相似文献   

3.
针对弹性压边建立了一个力学模型 ,用于板料成形的动力显式有限元模拟。以NU MISHEET’93方盒拉深标准考题为例 ,模拟了方盒在不同压边力情况下的起皱情况。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模拟弹性压边力 ,并预测工件法兰部位的起皱状况。  相似文献   

4.
对U型截面弯曲件失稳起皱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板材成形性能实验及起皱模拟实验,对失稳起皱原因进行了分析,为类似的异型截面弯曲件起皱的预防提供了可行的实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板壳理论和变分原理分析了筒形件的拉深失稳,得到了压边与否的判别条件及压边条件下压边力的计算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针对等边双圆锥台壳体在自由胀形过程中 ,赤道环焊缝处产生失稳起皱现象 ,提出了壳体的内约束胀形工艺 ,实验证明 ,壳体端部加约束后成形过程中没有起皱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推导了曲面零件悬空区上的应力分布及临界失稳公式。然后通过计算机编程 ,求解了临界失稳方程 ,得到了拉深系数、相对锥顶半径、相对圆角半径、材料相对厚度与临界失稳时刻间的关系曲线 ,并对曲线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此文介绍了一种新的金属成形工艺——翻管工艺,它是将管坯翻转成双层管、多层管或其他形状的管制件。概述了翻转管在航空、航天、机动车辆、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翻管工艺变形过程及其变形特征,介绍了几种翻管模具,如锥形模、圆角模、槽形模、拉伸翻管模的结构、原理及其设计方法。通过金属塑性成形理论,导出了在上述模具上翻管的一些重要工艺参数,如临界锥角、圆角模半径、稳定翻管力等。也分析了翻管工艺过程中出现的管坯失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翻转和失稳之间的相互转化形式、防止失稳产生的一些工艺措施。此文的结果可作为翻管工艺分析和模具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拉深工序中,影响拉深过程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有二个:起皱和拉裂。而拉裂又是更主要的因素。某产品零件口盖座,是一个凸缘非对称的典型拉深件,零件的筒底部圆角半径和筒壁与凸缘相连处的圆角半径均为一个料厚。零件拉深后,在底部圆角处产生明显的拉伸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以弹簧或橡胶作为弹性元件压边,可提供常压边力的新结构.采用这种压边方式,不仅可使压边力在拉深过程中保持不变,并能从零至最大设计压边力的范围内进行调节,且适用于不同厚度板坯的压边,故压边装置又具较大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1.
盒形件多点常力压边拉深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盒形件拉深成形 ,提出了在周向多个位置施加压边力的方法 ,且根据常力压边原理 ,用弹簧和橡胶作弹性元件 ,可根据需要在不同位置施加不同的压边力 ,且每个位置的压边力在拉深过程中保持定值。以此设计的模具所提供的压边力 ,更适合复杂零件的成形 ,也更符合拉深工艺对压边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筒形件极限拉深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确定合适的凸凹模圆角半径是提高拉深件质量的重要途径 ,将塑性理论和优化算法相结合 ,以筒形件达到最小的极限拉深系数为优化目标 ,对筒形件无压边圈拉深工艺参数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并且通过具体算例证明了所采用的优化模型及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一、锥形凹模拉深在单动压力机上进行拉深时,采用锥形凹模(图1)防止起皱是一种有放的方法。它不仅可使坯料在不压边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变形程度,而且模具极为简单。锥形凹模拉深适于下列情况:  相似文献   

14.
充分发挥计算机数值模拟试验与物理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的优点 ,针对影响汽车用热镀锌钢板拉深成形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 (凹、凸模圆角半径、压边力、摩擦系数 )进行正交试验 ,得出该 4种工艺参数对汽车用热镀锌钢板成形性能影响的显著性指标 ,并对该种板料拉深成形工艺组合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锥台式壳体胀球时的结构形式及成球后的参数变化情况,并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锥台式结构壳体液压胀形时壳体发生失稳起皱的原因,给出了圆锥台的节数、壳体的半径、壁厚及焊缝强度对壳体变形的影响关系,为采用锥台式结构胀球的壳体结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比较传统的压边方式,提出并实现了曲面压边技术,该技术能有效缩小毛坯,节省工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泡沫铝芯三明治板材U型弯曲工艺,建立了冲压弯曲试验系统,给出了泡沫铝芯三明治板材弯曲变形模式和载荷位移曲线。综合运用试验、塑性力学理论分析了三明治板材冲压弯曲宏微观协调变形机制,以及泡沫铝三明治板材冲压成形板面泡沫铝芯问界面剥离、圆角半径处过度减薄、泡沫铝芯剪应力裂纹等主要成形缺陷。探讨了压边力和冲压成形板厚的控制规律。  相似文献   

18.
锥辊不均匀压下板带面内弯曲是一种省能、柔性、高效、精密局部连续塑性成形过程.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锥辊辗轧状态对板带面内弯曲成形极限的影响,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3种失稳起皱的情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某深基坑经历两次支护设计,在开挖过程中,仍出现了支护结构失稳现象,笔者介绍了这两次支护的结构形式,分析了失稳原因,并在原有支护上提出了加固措施,解决了支护结构失稳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简单介绍了铝合金板的冲压成形性能,应用有限元模拟技术,分别采用普通钢板和铝合金6009对鼓包竖板的拉延成形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对比结果,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应用等效拉延筋,对材料采用铝合金板的模拟结果进行改进,较好地改善了起皱缺陷,最终提出了合理的工艺造型方案,为指导和改进拉延模结构设计提出可靠的理论依据及相关设计参数。同时,为该零件确定了合适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