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涂文勇 《安全》2019,40(2):12-14,18
为了提高液化石油气罐车采用压缩机卸车法作业的安全性,通过对某液化石油气罐车卸车作业时其顶部安全阀意外开启泄压的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了导致罐车顶部安全阀意外开启泄压的直接原因是操作工人违章作业导致储罐与罐车罐体内气相液化石油气压差安全裕量严重不足所致。同时探讨了在夏季高温环境采用压缩机法对液化石油气罐车卸车作业时液化石油气罐车顶部安全阀整定值设定、液化石油气储罐与罐车罐体内气相液化石油气压差安全裕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李慎彦 《劳动保护》2007,(10):98-99
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在运输液化石油气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没有专门的运输通道,发生在高速公路或人员密集区的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交通事故屡见不鲜,造成大量液化石油气体泄漏或燃烧,严重威胁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对此类问题的抢险救援,应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6月19日,美国交通部管道和危险材料安全管理局(PHMSA)发布了《液化天然气铁路罐车安全运输的最终规定》,进一步放宽了对相关铁路罐车运输液化石油天然气的限制,并提出了通过增强罐车碳钢厚度和加强铁路运输路线风险评估等措施,来提高天然气铁路罐车的运输安全。该项规定将允许采用DOT-113C120W9(DOT-113)规格的罐车运输液化天然气,但要求对罐  相似文献   

4.
通过一起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的爆炸事故,分析出装卸软管在卸车过程中破裂是爆炸事故的主因,提出了有效预防措施。同时对汽车罐车的安全运行在使用管理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液化气体汽车罐车(以下简称汽车罐车)目前装运的介质主要有液氨、液氯、液态二氧化硫、丙烯、丙烷、液化石油气、环氧乙烷、液态二氧化碳、液氧、液氮、液氩等。这些介质大多属于易燃、易爆或低温窒息性介质。为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原劳动部《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以下简称《罐车规程》)以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容规》)的规定.汽车罐车必须实施定期检验。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汽车罐车定期检验可分为年度检验、全面检验和耐压试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量液化石油气罐车的全面检验,提出对液化石油气罐车检验中耐压试验周期及耐压试验程序的设置进行分析,从而建议延长耐压试验周期或调整耐压试验程序,以提高在用移动式压力容器的检验效率和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7.
液氯汽车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氯气泄漏,由于罐体安全附件密封点较多,因而绝大多数泄漏发生在安全附件上。运用事故树(FTA)分析方法分析了液氯汽车罐车罐体安全附件泄漏事故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事故中火球热辐射模型和热辐射伤害破坏准则,应用点源火球热辐射模型和热强度伤害破坏准则,计算确定了一辆容积为23.9m充装10t液化石油气的汽车罐车发生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事故时灭火救援的安全距离。3  相似文献   

9.
20l0年广西某运输单位一次性购进某生产厂家的40台液化石油气罐车,同年9月投入使用,2011年6月至12月陆续进行首次检验,在对这40台汽车罐车全面检验中发现,有17台罐车的铝制防波板(共39板)开裂损坏。防波板的损坏对罐车的安全运行构成隐患,为确保罐车的安全运行,消除隐患,现对防波板开裂损坏的形式及原因加以分析和探讨,并找出预防开裂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三起液化气罐车泄漏事故原因探讨 ●事故一 1994年9月,广东省某燃料公司的一部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在广东阳春路段运输途中,因汽车罐车车辆传动轴中间轴承(联轴器)松脱,引起中间吊耳松脱下吊,传动轴失去控制而剧烈摆动,撞击液相接管,致使液相接管与球阀法兰联接密封垫片破坏,罐内液化石油气严重泄漏,事故发生后,司机采取关闭紧急切断阀进行处理,但阀已失灵,无法关闭,泄漏长达十多个小时,造成严重事故.  相似文献   

11.
《现代职业安全》2008,(3):12-12
近日,安全行业标准AQ3001-2005(《汽车加油(气)站、轻质燃油和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用阻隔防爆储罐技术要求》获得2007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据了解,这是安全领域的行业标准首次获得这一荣誉。  相似文献   

12.
一、三起液化气罐车泄漏事故原因探讨●事故一1994年9月,广东省某燃料公司的一部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在广东阳春路段运输途中,因汽车罐车车辆传动轴中间轴承(联轴器)松脱,引起中间吊耳松脱下吊,传动轴失去控制而剧烈摆动,撞击液相接管,致使液相接管与球阀法兰联接密封垫片破坏,罐内液化石油气严重泄漏,事故发生后,司机采取关闭紧急切断阀进行处理,但阀已失灵,无法关闭,泄漏长达十多个小时,造成严重事故。●事故二2004年8月,我省某地一部液氨罐车在往氨罐卸氨过程中,钢编装卸软管突然发生爆炸,罐车内液氨喷涌而出,而当时司机、押运员未在场,未…  相似文献   

13.
<正>按国内相关标准规定,临界温度高于等于-10℃的气体是液化气体,如应用广泛的液化石油气、液氨等均在较低压力下就被液化,其储运形式常为液态。而临界温度低于-10℃的气体是永久气体,诸如空气、氢气、甲烷等。这些气体不容易被液化,常常以压缩气体的形式进行储运。罐车是一种运送液体、气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常用设备,装载永久气体的罐车与装载液化气体的罐车无论从外观上,还是结构形式上都有  相似文献   

14.
我国液化气钢瓶使用量大而广,液化气钢瓶事故时有发生。由于使用者安全意识不强,气瓶违法充装、超期不检、违规检验或修理改造报废气瓶等问题导致的气瓶事故仍居高不下,是造成我国液化气钢瓶事故的主要原因。另外,违法将二甲醚掺入液化石油气钢瓶,液化石油气钢瓶管理混乱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该文在分析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调换液化石油气钢瓶,在使用时有人看管,液化石油气钢瓶必须直立使用,放置位置不要靠近热源等几条液化石油气安全使用要点分析与事故处置。以加大对液化石油气钢瓶事故灾害预防、隐患治理工作,加大对用户安全使用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杜绝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移动式压力容器(汽车罐车)发生事故追查其原因,除了发生交通肇事而导致事故以外,绝大部分是由于压力罐车安全附件的故障而引发的,因此在平时的检验中这部分的附件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测部位。  相似文献   

16.
移动式压力容器(汽车罐车)发生事故追查其原因,除了发生交通肇事而导致事故以外,绝大部分是由于压力罐车安全附件的故障而引发的,因此在平时的检验中这部分的附件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测部位。  相似文献   

17.
紧急切断装置是液化气体汽车罐车的重要安全附件,根据《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罐体与液相管、气相管接口处必须分别装设一套内置式紧急切断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包括紧急切断阀、远程控制系统和易熔塞自动切断装置,要求动作灵活,性能可靠,便于检修。远程控制系统的关闭操作应装在人员易于到达的位置,易熔塞自动切断装置应设在当环境温度升高时,能自动关闭紧急切断阀的位置。同时紧急切断阀不得兼作它用,以便一旦管道发生大量泄漏时紧急止漏。  相似文献   

18.
<正>6月1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山东临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6·5"爆炸着火事故现场会。根据会议现场播放的事故警示教育片,我们了解到事故直接原因是:万向装车臂连接管与罐车液相出口连接处喷出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急剧气化,迅速向周边大量扩散,在泄漏开始2分10秒后发生爆炸着火。和"6·5"爆炸事故原因类似的事故有很多,包括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液氨等各类易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甘肃省民用液化石油气 钢瓶日益增多,全省已有30多万只。 由于气瓶质量差和用户缺乏使用、维 护常识等原因,以致火灾、爆炸事故 不断发生。1981年1—10月,兰州市 就发生民用液化石油气火灾事故15 起,死亡6人,烧伤26人口 为了保 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甘肃省劳动 局已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液化石油 气钢瓶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1.禁止粗制滥造液化石油气钢 瓶。全省选择三家具备生产条件的工 厂定点生产民用液化石油气钢瓶。禁 止生产液化石油气玻璃钢瓶。 2.制定并试行《甘肃省液化石油 气钢瓶检验标准》。会同酒泉钢铁公 司钢…  相似文献   

20.
我国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国内外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分析了我国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管理存在主要问题,并以上海市为例,评估了液化石油气运输爆炸事故的危害,包括不同数量的液化石油气爆炸的影响范围和伤亡人数.最后,提出了我国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可为我国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