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并给出行之有效的航天电子产品热环境试验策略。方法依据GJB 1027A和GJB 150A,借鉴MIL-STD-1540E和ECSS-E-10-03等国外标准,并结合多年航天型号任务电子产品热环境试验经验,研究给出试验类别、试验项目、试验余量、温度控制点选择、温度保持时间、试验顺序、产品性能测试要求、试验中断处理、再试验等方面的策略。结果研究提出的航天电子产品热环境试验策略,对卫星、飞船、导弹等武器装备电子产品热环境试验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结论科学合理的试验策略,不仅能够大大提高试验的有效性,还可以有效验证产品设计的正确性和提高产品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近年来系统级产品的典型问题,分析了系统级产品环境特点,提出了系统级产品环境问题的相关理论,具体给出了相应的试验设计思路、方法以及环境适应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全面论述了航天产品研制中提高环境适应性的途径,从产品设计的角度阐释了产品环境适应性基础原理、产品环境分析、环境适应性设计、环境适应性试验、环境适应性管理等内容,并总结了相关环境分析、试验、设计、管理的风险因素,提出了环境适应性工作管理的三个覆盖和适应性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对当前传统认识--环境适应性工作就是制定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4.
全面论述了产品研制中提高环境适应性的途径,从产品设计的角度阐释了产品环境适应性基础原理、产品环境分析、环境适应性设计、环境适应性试验、环境适应性管理等内容,并总结了相关环境分析、试验、设计、管理的风险因素,提出了环境适应性工作管理的3个覆盖和适应性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对当前传统认识——环境适应性工作就是制定环境条件和进...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能模拟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热防护系统内、外表面气动热和压力环境的热真空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不仅能模拟TPS外表面所受气动热和气动压力条件,还能模拟TPS内表面的真空压力环境。其外部环境压力4.0×10^2-2.0×10^5Pa,内部环境压力4.0~1.013×10^5Pa,热面温度可高达1100℃。利用该装置可以对热防护系统的传热性能进行稳态和瞬态测试。简要介绍了该装置的构成及功能,以及用其进行材料和结构的传热性能测试的试验方法。该装置的研制将为我国高超音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的验证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近年来航天大型热环境试验方面最新成果,主要对热环境以及热强度、热模态、热振动等力热复合试验与相关物理量测量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归纳,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工程加热能力和传感器承受能力的不同,建模分析预示,采取了温度分段加热实现的方案,试验及测量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由于飞行器复杂,传热及力热耦合影响,在热结构精细分析预示与试验技术方面,特别是在试验建模验模为基础的虚拟试验技术方面尚需大量研究。应坚持理论与试验、工程研制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完善持续改进,实现动力学精细化预示与天地一致性试验。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研究温度-湿度-高度环境对航天火工装置密封性能的影响机理.方法 调研"温度-湿度-高度"环境的由来,对比不同标准中试验方法的差异,分析其作用过程,并分析两起因温度-湿度-高度环境导致的火工装置失效案例的故障原因及机理.结果 由于低温、低压与高温、高湿多次相互转化的过程,装置表面的冷凝水因"负压"特性被"压"入装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 针对空间同位素热源异常事故场景入水过程的热冲击安全性问题,研究热冲击入水试验方法.方法 通过对同位素热源入水事故场景分析,基于热边界等效、热量等效原则,研究空间同位素热源热冲击入水的试验条件和方法,明确试验样品的加载温度、人工海水体积、浓度、温度以及试验转移时间等,提出热冲击入水试验流程和试验装置要求.结果 样品的加载温度为空间同位素热源的运行温度,人工海水需要完全淹没样品,且体积在样品的20倍以上,人工海水的温度以10~30℃为宜,热冲击入水试验样品转移时间小于1 min.结论 建立的热冲击入水方法可对同位素热源的安全性评估提供支撑,也可供其他产品的热冲击入水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神舟九号试验飞船完成任务圆满凯旋,华夏大地又一次沸腾。在互联网上,对载人航天工程的讨论也出现了一个热潮。在一片赞扬声中,也有个别人发出疑问,把神九和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对立起来。国家搞载人航天到底值不值?要想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算清三笔账。首先,我们算算国计民生账。有人认为航天科技花费太多了,  相似文献   

11.
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温度稳定性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琳  晏效锋  张熙川 《装备环境工程》2010,7(6):160-162,174
以GJB 150,GJB 1032中温度稳定测试方法为基础,通过对比温度稳定时间在不同标准中的要求与不同的测试方法,把GJB 1032中的温度稳定的测试方法及分析方法应用于实际电子产品,采用非接触式测量和接触式测量获得了产品的温场分布及产品在环境应力筛选时的温度稳定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某发射装置发控盒进行散热设计和热分析。方法基于热仿真软件FLOTHERM建立热仿真模型,对该设备进热仿真分析,以得到该设备内部温度分布云图及温升明显元器件的温度值,然后对该设备进行热测试。结果热仿真和热测试结果表明,发控盒内存在发热大、温升较高的元器件,但所有元器件温度均在允许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结论通过热分析可知,该设备的热设计基本满足要求,并为结构设计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火工品换能元所用的金属桥带表面划痕等缺陷在温湿度应力作用下的扩展情况及其对火工品功能的影响.方法 设计温湿度为80℃/95%的双应力试验,采用形貌分析和红外热波等手段,结合仿真计算,研究温湿度应力对划痕尺寸的影响及其对换能元桥区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 金属桥带在温湿度应力的作用下,180 d的试验时间内,表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以往载人航天应用系统中电子设备热设计的仿真分析方法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热平衡试验测量发热元器件温度数据验证热仿真分析结果的电子设备热设计方法。方法通过对应用系统电子设备在轨实际热工况条件的深入分析,结合电子设备的物理特性、电气特性及其技术特点,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数字仿真技术建立电子设备热模型,并进行热仿真分析,再将仿真计算得到的发热元器件壳温与实际热平衡试验测量得到的元器件真实壳温比对,检验热仿真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某电子设备在真空度为1.0×10~(-4) Pa,温度为45℃条件下开展热平衡试验,实测得到的发热元器件温度值与热仿真分析温度值之差小于1℃。热平衡试验过程中,切换电子设备的不同工作模式时,通过器件的工作电流和电压计算出其热负荷指标与仿真得到的热耗值之差低于0.1 W。结论基于热平衡试验的发热元器件实测温度数据,验证了热仿真分析结果的电子设备热设计方法科学有效,有助于后续空间站应用系统电子设备热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解决220 V-6 kW石英灯管阵列在试件表面1200 ℃持续40 min以上试验过程中的热破坏问题。方法 对灯管破坏形貌进行分析,通过热应力计算找到了爆灯的主要原因。针对现有加热器灯阵中灯头部位的热结构问题设计一套气体强制对流冷却装置,利用流体仿真分析方法获得出气管上不同出气孔孔径在相同间距条件下的气流速度、出气管外空流场状态和有灯阵时的灯头绕流冷却效果,为结构设计提供依据。结果 在相同地面热环境模拟试验中成功进行了考核试验。对比有无冷却装置时的试验结果,对流换热装置能够增加灯管使用寿命,保证试验质量。结论 针对灯头部位进行强制对流保护的方法,能够提高加热器在试验过程中的热环境模拟温度上限和有效试验时间,对高温长时间类热环境试验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