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电水冲洗和绝缘清扫都是目前常用的电气瓷瓶清洁处理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电气设备防止污闪事故发生的双保险——带电水冲洗与绝缘清扫的联合应用.通过分析和实践表明,该方法是一项能有效清除变电设备表面污染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工艺.该工艺具有工作效率高、无需停电且净化质量可靠等优点,且应用前景广泛,是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故综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我国1998~2006年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多发期,历年来平均每天要发生4起左右的环境污染事故。从环境污染事故类型来看,主要是以水污染事故和大气污染事故为主,分别占54.1%、34.4%;从发生的空间格局来看,我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很多是在中西部地区,占了全国的73.3%,其中西部地区占了将近一半。针对以上综合分析结果,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油田生产的需要,大型机动车运输作业频繁,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较高。近年,大型机动车碰撞电动自行车的事故逐年增多,事故死亡人数连年增加,在油田交通事故中已上升到第一位。为此,总结分析这些事故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杨哲 《安全.健康和环境》2021,21(1):前插1-前插2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化工产业国,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达21万家,涉及2800多个种类,产值占全国GDP的14%。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生产条件苛刻,涉及物料大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后果严重。近几年重特大化工事故时有发生,如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3·21”、天津港“8·12”等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在今年初集团公司召开的HSE工作会议上,党组领导分析指出,去年,“三违”行为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全系统合计发生的26起事故中,有20起是“三违”行为造成的,占76.9%;直接作业环节事故居高不下,有21起是直接作业环节发生的,占80.8%;系统内炼化企业承包商事故明显增加,共发生承包商事故10起,占全系统承包商事故起数的71.4%。这些事故都发生在检维修现场,其中90%的承包商是已经改制的检维修保运企业。  相似文献   

6.
2003年4月16日下午 ,位于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的浙江永通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定型机燃爆事故 ,造成5人死亡 ,4人受伤。16日下午2时20分左右 ,绍兴钱清镇的浙江永通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涂层车间厂房内突然发生爆炸。爆炸造成车间屋顶坍塌 ,并引起大火。据初步统计 ,事故造成5人死亡 ,4人受伤 ,其中一人重伤。事故发生后 ,当地消防部门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扑救。据了解 ,发生事故的浙江永通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已全线停产。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调查组分为“技术分析”和“调查取证”两组。另据了解 ,爆炸的…  相似文献   

7.
凝聚器使用中经常出现绝缘子污闪故障。分析了绝缘子污闪产生原因,对比了工程中解决该问题的几种常用方法,分析其优点与不足,最终得出通过绝缘子室加热吹扫技术避免绝缘子污闪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2004,(8):22-22
日本关西电力公司美滨核电站8月9日发生的事故引起了国内外关注,一些人甚至联想到了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并由此产生忧虑。对此,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潘自强院士指出,“核电是清洁安全的发电方式,中国的核电站是安全的。类似事故在我国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潘自强说:“现在要澄清一个概念,日本关西电力公司美滨核电站发生的事故不是一起核事故,并没有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潘自强介绍说,核电站主要由“核岛”和“常规岛”两个部分组成,此次发生事故的汽轮机在“常规岛”内,而这个部分属“无核区域”。核电站汽…  相似文献   

9.
近闻一个企业在一年中连续发生了几起事故,时间正好是1月18日,2月8日,9月28日。于是便有人说:“8”字在安全生产中不是吉祥数字,个别基层单位甚至在逢“8”的日子里干脆停工,以免再出事故。按照事故的致因理论,生产中发生的任何事故都有其复杂的原因和背景。从客观上分析,事故与社会因素、生产环境及设备状况等有关。从主观上分析,事故又是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工艺技术水平和职工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而后者又是发生事故的关键因素。某企业对“八五”期间发生的55起伤亡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因管理和“三违”等原因造成的事…  相似文献   

10.
应用故障树分析法可方便直观地分析出事故产生的原因,达到预测、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此方法同样也可应用到含硫污水汽提等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中。将装置中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某一环节,看做是一个“事故”应用故障树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找到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以便设法解决。  相似文献   

11.
使用静电收尘器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可靠性不高的问题,特别是水泥行业。其主要原因是结露和粉尘堆积导致高压爬电击穿故障发生较为频繁。而此前常规的抗结露措施总是无法可靠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正压抗结露污闪结构”,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提高静电收尘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我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有效防控环境污染突发事故的形势十分严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形式多样,发生突然,难于处理,危害严重,易造成民众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一问题已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作为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的主要部门的环境监测站,如何提高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反应能力,为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指挥提供及时、可靠、科学的依据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易爆品属于高能量、亚稳态的物质,一旦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能量的意外释放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运用事故致因论中的“能量释放论”,将能量的意外释放视为事故发生的突变点,提出了能量释放前后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一些事故,是难免的,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在事故发生后,对事故抱什么态度,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简政放权的力度加大,各单位的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单位对发生的事故,就自行处理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还有的用金钱等条件“私了”,弄虚作假,隐瞒不报。从近几年来的事故统计报告中可以看出,轻伤事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有些单位甚至为“零”。真要是这种情况,那倒是好事,也是我们所希望的,可往往并不是这回事。我01到基层去,有时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包着手指头,挎…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 ,2 0 0 1年 3月 4日 ,巴西桑托斯港发生了一起油箱破裂造成燃料油泄漏到海里的事故。桑托斯港是巴西主要的港口之一。这里停靠有 6个装有 10万升燃料油的油箱。油箱是用来给轮船加油的 ,目前未见有关溢油量和事故原因的报道。事故发生后 ,对这些油负有责任的巴西石油大公司“彼得罗布拉斯”以及拥有油箱的巴西公司“圣米格尔”立即在其港口周围的海面上布设围油栏 ,以阻拦油污扩散。彼得罗布拉斯石油公司 2 0 0 0年因发生几次溢油事故而受到罚款。 2 0 0 1年 2月 ,该公司又因输油管泄漏被罚款 ,2月发生的事故使 12 0 0升柴油污染了巴…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如何实现事故预防?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热电车间化水大班的经验是:“预防—预防—重在预想”。其具体做法是:根据具体工作计划在班组人员中讨论,预想具体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查找造成事故的原因,追究造成事故原因的责任,制定防范事故的措施。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环安处将他们的做法上升到理论高度,向基层单位推广应用,并在《班组安全活动台帐》中设立了“事故分析”“事故预想”两个栏目,定期进行检查,列入经济责任制考核。三年来公司的重伤以上事故及多人中毒事故为零,轻…  相似文献   

17.
1989年美国阿拉斯加沿海的“埃索.瓦尔迪兹”油轮触礁事故造成严重海域污染。这是美国最严重的一次海损污染事故,也是世界上污染损害最大的事故之一。虽然事故的直接原因尚未见到官方的正式结论,从事故发生后的舆论报导来看,船长处理不当造成触礁,而溢油后码头当局甚至当地海岸  相似文献   

18.
大量事实和事故统计表明 ,单纯物的不安全状态引发的事故一般不到事故总数的 1 0 % ,而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相关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0 %~ 90 % ,所以 ,正确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 ,并加以管理 ,是杜绝、减少事故发生的关键。1 事故隐患和事故发生过程1 .1 事故隐患分直接隐患和间接隐患。事故直接隐患就是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方面的缺陷 ,归结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指机与环境 ) ,即人与物之间没有做到安全匹配。事故间接隐患就是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的缺陷。1 .2 事故发生过程(1 )单纯物的不安全状态引发事故极为少见 ,如“汽…  相似文献   

19.
马放  邱珊 《环境保护》2007,(1B):30-33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源条件的优劣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直接关乎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政治需要。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然而我国目前正进入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故,导致哈尔滨400万群众停水近4天,2006年发生的北江、湘江和洞庭湖重大水污染事故均不同程度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饮水水源地安全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应急和预警作为应对饮用水突发事故的必要手段和有力保障在目前形势下越发显得必需与重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环境污染事故具有时间上的突发性、形式不确定性、危害的严重性和处理处置的艰巨性.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市境内的两起危及水环境安全的事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事故发生后通过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应急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如何防止和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维护环境安全,已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新课题.面对环境安全事故及跨流域、跨区域环境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应从排查污染隐患、建立完善的环境应急响应体系、加强环境应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减少事故的发生,减轻对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