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
现在的建设项目大多建设停车场,其排放的污染物中一氧化碳的浓度最大,但是,鉴于经费制约,实测比较困难.确定排放量最关键的参数为等速工况单车排放因子,本文用五种方法对其进行拟和,并通过结果的比较,认为小型车适用指数法,大中型车适用多项式法(二次),并给出了CO等速工况单车排放因子拟和公式,相关系数均在99%以上.最后给出了停车场CO排放量的计算公式,希望对广大环评工作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综述以往研究学者关于反应宏观机理问题,如表面反应机理,贵金属取代探索等,由于研究者们的实验条件不统一,研究目的也是各式各样,使得NO-CO反应机理的内容显得较为繁杂,本文旨在原有宏观研究内容的基础上,从化学反应势能,反应动力学,覆盖度参数等微观角度对NO-CO反应继续系统的分析和整理,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5.
交通废气中CO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中CO的人为排放量,在世界范围内每年高达3.5~6亿吨。长期接触低浓度CO,对人体健康极有影响。这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上海市拥有汽车15万辆,比建国初期增长约17倍。汽车废气中以CO含量最高,每千辆汽车每天排放CO约3000kg。交通路口大气中CO浓度与车流量密切相关。CO可作为汽车废气对交通路口空气污染的监测指标和示踪物。在繁华街区、道口堵塞处,当汽车车速减慢时,其排放的废气量尤多。由此,交通  相似文献   

6.
上海地铁车站空气中CO2浓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华  李德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7):306-308
1998年5月末对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和漕宝路站2个站台内空气中CO2浓度进行了监测,以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韩国4个国家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进行影响评价。结果表明:2个地铁站内空气中CO2浓度在大部分运营时间内低于1571.4或1178.8mg/m^3,属“可”或“良”。  相似文献   

7.
8.
中国西部本底大气中CO的连续测量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在中国西北部的瓦里关全球基准站(36°17'N,100°54'E,3810m asl)建立了气相色谱-汞置换法大气CO连续测量系统.组装调试和运行标定表明,色谱方法的基线稳定,分离度高,检测方法可靠,系统具有高自动化的操作性能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其设计完全符合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大气本底测量的要求.根据采样现场大气CO浓度的变化,采用经国际比对的CO标准气系列,用峰高外标法设定可调整的标准工作曲线计算环境CO浓度,系统对CO的检测限低至1×10-9(V/V),检测精度小于0.1%,准确度在±0.05%以内,可提供我国本底地区近地层大气CO连续而精确的现场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大气中CO的浓度变化监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薛敏  王跃思  孙扬  胡波  王明星 《环境科学》2006,27(2):200-206
CO是城市大气中一种重要的污染物,在城市和区域的光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用装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HP5890II气相色谱(GC)方法,以每10min的采样频率,在北京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5m气象环境观测铁塔上(39°9′N,116°4′E),对北京城市大气CO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时间为2004-01~2004-12.结果显示北京城市大气CO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型,1d之中出现2个高峰期,早晨07:00~08:00和夜晚22:00~23:00,最高浓度值分别达到13.8mg·m-3,17.1mg·m-3.不同季节CO的日变化存在差异:冬季、秋季的日变化幅度大,而夏季、春季的日变化幅度小.秋季、冬季早晨上班高峰期后CO浓度下降快,春季、夏季上班高峰期后CO浓度下降慢.CO的这种日变化是由地表排放源和气象条件共同决定的.另外,CO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总的表现为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冬季12月份(4.0±3.4)mg·m-3,浓度最低值出现在5月份(1.7±0.7)mg·m-3.整个观测期间1a的平均浓度为(2.6±1.9)mg·m-3,采暖期平均浓度为(3.5±2.6)mg·m-3,非采暖期平均浓度为(2.2±1.2)mg·m-3.  相似文献   

10.
大气中CO2含量升高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因此CO2是温室气体减排的重点。本文介绍了固定空气中CO2的微藻种类及其固定CO2的效果,探讨了微藻固定空气中CO2的机制,分析了进气中CO2浓度、温度、pH值及光照等因素对微藻固定空气中CO2的影响,并展望了微藻固定CO2的发展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SFE将是环境有机分析中极具开发和应用前景的新技术。本对其应用现状及其特点进行了综述,认为该领域的分析方法开发与研究.应围绕SFE技术中的基质影响、改性剂添加、即时衍生化、多元参数优化等方面进行.并需考虑以分析方法的总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生物检测是环境监测的一项重要手段。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它在环境监测和环境医学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生物检测能定量或定性地估计体内的负荷,比较客观地反映人体因污染物而造成的机体负荷变化,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优选出一种CuCl-MgCl2水溶系统高选择性CO吸收剂,确定了吸收剂对CO的最大吸收量与温度的关系,探讨了气体组成变化对CO回收率的影响,由实验数据求出吸收过程中CO的回收率为93%。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出产物CO的纯度为98%,给出吸收液的解吸温度范围为120-140℃。初步探讨了CuCl-MgCl2水溶系吸收剂对CO的吸收反应机理,为转炉烟气等工业废气中CO的分离回收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制氨厂尾气中CO的变压吸附提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氨厂尾气含有大量CO,若采用有效的分离、纯化工艺,可获得碳一化工(C1)所需的高纯度CO.本文研究了用PU1型吸附剂变压吸附提纯制氨厂尾气,同时比较了PU1型吸附剂和ZMS-5A型沸石的性能.试验采用一段法变压吸附工艺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下CO的纯化和回收,气体流速为0.2~0.8 m3/h,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PU1吸附性能较好,在吸附压力0.3 MPa、原料气CO浓度30%时,CO回收率为75%,CO产品气的纯度可大于98%.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水热法合成盘状ZnO,并在其表面负载Cu得到Cu/盘状ZnO模型催化剂,将不同气氛下(5%CO/Ar、2.5%H_2/2.5%CO/Ar、5%H_2/Ar,分别记为CZ-5CO、CZ-2.5H_2-2.5CO、CZ-5H_2)还原的模型催化剂用于逆水煤气变换反应.对催化剂进行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位紫外拉曼光谱(in situ UV-Raman)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的还原气氛可得到不同尺寸的Cu颗粒及不同缺陷浓度的Cu-ZnO界面.CO_2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结果表明,不同的Cu-ZnO界面具有不同的CO_2活化能力.其中CZ-5H_2形成的Cu-ZnO界面对CO_2活化能力最强,表现出最佳的逆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CZ-5CO具有更多的表面缺陷可能是由于存在Cu_3Zn合金,但Cu-ZnO界面上CO_2的吸附容量降低,导致逆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低;CZ-2.5H_2-2.5CO的活性介于CZ-5H_2与CZ-5CO之间,界面对CO_2的活化量也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6.
陈春秀 《福建环境》1998,15(1):14-15,28
通过分析方法验证,全程序空白值测定,检了限的建立,标准能者物质,批内、批间密码样,平行双样的测定等一系列自控和监控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分析测试数据和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气液膜接触器分离混合气中CO2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建立了膜接触器吸收CO2 ,溶液热再生连续循环实验装置 ,评价了疏水性PP(聚丙烯 )微孔膜 ,MDEA(N 甲基二乙醇胺 )溶液及添加活化剂PZ(哌嗪 )的活化MDEA溶液吸收CO2 传质过程。结果表明 :在溶液浓度 2 5mol L ,气速0 5~ 3 0L min,液速 15~ 15 0mL min时 ,总传质系数Kov为 1 0× 10 - 5~ 3 6× 10 - 5m s(MDEA) ,1 6× 10 - 5~ 4 5×10 - 5m s(MDEA +PZ)。采用阻力层无因次关联方程模型预测Kov值 ,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较好。基于模型和实验结果 ,将PZ的吸收行为作为溶液的活化作用 ,在计算Kov值时 ,考虑活化作用因素并归结于化学增强因子E中 ,模型能更好地预测实验结果。实验证明在单一醇胺组份MDEA中添加少量PZ能提高总传质系数Kov值  相似文献   

18.
水泥生产中CO2产生量计算及利用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2具有“温室效应”,可以加热地球,使冰川熔化、海平面升高、气候变暖。CO2是宝贵资源,可以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本文计算了水泥生产中CO2产生量,得出了每生产1t水泥将产生0.41tCO2气体。水泥生产中产生的CO2可以回收利用,并分析了其可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用激光监测大气污染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目前用激光可探测的环境污染物达40余种,其中90%以上是气体.在利用红外激光监测气体污染物的各种方法中,以长程吸收法最有效,它不仅能现场监测,而且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CO<,2>引起的温室效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将CO<,2>注入地下咸水层是CO<,2>减排的选择之一.通过准确测量CO<,2>在地下咸水中的溶解度,可以估算出CO<,2>的地质存储量.文章对CO<,2>在纯水和盐水溶解度的测量方法以及热力学模型进行了综述,并根据前人实验数据总结得出CO<,2>在纯水、NaC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