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基本情况当前,酸雨问题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国际性的环境问题。南充有无酸雨?其成因和规律是什么?影响如何?我所根据国家和省的布置,从1982年5月起,对南充市降雨进行了监测,最初设一个点;1983年开始在市内设3—4个点,分别代表市中区,近郊、远郊的不同情况,做到了常年连续监测,逢雨必测。至1984年12月止,共取得雨样321个,其中酸雨样236个,酸雨占总雨样的74%,(表1)酸雨出现频率仅低于重庆城区和郊区(95.2%  相似文献   

2.
酸雨控制区划分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环保局发布了“酸雨控制区”划定范围,其目标为:使“酸雨控制区”中酸雨恶化的趋势得到缓解,到2010年,“酸雨控制区”中降水的pH值小于4.5的面积比2000年有明显减少。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电力、煤炭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要求,制定有关规划...  相似文献   

3.
酸雨     
在当代工业发达的西欧、北美和日本等地,因大气遭到严重污染,不断发生被人们称之为“空中死神”的酸雨。酸雨使水体及土壤酸化,直接危及人体健康和生物生存,损害文物古迹,破坏森林,影响生态平衡……酸雨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世界各国专家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4.
2000年3月3日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与日本酸雨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了酸雨污染防治宣传教育研讨会。“九五”以来 ,我国已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列为国家污染防治重点。研讨会上专家们谈到 ,与大气和水质的污染及控制相比 ,公众对酸雨污染危害和控制的知识了解得比较少 ,此次会议的召开正是为了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中日酸雨污染防治宣教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当前,酸雨已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特别是重庆,由于它的经济、工业、环境等特点,酸雨问题就更为突出。酸雨对人类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认识酸雨的重要方面。为了较客观地反映这一问题,我们对在酸雨影响上具有可比条件的两城市——重庆、南京进行对比调查,现将其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今年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该批复原则上同意国家环保总局的(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以下简称“两控区”)划分范围),要求“两控区”到2000年,排放二氧化硫的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并实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有关直辖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及重点旅游城市空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酸雨控制区酸雨恶化的趋势得到缓解。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2000年排放水平以内,城市空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酸雨控制区降水…  相似文献   

7.
圣隆佐 《环境教育》2006,(10):65-67
我国的酸雨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酸雨区面积为170万平方公里。到90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100多万  相似文献   

8.
<正> 自今年起,我国将大规模治理酸雨,到2000年,将投资150亿元,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500万吨。由于工业发展,我国年煤耗量已超过11亿吨,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也逐年上升,目前为1600万吨,仅次于美国。酸雨危害日益严重,特别是我国西南、华南和华东部分城市危害尤重,损失已在百亿元以上。经过“六五”和“七五”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我国已具备了一批可用于工业燃煤设备的二氧化硫治理技术。经过近两年的酝酿和准备。国务院决定先在广东、贵州二省和柳州、重庆、宜宾、南宁、桂林、宜昌、长沙、青岛、杭州九市进行试点,今年起,这  相似文献   

9.
我国酸雨污染及其控制规划构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我国酸雨污染比较严重的情况,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控制我国酸雨污染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并根据我国的致酸污染物主要是煤炭燃烧产生的实际情况,从煤炭生命周期入手,提出了包括“无行动方案”、“替代方案”、“清洁生产工艺”等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分析2007~2019年南通市各子站降水监测点位数据得出,近10年来,全市酸雨污染大幅减轻,酸雨发生率渐趋下降,强中度酸雨逐渐消除,降水酸度和酸雨酸度均有减弱,现阶段酸雨污染以弱酸性酸雨污染为主。近年来全市硫酸根离子当量浓度呈现逐年明显降低的趋势,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大量致酸物质使降雨中NO_3~-占比明显上升,SO_4~(2-)与NO_3~-浓度的比值已降至1.25∶1,南通市酸雨已由硫酸型向硫酸与硝酸并重混合型过渡。全市酸雨区域分布格局总体变化不大,主要呈现东南沿江沿海略高于西北部区域。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硫作为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之一,以及由其主要产生的酸雨是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最近,经国务院同意,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国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为使读者对我国的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整体情况有一个较为直观的感受,本刊记者对总局污控司副司长李新民进行访谈,从几个主要方面对规划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家环保局联合主办、在四川省建委有关领导刘昌昭、唐伦等同志主持下的“酸雨及其影响学术交流讨论会",于1986年9月8日至12日在成都举行。国家环保局科监  相似文献   

13.
一、酸雨及其危害近年来,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等排放到大气中的SO2和NOx逐年增多。SO2和NOx在大气平流层中经与臭氧反应,阳光照射以及某些金属粉尘(如氧化铁等)的催化作用而形成硫酸和硝酸.进入云中形成酸性降雨。目前,酸雨是全球几大环境问题之一,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在工业化发达国家的欧洲和北美地区酸雨现象已很普遍,导致农田大面积酸化.谁手继续耕种。大量湖泊酸化.形成“酸性湖”.因而鱼类迅速减少。据文献报道.加拿大、奥地利、澳州的5341个湖泊中,4.1%几乎没有鱼,14.8%的湖泊碱度非常…  相似文献   

14.
据一九八五年日本《公宗与对策》杂志第九期报道:由于全球大气污染的加剧,酸雨对森林、水系和建筑物的损害,正在加速发展,日趋严重,特别是在欧洲和北美洲。欧洲受害最严重的是西德,其次是挪威,瑞典等国。西德森林受酸雨危害的面积已达全国森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酸雨污染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从酸雨成因入手,根据全省降水监测数据等资料,对四川省酸雨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省酸雨法污染面积广、频率高;酸度强,近五年,酸雨频率有下降趋势,但降水酸度无明显减弱,酸雨污染形势依然严峻;降水组份中,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比值逐年下降,说明大气污染特征已由煤烟型转为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  相似文献   

16.
我省地处盆地,在盆地底部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气候温暖潮湿、多雨、多雾,加之主要能源煤和天然气含硫量高(煤含硫量2~7%,天然气含H_2S体积浓度为4.00~4.50%),随着国家工业建设的发展,城镇人口的增多,煤和天然气开发量剧增。使得我省的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不少地区出现了酸雨。对此,重庆市环境监测站从一九八一年四月开始开展了对重庆市区的酸雨监测工作。并从八二年开始,对全市范围进行酸雨监测和有关酸雨的科研。今年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酸雨现状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是地处中南的酸雨污染严重区域。本文依据湖南省1993—1999年监测酸雨的数据资料,对湖南省酸雨的现状特征作了简要的阐述,对湖南省酸雨的成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酸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初步提出了一些酸雨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西德前不久发表的全国森林调查结果表明,受酸雨危害的树木已从上一年的7.7%一举上升到34%。不能否认,调查的精度会对数值有不小的影响,但是酸雨对森林的危害正在迅速增长这确是事实。这个问题也已提到国会的议事日程。在这次调查中,对针叶树规定落叶不足20%为轻度受害,落叶20—60%为中度受害、落叶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确定我国酸雨污染区域和污染程度,核查我国酸雨污染的主要污染组分和特征,为更好地控制酸雨污染提供依据,安徽省17个省辖市分别于2002年、2004~2005年参加了为期3年的酸雨普查工作。安徽省酸雨频率分布与变化普查期间,安徽省出现酸雨的城市在10个左右,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及江淮之间中、东部,淮河以北及江淮之间西部基本无酸雨。全省酸雨频率大于5%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的中、南部区域,主要包括合肥、蚌埠、滁州、宣城、铜陵、池州、黄山等市,面积约5.8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2%。安徽省酸雨频率大…  相似文献   

20.
张庭建  舒兰 《四川环境》2002,21(1):46-48
本文通过对怀化市鹤城区常规酸雨监测数据分析,针对怀化市区特有的山区地形特征,初步得出怀化市区酸雨时空分布特征,酸雨形成原因是降水酸度,酸雨率季节性变化规律,并对此提出一些减少山区环境酸雨污染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