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火花源质谱测定了橄榄石—紫苏辉石球粒陨石—IIolbrook 和 Mocs 以及顽火辉石球粒陨石—Abee 中的稀土元素及重元素Re、Os、Ir、Pt、Au、Tl、Pb、Bi、Th和 U。也测定了铁陨石 El TaCo 中硅酸盐包体中的稀土元素。在和普通球粒陨石中的稀土相比较时,发现在 El TaCo 包体中,铕有很强的减损。火花源质谱早已用来分析矿物和岩石,  相似文献   

2.
产在吉南元古宙石英岩内的宇宙尘是一个宇宙尘系列 ,由 4亚型 4小类组成 :①金属球粒 :a .纯铁球粒 ;b .FCN(Fe、Cr、Ni)球粒 ;②氧化物球粒 :c.普通磁性铁质球粒 ;d .FCS(FeO、Cr2 O3、SiO2 )球粒 ;③玻璃质球粒 ;④氧化物 -金属过渡型球粒。其中FCN球粒和FCS球粒为富铬球粒 ,在地球上属首次发现 ;FCN球粒为天然的奥氏体不锈钢球粒。FCN球粒的发现表明冶金学与地外源事件地球化学有一定联系。富铬宇宙尘的发现 ,预示着地球上可能有铁铬镍型铁陨石存在。  相似文献   

3.
<正> 普通球粒陨石大约占全部已发现的降落到地球上上的陨石的85%,但它的成因仍是个待解决的问题。普通球粒陨石的大多数元素组成与太阳系是相同的,但是挥发性元素及亲铁元素有明显的差异。根据普通球粒陨石中铁的含量可以对它们进行化学分类。图1中示出了这个分类的情况。横坐标为硅酸盐中铁与硅量的原子比,纵坐标是金属和硫化物中铁之和与硅量  相似文献   

4.
<正> 普通球粒陨石约占降落陨石的80%。这些陨石实际上是不同比例的硅酸盐、金属(铁镍合金)和硫化物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从未经过熔融和分异,故被认为是最原始的太阳系冷凝物质。普通球粒陨石有3个化学群:高铁(H)、低铁(L)和低铁低金属群(LL)。它们  相似文献   

5.
<正> 一、前言 二十多年前,赵景德等首次报道了在菲律宾群岛伊莎贝尔的熔融石中发现有Ni—Fe球粒。这一报道告诫人们,不要过于匆忙地作出明确的结论,尽管以往一般把这些看作是陨石成因。之后,类似的球粒在少数其他熔融石和毛里塔尼亚奥也鲁罗陨石坑的冲击玻璃中也有发现。如果这些球粒确为陨石起源,那末测定  相似文献   

6.
在论文(Ⅰ)中所述陨石成因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小行易区的太阳星云凝聚模型;星云的不同氧逸度区的中间层是各类球粒陨石的形成区;各区的中心层是各类非球粒陨石的形成区。小行星区的最外部是C1陨石的形成区。各氧逸度区的边缘层则是类C1陨石的形成区。从而推断与组成原始地球的星子成分最接近的陨石(包括铁陨石、顽辉石无球粒陨石、顽辉石球粒陨石和类C1球粒陨石)的成分,并依据这些陨石的成分和地球核幔质量比等计算出近似于原始地球的成分。  相似文献   

7.
用裂变径迹法对岩庄陨石(H6)、寺巷口陨石(L6)和吉林陨石(H5)的铀含量和微观分布进行了测定,得到岩庄陨石钟含量为13.52±0.99PPb,寺巷口陨石铀含量为19.14±0.99PPb和吉林陨石钠含量为12.59±0.66PPb。吉林陨石球粒铀含量为6.74±0.83PPb,低于吉林陨石全岩铀含量。对吉林陨石进行了高温加热处理后发现:当加热超过一定温度后,球粒铀含量降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温度越高,球粒铀含量降低越快。根据测定结果,对陨石形成和演化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磁化率是黄土-古土壤序列古气候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调查了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三种类型土壤的磁化率、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和碳氮比值等指标。样品采集自黄土-沙漠过渡区、黄土塬面和森林地区,代表了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土壤类型。结果显示:黄土塬面、林区、黄土-沙漠过渡区土壤的磁化率变化区间分别为26.6×10~(-8)—61.4×10~(-8) m~3?kg~(-1)、68.6×10~(-8)—107.5×10~(-8) m~3?kg~(-1)、8.5×10~(-8)—44.4×10~(-8) m~3?kg~(-1)。黄土塬面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05%到0.62%之间变化,而林区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在1.19%到3.35%间变化。黄土塬面的土壤C/N比值也较低,在0.6到6.1之间变化,林区样品C/N比值在6.2到11.83之间变化。黄土-沙漠过渡区土壤磁化率较低,森林地区土壤磁化率较高,土壤磁化率与有机碳含量、C/N比值呈正相关关系。笔者认为有机质含量增加对土壤的磁化率增强有明显贡献。有机质含量较高时,更适宜土壤中磁性细菌的生长。同时,较高的有机质含量指示着较高植被覆盖,这也对土壤中磁性矿物增加有一定贡献。燃烧有机质还会使非磁性矿物更易转化为磁性矿物。这些因素都会增强土壤的磁化率。  相似文献   

9.
根据球粒陨石全岩组成、球位和碳质球粒陨石难熔包体的元素丰度分布特征揭示的陨石母体早期化学分怕的证据,论述了太阳星云条件下球粒陨石母体经历的化学分馏过程,难熔元素、亲铁元素和挥发性元素各自的化学分馆特征,这些特征保存了母体早期形成过程——凝聚阶段的信息,说明凝聚作用是太阳系原始行星母体经历的主要化学分馏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0.
苏南中生代侵入岩成因类型分属于长江系列、江南系列和苏州式,长江系列和江南系列为Ⅰ型,苏州式为A型。前两者相容元素和Sr、Ba含量高;LREE'/HREE'比值为2.01—10.27,为轻稀土富集型,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型式为右倾至中凹,δEu值为1.20—0.73,表明是由上地幔或下地壳物质经部分熔融而形成。而苏州式:高电价大半经阳离子Nb、Ta、Zr和Rb、F、Cl含量高,稀土含量也高,LREE'/HREE'值为1.14—2.33,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型式为“V”型,δEu值为0.24—0.14,是下地壳物质经部分熔融后又经历了较强的分离结晶作用而形成。  相似文献   

11.
阿伦德陨石雨于1969年2月8日凌晨1时零5分在墨西哥Chihuahua南部坠落,并从南南西向北北东掠过。降落时发现强烈闪光和伴随响亮的爆炸声。陨星体在Puellito de阿伦德城上空碎裂成许多碎块,分布面积约为300平方公里,共采集约两吨的陨石物质。其中单个样品的重量由1克到110公斤。从陨石雨分布的面积和陨石的总重量来看,它是目前已降落的石陨石中最大的陨石。按其矿物和化学成分,阿伦德陨石应属于类型Ⅲ的碳质球粒陨石。研究阿伦德碳质球粒陨石的物质成分,对于了解月球的成分和成因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1988年夏召开的两次陨石学国际会议论文集的内容,对1987—1988年度陨石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对南极陨石、月球陨石、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系列、HED无球粒陨石系列、碳质球粒陨石中金刚石和碳化硅的发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了较详实的介绍。对于读者了解当前陨石学中主要前沿领域的研究现状、水平、发展方向等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种认为球外天体的一次灾难性冲击造成白垩纪末期恐龙、浮游有孔虫和其它生物种属大量灭绝的假说,目前随着白垩纪-第三纪(K-T)边界粘土中铱元素的富集在世界各地的发现而逐渐被人们所承认。在西班牙卡拉瓦卡K-T边界粘土的底部纹层中,发现了大量细结晶的、属高温透长石构造状态的相当纯的钾长石球粒。这里可以断定,这些球粒是由某种熔体凝固成的,并且可能是由冲击体衍生的。由于在陨石的全分析资料中未见过高钾含量的报道,这就向人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某些铁陨石中钾长石斑晶的存在表明,该天体可能是一种金属-硫化物-硅酸盐微星,或者是一种慧星体。  相似文献   

14.
<正> 顽火辉石球粒陨石是一个具有异常化学和矿物组成的小陨石群,由于它们形成于异常的母体环境而表现出许多明显不同于其他球粒陨石群的特殊性质,例如,对它们的母体物质来源、形成区域、氧化还原条件、吸积温度、变质作用以及母体数目、与球粒陨石和无球粒陨石之间的成因联系等等,一直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15.
对武汉市不同功能区的道路尘埃进行环境磁学和化学分析的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尘埃中的磁性矿物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平均磁化率为工业区(7.36×10~(-6)m~3/kg)交通沿线(5.38×10~(-6)m~3/kg)商业区(3.76×10~(-6)m~3/kg)开发区(2.26×10~(-6)m~3/kg)和风景区(2.48×10~(-6)m~3/kg).工业活动和交通因素是造成区域尘埃中磁性矿物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地理位置和人口密度对尘埃中磁性矿物的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表明:尘埃中的磁性载体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部分样品中含有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显示:人类活动产生的磁性颗粒(铁的氧化物和铁的硅铝酸盐)一般呈球形,自然成土过程中形成的不规则状磁性颗粒(磁赤铁矿).污染负荷指数与磁化率(R~2=0.870)、饱和等温剩磁(R~2=0.665)等表征磁性矿物含量的参数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尘埃的磁学参数可以作为重金属含量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一、绪言 现在所采用的各种球粒陨石分类体系和命名法,没有一种是十分令人满意的。问题在于这些分类体系几乎完全是根据球粒陨石化学上的差别,而没有考虑到球粒陨石的特性不单单取决于其化学成分这个事实。许多球粒陨石尽管其在矿物、结构和成因方面是不同的,但在化学成分上却是相同的。这些差别的重要性在地质学中一向是公认的,于是不同的岩石分类法便提出来了。  相似文献   

17.
<正> 陨石可划分为球粒陨石及分异的陨石两大类。球粒陨石是由星云形成的,而且从未熔融过,球粒陨石可以看成是太阳星云内的沉积岩.其它主要的陨石类型是由分异的陨石构成的,这些陨石通常是在行星体内导致分异作用的熔融过程形成的.分异陨石是重要的,因为它们提供了有关火成岩分馏作用的过程怎样在行星体内发生而不是在地球内部发生的证据。另一方面,球粒陨石给我们提供了关于古老的太阳星云作用过程的信息,这种作用过程导致形成第一个岩石,并由这些岩石导致形成行星。  相似文献   

18.
<正> 球粒是球粒陨石区别于地球岩石和其他员石的重要标志。球粒存在于球粒陨石中,但由於它在化学、矿物学、岩石学及成因方面与陨石整体的显著差别,早已被人们作为单独的个体来进行研究。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陨石学的发展和分析测试技术的不断改进,对球粒的研究已由单纯的形态结构的描述,发展到对球粒的物理、化学性质,主  相似文献   

19.
<正> 1 吉林陨石的冲击压缩线与状态方程根据陨石与天体化学的研究成果,IAB铁陨石和H群普通球粒陨石很可能是形成地球的初始物质。也就是说,地核很可能是由铁质小行星(M型小行星)吸积形成的,即铁质小行星吸积石质小行星(O、S、E、C型小行星)  相似文献   

20.
<正> 碳质球粒陨石这一术语于1883年由Tsch-ermak提出,他将凡是含有暗色碳质基质的陨石都划为碳质球粒陨石,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有一些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及非平衡普通球粒陨石也含有碳质物质。此外,并不是所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