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清洁生产的低碳旅游开发模式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以"源头控制,分散治理"思想为指导,通过节能、节水,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生态化处理等清洁生产行动,提出了旅游六要素的低碳化表现形式。在旅游活动的全过程中贯彻低碳旅游,为低碳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发展模式及实施方法,从而推广低碳旅游理念,实践低碳旅游行为,为创建低碳社会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分析低碳经济对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启示,依据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的关系,提出森林公园资源型旅游产品分类,并指出森林公园实施资源型旅游产品开发的必然性。结合江苏森林公园的发展情况探讨其旅游产品开发需秉持低碳旅游发展理念,重点发展资源依赖型旅游产品、适时开发资源利用型旅游产品、有限开发资源改造型旅游产品与控制开发资源创新型旅游产品以推动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2010,(2):63-65
<正>低碳旅游"、"低碳经济"、"向绿色、低碳要GDP"……"低碳"这个词语不断闪现,已经成为海南省人大代表关注的热词。保亭团代表郑作生提出,保亭将争取成为海南省低碳旅游经济实验县,实现国际雨林温泉旅游县的目标。在当前中央提出建设低碳型经济和海南省全  相似文献   

4.
我国低碳旅游社区的建设刚刚起步,政府管理层对低碳旅游社区建设的关注和引导还远远不够;在旅游社区中,低碳饮食文化、低碳住宿、低碳交通、低碳购物、低碳旅游活动和娱乐活动、社区能源利用和垃圾处理低碳化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构建我国低碳旅游社区,政府应加强引导,科学合理地规划旅游社区的低碳发展;旅游社区必须加强对社区公众低碳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合理开发低碳旅游活动项目,倡导低碳交通方式,积极开展低碳娱乐活动,提供低碳饮食条件和大力推广低碳住宿,加大对社区垃圾的处治力度,实现社区资源利用低碳化和能源利用的多元化;旅游者须树立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观念,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旅游行为,维护旅游社区的低碳环境.  相似文献   

5.
低碳素养是推进低碳旅游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在文献综述、相关成熟量表测项借鉴、深度访谈和自编测项语句的基础上开发了旅游从业者低碳素养量表,通过对6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即未来潜在旅游从业者的正式调查,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验证了低碳旅游素养的结构和关联维度。结果表明:低碳旅游素养由行动意愿、内控点、行动策略、生态概念、低碳知识、态度和价值观、敏感性7个维度构成,其中生态概念、低碳知识、行动意愿和行动策略对旅游低碳素养的影响力最大。研究结果对未来旅游教育中低碳知识培养、旅游业低碳管理和实践、旅旅游企业低碳员工的招聘和培训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碳排放量较多的部门,在旅游业快速发展和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旅游发展理念引起了广泛关注。以低碳旅游提出的客观背景为依据,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归纳了低碳旅游研究的特征,并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深入研究低碳旅游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低碳旅游对全球的低碳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特点,结合低碳旅游的内涵,构建了"RELAX"为核心的5大分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针对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低碳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国内外的成熟的低碳旅游导则、绿色基础设施导则等,总结了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低碳旅游实施路径,保证了低碳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善行旅游是一种全新理念和一种良性实践的智慧结晶,它通过融合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可持续旅游的理念,以一种可行的实践方式推动着人与自然、社会三方的和谐共处。鉴于此,对善行旅游进行论证,对生态型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开发现状进行描述,挖掘其存在的瓶颈,针对问题将善行旅游这样一种良性实践嫁接于生态型森林公园。从旅游服务理念、旅游发展机制、旅游文化保护、旅游发展产业、旅游产品形态方面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再造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素有"中国东海明珠"之称的浙江和台湾两地,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旺盛的市场需求和较好的海洋旅游发展基础,逐渐成长为中国海洋旅游的国际目的地。梳理国内外对浙江、台湾两地海洋旅游资源、海洋旅游产品等方面研究发现:1浙江、台湾两地海洋自然旅游资源大同小异,但海洋人文旅游资源差异很大;2台湾在开发海洋旅游产品时更注重对海洋生态的保护,倡导永续生态文化旅游模式;3两地的海洋旅游开发正热,但都未深入开发,多停留在"观光"阶段。分析了浙江、台湾两地海洋旅游合作优势、现状与困境,探讨浙江、台湾两地开展海洋旅游合作新路径与政策机制创新,提出浙、台两地海洋旅游发展的优化合作环境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吕丹  万玉秋 《环境教育》2011,(12):50-52
低碳旅游强调在旅游的过程中降低碳排放并增加碳汇,目的在于减少旅游的碳足迹。南京市发展低碳旅游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进一步加快南京市低碳旅游的发展,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对于开发区域丰富的资源及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沙漠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国际上沙漠旅游正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积极开发沙漠旅游资源,既利于区域人地关系的和谐演进,又利于全面推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以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沙漠中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分析,探讨了沙漠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中的优势和劣势。最后对乌兰布和沙漠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区情,提出了开发的具体措施,目的在于全面推进乌兰布和沙漠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景区内部交通构成旅游景区碳排放的主体,创建低碳旅游景区必然要走低碳交通之路。旅游景区的低碳交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低碳景区创建角度出发,对景区内几种典型交通方式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和初步比较,从交通工具的选择与改进、交通站点的合理设置、景区道路的科学规划、运营管理的技术引入等方面构建旅游景区的低碳交通模式,为相关景区选择低碳化的交通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遗产廊道型资源的概念阐释和特性分析,从国际和区际旅游合作开发的视角,初步研究了遗产廊道型资源旅游合作开发的战略,并试图构建一个遗产廊道型资源的旅游合作开发体系,以实现遗产廊道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请世界遗产为例,探讨了"丝绸之路"的旅游合作开发模式等问题.指出"丝绸之路"的旅游开发必须重视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尊重其历史价值,全方位加强区域互动无障碍合作,切实推动"丝绸之路"走向国际化,构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区经济利益共同体,打造世界一流的遗产廊道型旅游精品.该研究以期为遗产廊道型资源的旅游合作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福建乡村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闽侯光明温泉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温泉资源丰富,温泉旅游开发是福建省旅游业近阶段焦点之一.开发模式创新是温泉旅游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实现永续经营的关键.在总结国内外其他学者对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从发展推动力、资源利用集约程度、温泉与其他产业的对接、温泉主题文化、温泉度假区代系、温泉企业经营管理等六个方面对温泉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系统解构,以闽侯县光明温泉为例,对福建乡村温泉旅游开发模式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低碳家庭的不同范本"低碳"俨然成为时下高频率出现词汇之一。低碳出行,低碳旅游,低碳家居,低碳爱情……一时间,"低碳"无所不在,生活方方面面也似乎无所不能地被低碳。"低碳"正在飞入千家万户,低  相似文献   

16.
基于运行机制的旅游扶贫支持系统和开发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扶贫作为一种特殊性的开发扶贫形式,核心目标是以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但目前我国国内旅游扶贫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分析旅游扶贫特性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运行机制的旅游扶贫支持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构建基础及其要素组合,并分别从旅游资源相对优势、资源特性、区域经济、城乡关系及开发时序方面探讨了相应的开发模式,以此关注贫困人口和贫困社区利益这一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的四川在旅游经济效益方面处于全国甚至西部地区的中下水平,探讨如何开发这一产业,并使之成为四川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结合四川省的旅游经济现状、产业优势和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四川省旅游经济产业化发展的3种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资源 资本"模式、中外合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校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以其独特性日渐进入我国旅游市场。我国学者对高校旅游问题的研究,从提出至今已有十年时间。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旅游的概念界定、开发可行性、开发原则、资源类型、部分城市高校旅游发展评述、存在问题等几方面。在对现有文献予以分类和综述的同时,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枫 《绿色视野》2012,(7):43-46
调查背景及意义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旅游发展的未来与方向,其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所谓"低碳旅游",就是指在旅游活动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20.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地地域文化的体现,对推动地区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意义重大.阐述了旅游纪念品开发的研究背景,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对吉林省旅游纪念品的地域特色进行挖掘,分析了现阶段吉林省旅游纪念品的市场现状,提出了相关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