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粉末活性炭热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活性炭可用于产品精制脱色以及净化饮用水和处理工业废水。用过的颗粒活性炭一般均再生循环利用,但用过的粉末活性炭一般均作废炭处理。试验证明,用过的粉炭经热再生后,其吸附性能及其它指标都可以接近或超过新炭的标准,再生的成本仅新炭的十分之一。无论从环境保护还是从资源利用的观点看,粉炭与颗粒炭一样,也应该再生循环利用,迫切需要改变目前一次性使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利用饮用水厂运行10年的生物活性炭(BAC)装填滤柱,研究活性炭老化对滤柱过滤阻力和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老化会产生大量小粒径颗粒炭,沉积于活性炭池表层的小粒径颗粒炭产生的过滤阻力是滤柱总阻力的主要来源,其比阻约为底层炭的22倍.强化反冲洗仅可降低初始过滤阻力,移除表层细炭是降低活性炭滤池阻力的有效方法.强化反冲洗对滤柱过滤性能无显著影响.移除表层细炭后,老化活性炭滤柱对总有机碳的去除率由24.71%下降至7.04%,而后恢复至移除前的水平.移除表层炭后老化活性炭对UV254和大于2μm颗粒数的去除率与对照组活性炭相似.降低活性炭滤池的反冲强度、延长过滤周期是延长老化活性炭寿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铁炭颗粒,探讨制备过程中搅拌速率、硼氢化钠的投加速率、加炭时间、炭铁比的影响,并对材料进行TEM、SEM、XRD、XPS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材料为纳米铁炭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孔隙多,比较松散,纳米铁颗粒为椭球形,能负载在层状的活性炭上,活性炭能缓解部分纳米铁颗粒的团聚现象;在炭铁比为0.4,硼氢化钠投加速率为20 m L/min,加炭时间为10 min,搅拌速率为500 r/min的最优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材料,其对硝酸盐氮的去除率为94.3%。  相似文献   

4.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可经济地回收和再用气体排放物中的溶剂。自从活性炭吸附剂商品化以来,这一技术已延续了五十多年。然而,使用普通颗粒炭吸附工艺回收那些具有腐蚀性或反应活性的溶剂却是一项危险技术。当然能减小危险性,但操作费用高,或者设备投资大。本文介绍一种日本开发使用的活性炭纤维工艺,该产品其炭表面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它与颗粒炭相比,其吸附容量大,吸附和脱附速度快。称为KF的炭纤维装置可用于脱附周期短的操作,对于回收那些象1,1,1-三氯乙烷,二氯甲烷的腐蚀性溶剂和甲乙酮之类的反应活性溶剂,比普通颗粒炭装置更适用。主要优点是:  相似文献   

5.
粉煤灰活性炭处理六价铬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研究用火电厂废渣-粉煤灰的浮选炭制得的颗粒活性炭,对六价铬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结果表明,粉煤灰活性炭对六价铬废水处理效果良好。实验探讨了粉煤灰活性炭处理六价铬废水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颗粒活性炭和粉末活性炭为修复剂,并对其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应用三维荧光光谱、半透膜被动采样装置(SPMDs)和低密度聚乙烯膜(LDPEs)被动采样3种方法评价其治理多氯联苯污染底泥的效果.三维荧光实验结果表明,到第3个月,底泥修复开始显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溶解性污染物明显减少.SPMDs试验结果显示,颗粒活性炭和粉末活性炭修复的底泥在修复后的第5个月,其目标污染物PCB40被摄取量的减少率分别达到88%和70%,LDPEs相应结果达到了91%和83%.试验表明,炭质吸附剂浅层平铺修复污染底泥效果显著,且颗粒炭比粉末炭修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一、水处理用的粒状活性炭的再生方法“饱和炭”(即丧失了吸附性能的炭),一定要进行再生,才能经济合理的使用活性炭技术。所谓再生,即在活性炭本身结构不发生或极少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特殊的方法将被吸附的物质从活性炭的细孔中去除,以达到重复使用活性炭的目的,再生效果要以再生后炭在各种性能上与新活性炭相比是否接近来评价。水处理用的粒状活性炭的再生技术,随着活性炭在水处理方面应用范围的扩大,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目前经济、安全、可靠和得到高  相似文献   

8.
为阳澄湖水源深度处理选择合适的活性炭,分析了臭氧-活性炭工艺中影响活性炭性能的相关指标,并进行阳澄湖水源深度处理小试,对业内常用的原煤破碎炭、原煤柱状炭、柱状破碎炭和压块破碎炭对CODMn、氨氮、UV254的去除率进行了分析,选择了压块破碎活性炭为阳澄湖水源深度处理用活性炭。  相似文献   

9.
一、应用活性炭技术的经济性: 活性炭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应用时,经济问题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由于目前使用的多为粒状炭,主要以煤及木屑为原料,加工工序较复杂,所以活性炭价格较高(2,500~3,500元/吨-炭),如果使用一次即废弃,处理成本很不经济,因此广泛使用受到限制。如果将饱和炭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再生,使活性炭重复使用多次,处理成本将会大大降低。现将国内外几例使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水  相似文献   

10.
对污泥基生物炭提升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性能进行探讨,将活性炭和污泥基生物炭分别投入A2O工艺厌氧池活性污泥,发现其对COD削减率最高分别为72.9%和41.1%,均能有效削减,生物炭对TN削减率最高为74.1%,优于活性炭.表征显示污泥基生物炭上更易附着活性污泥且比表面积更大.在A2O小试厌氧池中以"1次/污泥龄"为频率投加活性炭、污泥基生物炭和脱脂污泥基生物炭,结果发现:投加污泥基生物炭对COD、TN、TP的削减均优于活性炭,投加脱脂污泥基生物炭对COD、TN的削减与投加活性炭相当,对TP平均削减率高达85.6%,优于活性炭,表明生物炭处理(BT)工艺比粉末活性炭处理(PACT)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能力更强,脱脂污泥基生物炭作为污泥脂质提取后的副产品更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一、试验方案的选择 1.味精脱色粉炭的特性粉状活性炭用于味精精制工序中主要为了脱去味精粗品中色素,在脱色过程中活性炭除了吸附谷氨酸钠溶液中的色素、铁和其它金属离子外,其表面还会附着谷氨酸钠、蛋白质等胶体以及氨基酸和菌种等。用于粉状活性炭脱除味精脱色时,其吸附负荷比污水处理的废炭高5~8倍,属于高负荷运行,废炭的  相似文献   

12.
家庭装修会造戍室内环境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甲醛、笨等有机物,这些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课题拟采用活性炭作吸附剂净化室内空气。寻求一种科学方法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以使净化过程更经济,操作简单,有利于推广使用。实验以甲醛为目标物质进行模拟研究,对比了粉末活性炭、颗粒活洼炭、竹炭对甲醛的吸附效果,研究了改性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性能。通过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大大提高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能够有效地吸附甲醛,且吸附性能都超过了市场上吸附性能良好的竹炭。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催化氧化烟气中SO_2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有针对性地寻找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炭系脱硫剂 ,以活性炭为研究对象 ,较深入地研究了影响其脱硫性能的因素。通过对活性炭脱除烟气中SO2 的实验研究 ,得出了活性炭脱硫效果的关键是活性炭的催化活性 ,在催化活性一定的条件下 ,O2 浓度、水蒸汽浓度、炭床层温度等影响脱硫效率的结果。并由此得出寻找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炭系脱硫剂 ,是保证脱硫效率 ,使炭系脱硫剂得以推广应用的关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电厂粉煤灰炭制颗粒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新华  余玮 《环境科学》1994,15(4):47-49
以木炭或煤为辅助原材料,采用预活化工艺,将炭酸水洗后,经活化或二次活化后制成颗粒活性炭,成品炭碘值为600-700mg/g。在工业性试生产中,新生产的活性炭碘值为630-800mg/g,耐磨强度超过95%,从而为粉煤灰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以活性炭为代表的炭材料独特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吸附特性的因素。全面介绍了活性炭在生活环境气体净化、烟气脱硫脱硝、回收有机溶剂、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介绍了活性炭纤维、纳米炭管等目前几种发展中的新型炭材料和其应用于环境保护的良好前景。同时结合目前炭材料的研究开发现状,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活性炭过滤是饮用水深度处理的重要工艺,其中滤速、炭层高度、温度和炭龄是影响活性炭滤池运行效果的关键因素. 以丹江口水库水为处理对象,以混凝-沉淀-砂滤出水作为炭滤池进水,以高锰酸盐指数和UV254去除率为评价指标,考察2011年4月—2013年5月取自北京某水厂的新炭、1年炭、3年炭和5年炭(2011年5月时炭龄)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随着滤速的增大,有机物去除率降低;活性炭炭柱滤速为8 m/h时,高锰酸盐指数和UV254去除率分别为41.9%和41.2%,能够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UV254去除率随总炭层高度的增大而增大. 随着炭层高度的增加,单位高度活性炭滤料对UV254的去除率降低.夏季高温期,1年炭对高锰酸盐指数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44.2%~57.4%和38.5%~53.1%,高于其在冬季低温期的去除率(38.9%~51.1%和31.7%~45.5%). 活性炭在使用初期,主要依靠吸附作用去除有机物;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活性炭的生物载体作用日益明显,生物作用占主导地位,炭龄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变小,不同炭龄活性炭的处理效果差异不大,可适当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年限,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的低温催化氧化再生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活性炭对许多有机物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例如对印染废水有良好的脱色效果,但要将活性炭处理发展成为可行的方法必须解决再生问题,至今常用的再生方法是热再生,需要高温(700—900℃),且控制条件苛刻,由于高温再生使再生与吸附不能在同一设备中实现,炭的反复装卸使机械损失增加,加上炭在高温时的烧蚀,热再生法耗炭在  相似文献   

18.
X52(X)0(幻139活性炭纤维的表面结构及其吸附模式/陈宏健一(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x999,xs(3)一235一243 环图X一87 迄今的吸附模式,I说nry定律、俪gmuir模型、BET模型、D一R方程、D一A方程都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表面结构。对于活性炭纤维(Acti阳t记CarbonFiber,ACF)这种特殊的炭吸附材料适用于哪种吸附模珊,未.见有文献专题论述。本文在对ACF材料进行了大量表面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对ACF的表面结构与颗粒活性炭(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GAC)的表面进行了对比,并尝试性地对适用于ACF的吸…  相似文献   

19.
北方某地煤气化炉渣炭含量为21.7%。以2号油为起泡剂,煤油作为捕收剂,通过"一粗一精"的浮选流程,获得了产率为16.12%、含炭量达88.92%、回收率为66.05%、发热量为6 569.2 cal/g的精炭,该精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甲基橙模拟染色废水吸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剂添加量为2‰、模拟废水初始浓度为60 mg/L、处理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该精炭对废水中甲基橙的去除率为97.90%(此条件下商品活性炭的去除率为100%);甲基橙的吸附过程更加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相关性达到99.95%;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精炭的吸附效果拟合较好;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要达到相同的处理效果,精炭的添加量为商品活性炭的1.28倍即可。因此,作为染色废水处理剂,与商品活性炭相比,该精炭材料来源广、成本低,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了颗粒活性炭固定鲍曼不动杆菌对硝基苯的降解情况。考查了活性炭对硝基苯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lndlich经验公式,同时探究了其最佳投加量为5 mg/mL。较单纯微生物降解来说,在温度为15℃,pH为7,摇床转速140 r/min的条件下,生物活性炭降解浓度为200 mg/L的硝基苯所用时间大大缩短,而400 mg/L的硝基苯不能直接被菌株降解,固定化后84 h可基本完全降解,并且由于微生物作用活性炭得到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