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江干流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为研究湘江水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风险,在简要介绍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及国内外研究、应用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式,应用2000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对湘江干流主要断面进行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在所评价断面中,非致癌物质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按大小排列为Pb>Hg>NH3>酚;化学致癌物质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按大小排列为As>Cd;化学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远超过非致癌物质;污染最为严重的为松柏断面,其次是五星断面和三叉矶断面.湘江干流衡阳以上江段水质良好,衡阳以下江段水质较差.研究对湘江干流水污染防治方略的制定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对虞城县惠楼村山药种植区地下水中Cr、Cd、Pb、Zn和Cu含量测定的基础上,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各个重金属通过饮水途径所致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地下水重金属对该地区居民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健康危害.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中,所有样点的化学致癌物Cr和Cd的个人年风险在10-4 a-1以上水平,某些样点Cd的个人年风险也在5.0× 10-5 a-1以上水平,超过了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且平均占到总年风险的99.9%,其中Cr对总风险的贡献率平均达到96.73%,是最主要的致癌重金属;非化学致癌物Pb、Zn和Cu的个人年风险均低于ICRP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对照区地下水致癌重金属的个人年风险和总年风险均高于山药种植区.今后要加强研究区地下水中Cr的来源和去除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新民柳河水源地的供水安全,简要介绍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柳河水源地地面水基因毒物质为优先控制污染物;而地下水应着力控制躯体毒物质.②对于基因毒物质,监测断面优先控制污染物为As和Cr;而对于躯体毒物质,所有监测断面的优先控制污染物均为氨.③在所有监测断面中,柳河上断面等6处有毒污染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数量级为10-5-10-4.在日后的管理过程中,应对这6处加大治理力度.④目前环境健康风险评价还没有包括在常规环境评价工作中,建议在今后的评价工作中应该逐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以提高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重金属污染物的健康风险水平,根据广西某市主要的3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水源地原水中Cr、As、Cd、Pb、Cu、Hg、Fe和Zn等重金属通过饮用水途径引起的环境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非致癌物质对成人和儿童引起的总非致癌风险在10-10~10-9a-1之间,远低于US 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4a-1);致癌物质对成人和儿童引起的人均年致癌风险大小顺序均为CrAsCd;河流、湖库型水源地总致癌风险均超过US 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4a-1),其中儿童人群总致癌风险在8.43×10-5~6.26×10-4a-1之间,明显高于成人6.05×10-5~4.52×10-4a-1的水平。Cr对儿童和成人总致癌风险贡献最高,是最主要的致癌物。  相似文献   

5.
污染场地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省某玻璃仪器厂为例,采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中评价模型,选取苯为关注污染物,对污染场地5种暴露途径下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估算.计算结果表明,污染物各暴露途径的致癌风险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吸入室外空气中污染物蒸气>吸入室内空气中污染物蒸气>经口摄人>皮肤接触>呼吸吸人土壤颗粒物,联合致癌风险值为7....  相似文献   

6.
以某有机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综合选择USEPA、ASTM和VROM等认可程度较高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结合我国的人群特点和场地特征修正风险评估参数,对该场地污染土壤进行健康风险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土壤中苯、苯并(a)芘和苯并(a)蒽3种有机污染物分别超过了其风险筛选值。通过口腔摄入、皮肤接触和呼吸吸入污染物3种暴露途径计算健康风险,污染土壤对人体产生的叠加致癌风险概率CR和非致癌危害HQ分别达到了9.59×10-5和15.46,会对该场地上的居民产生较大健康危害。根据CR和HQ的可接受风险水平10-6和1,将土壤中苯并(a)芘和苯并(a)蒽的修复目标值确定为0.033 mg/kg和0.33 mg/kg。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介绍了生产性化学毒物的来源、存在方式,劳动者的接触途径,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并以国家相关职业卫生标准作为化学性毒物分级的原则及依据。通过实例分析可较方便、快捷地对工作场所的生产性化学毒物作业危害程度进行分级.评估作业场所劳动者接触生产性化学毒物的强度及生产性化学毒物对劳动者的健康危害,以便对劳动者作业环境进行有效治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8.
东平湖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初步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东平湖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分布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于2010年12月(冬季)环湖均匀采集了33个表层水样,分析了其N、P营养盐和Hg、As的质量浓度,并应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Ⅲ类水标准值为评价标准,总P和Hg质量浓度的超标率分别为30.3%和48.4%.湖东区、东南区总P质量浓度较高,可能是由于大汶河的输入和底泥的二次释放;沿湖四周Hg质量浓度高于湖心区,这可能与库区燃煤和垃圾焚烧有关.As通过饮水途径产生的致癌风险平均值为2.18×10-6 a-1,高于美国国家环保局( US EPA)推荐的1.0×10-6a-1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超标率为77.4%;而非致癌物Hg、NH4+ -N和NO3- -N的健康风险等级为10-12~ 10-9 a-1.研究表明,东平湖水环境中致癌物As的健康风险值远大于非致癌物质,建议对As作进一步的溯源调查.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外饮用水中HANs类消毒副产物检测方法、生成的影响因素及毒理学试验的研究进展与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探讨了其存在于饮用水中可能导致的人体健康危害。结果表明,饮用水中HANs类消毒副产物普遍存在,而且HANs消毒副产物比常规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卤乙酸等)具有更强的三致效应、生殖发育毒性、基因和细胞毒性,通过饮水摄入人体,对健康造成潜在危害。HANs的检测、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和控制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职业病危害因素除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粘膜和眼睛,引起灼伤、过敏外,大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只有进入人体,才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一般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通过三个途径进入人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