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GIS的黄淮海平原旱情监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GIS技术,提出了用集遥感图像、图形、数据为一体的作物缺水指数模型监测黄淮海平原旱灾的方法。实时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速度快、精度高,从点到面各种形式的黄淮海平原旱情分布结果均与实际吻合,基本上达到了实时监测旱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旱情监测预警系统是干旱灾害风险管理重要的关键环节,我国农业旱情监测手段从旱情统计上报制度,发展到测定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从烘干法发展到电子测量技术。分析卫星遥感影像与地面土壤含水量的相关关系,实现了旱情范围空间分布的快速监测,解决了原有手段存在的问题,是未来旱情监测的发展方向。黑龙江省承担了国家土壤含水量监测技术的项目试点工作,在旱情监测新技术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农业干旱事件应对和管理中,常仅根据气象干旱结果,被动采取抗旱措施,造成应对操作相对滞后,极易对农业造成较大损失,威胁区域粮食安全。通过将气象干旱与抗旱能力相结合,提出了一个更符合实际旱情发展的评估方法。基于降雨与土壤墒情指标,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了灌区实时旱情;通过分析未来供需水情势,预估了灌区的水源盈缺关系;最后,耦合实时旱情与水源情势指标,构建了灌区干旱预警指标和一套较为完整且简单实用的干旱预警体系。以泾惠渠灌区为例开展了干旱预警实例研究,预警结果与泾惠渠管理局官方监测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预警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成果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灌区,特别是多水源灌区的干旱预警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利用2005年4月的MODIS月合成产品数据MODIS11C3和MO-DIS13C3获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陆地表面温度LST,分别构建TS-NDVI和TS-EVI特征空间,从而得到了条件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和旱情等级的空间分布图,以监测评价陕西的旱情,同时将两者进行比较,最后结合94个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距平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条件温度植被干旱指数进行陕西省旱情监测,能够较好反映当地旱情。根据地表温度以及增强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建立的旱情监测模型与降水距平的线性相关显著,相关系数为0.537,通过了0.05水平的检验。  相似文献   

5.
广西喀斯特干旱农业区干旱遥感监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中部喀斯特平原区是广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旱灾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障碍.利用EOS/MODIS数据,采用植被状态指数(IVC)和温度条件指数(ITC),构建了干旱指数ID的遥感监测模型, 统计分析了ID与农业受旱率的相关系数,从而确定了模型中各参数的权重系数.将该模型应用于2005年秋旱监测,经与旱情实况及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干旱指数ID的有效性.通过对ID随ITC和IVC变化的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ITC和IVC都能反映旱情变化,但ITC反映旱情的敏感性高于IVC,以ITC和IVC为因子构建的干旱遥感监测模型适用于广西中部喀斯特干旱农业区的旱情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6.
基于遥感参数特征空间的福建省干旱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LST)是描述地表特征的两个重要参数,通过新型的MODIS卫星数据反演得到NDVI和LST,采用基于NDVI-IST特征空间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模型,对2001-2002年福建省发生的严重秋冬春连续干旱灾害进行了监测验证,并利用气象观测数据对VTCI模型临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VTCI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地表水分供应状况,能较好地反映区域旱情分布和旱情发展过程,VTCI值越小表示干旱灾害越严重.当旬的VTCI平均值与前一旬的降水量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利用VTCI模型能够近实时进行干旱监测,具有较高的业务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农业旱灾监测中土壤水分遥感反演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土壤水分是农业干旱监测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文章全面回顾了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土壤水分遥感反演进展,重点讨论了符种反演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光学遥感中,热惯量法和作物缺水指数法可分别较好地应用于裸露地和作物覆盖地的土壤水分监测;距平植被指数、植被条件指数采用了植被指数因子实现农业旱情监测,温度植被指数、植被供水指数和条件植被温度指数同时考虑了作物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微波遥感被认为是当前土壤水分监测中最有效的方法。主动微波遥感空间分辨率较高,但对土壤粗糙度和植被敏感;被动微波遥感空间分辨率低,重访周期短,对大尺度农业旱灾监测具有较大潜力。为提高农业旱灾监测巾土壤水分遥感反演的精度和效率,采用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结合可能是较为实际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气象卫星遥感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居为民  孙涵 《灾害学》1996,11(4):25-29
本文根据NOAA极轨气象卫星AVHRR资料计算生成植被指数相对距平图用于旱情监测,并在江苏省1994年特大干旱中进行了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9.
遥感旱灾模型综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野外实验的基础上,对遥感旱灾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运用四年的实地观测数据,校正了旱灾模型中的待定系数,使其能用于NOAA气象卫星对旱情的监测。对复杂的蒸散模型简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针对2013年湖南省夏季旱灾,基于MODIS时序数据,采用温度植被旱情指数监测分析了2013年6-10月间湖南省旱情发展的时空格局与过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3年6-10月湖南省发生了大面积的农业干旱灾害,其中,6-8月旱情持续加重;9-10月旱情得到缓解;(2)2013年6月重旱区呈带状分布于湘西北、湘中地区,7月向东发展,8月又大幅转移至西部,9-10月逐步向东南方撤退至衡阳及其以南区域;(3)6-10月是湖南省早、中、晚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2013年的严重干旱导致该时段的水稻减产。  相似文献   

11.
干旱是威胁我国及世界农业发展的自然灾害之一,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干旱监测与评估已成为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持续干旱,给冬小麦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基于2000年至2009年Terra卫星MODIS传感器8天合成的地表反射率数据,结合地面实测土壤水分和实地调研数据,利用距平植被指数(AVI)和距平水分指数(AWI)对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干旱程度进行了分级,对干旱的发生、发展和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连续监测,得到了该时期的旱情分布结果:2008年10月份以后旱情逐渐加重,2009年1月下旬各地旱情达到了最严重的程度。研究表明,AWI对干旱的反应比AVI敏感而且准确。  相似文献   

12.
以某大楼的基底反力监测为例 ,阐述了建筑物基底反力实时监测的原理与方法。监测分析结果表明 ,对在建建筑物进行的基底反力实时监测直接反映了土体受力状态 ,可间接得出桩基的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表沉降与地下沉降的同步、实时、自动监测,研发了基于北斗系统的地质体地表与地下一体化沉降监测新方法。该方法融合了北斗系统、静力水准仪、分层沉降标等沉降监测技术,监测原理如下:在稳定区域设置北斗基准点,在监测区域设置工作基点与监测点;工作基点处的北斗卫星接收机与静力水准仪安装至同一桩上,北斗卫星接收机观测工作基点处静力水准仪的绝对沉降;监测点处的静力水准仪与分层沉降标同轴连接,分层沉降标将深层沉降引至地面由静力水准仪观测;北斗系统与静力水准系统同步采集数据,数据经时间同步后分别得到工作基点和监测点的绝对沉降量。该新方法成功解决了大面积沉降监测中面临的非稳定工作基点校测问题,实现了对地质体地表与地下沉降的远程和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变电站时间同步装置的实时监测管理问题,对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进行分析,采用时间监测单元进行实时监测,开发了基于调度数据网的变电站时间监测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厂站时间同步装置的实时准确监测,提高了现场自动化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5.
卫星遥感在大雾生消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李亚春  孙涵  徐萌 《灾害学》2001,16(1):45-49
利用GMS-5静止气象卫星资料,研究大雾生消动态遥感监测方法,并用此方法对沪宁高速公路大雾进行实时监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三峡库区运行时滑坡实时监测的主要内容,介绍了以防大灾为目的的多参数、多手段、多方位的长期、快速有效的动态监测系统,并分析了岩石声发射监测技术的应用前景和为此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灾害学》2020,(3)
为解决传统军事救援系统监测方法实时性差,难以满足监测需求的问题,设计一种严重台风灾害发生后多样化军事救援系统实时监测方法。利用聚类算法,对多样化军事救援系统数据拟合,定义风险因子,将其作为军事救援系统风险的一般模型,并依据故障树建树规则,对实时得到的多样化军事救援系统数据度量,判断军事救援系统的干扰性,得到多样化军事救援系统的情况,以此完成多样化军事救援系统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取一种更为经济有效的管道泄漏监测方法。本文在阐述环形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健康监测及定位原理基础上,实验模拟管道泄漏,采用环形光纤光栅传感器对相应工况进行实时监测。应用SM-130解调仪,结合Savitzky-Golay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环形光纤光栅传感器不仅能对管道泄漏反应迅速,而且能减少管道起始内压对监测结果的影响。整个实验中环形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对于管道的泄漏监测表现出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误报率低等特性,且能实时连续监测,是一种良好的泄漏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甘肃黄土高原气象旱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是限制甘肃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研究适合该区的干旱指标,是进行有效干旱监测的基础。为了制定出考虑因素较全面、具有时空可比性的适合甘肃黄土高原情况的干旱指标,依据帕默尔旱度模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针对甘肃黄土高原的实际情况,从建模资料长度、站点密度、可能蒸散计算、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径流计算等几个方面对原有模式进行了修正,用甘肃黄土高原12个代表站的资料,建立了旱度模式,并确定了权重因子。在此基础上,计算了20个代表站点的气象旱度值,并与实际旱情记载进行了对照检验。结果表明,用该模式计算的旱度值与实际灾情吻合得较好,能够反映出该区干旱程度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对一些重大旱段。通过修正后的甘肃黄土高原的气象旱度模式与原美国帕默尔旱度模式和中国1985年修正的帕默尔旱度模式的比较,进一步说明该模式适合应用于干旱评估和监测业务。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变压器呼吸器状态在线监测,提出了1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变压器呼吸器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根据呼吸器的结构特点,采用湿度传感器对呼吸器工作状态在线监测。所设计的系统分为湿度传感终端以及数据处理终端,湿度传感终端负责状态信息的提取,数据处理终端负责逻辑判断以及呼吸器在线工作状态的实时显示及告警。分析了呼吸器内硅胶的状态与其湿度值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呼吸器状态的在线监测,同时进行了相关实验,证明了本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