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多侧面评估地震灾害的产业关联间接经济损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作为基本数学分析工具,从机会损失的角度,对地震灾害产业关联间接经济损失从四个不同的侧面进行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2.
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估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了企业震后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认为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由企业停减产短期影响损失、企业停减产长期影响损失、企业间产业关联损失及投资溢价损失四部分构成,提出了相应的估算方法,并以山东某一城市为例进行了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估计. 相似文献
3.
地震灾害经济损失的科学评估对减少突发地震灾害损失和实现震后快速救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易损性分类清单法提出考虑主体结构损失、建筑物装修损失及室内财产损失的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并确定其主要参数取值;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各评估区震害程度及各生产部门直接经济损失占比,计算各生产部门停减产损失,进而采用投入产出法建立考虑停减产损失和产业关联损失的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最后将所提出的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以1556年华县地震为例在西安市灞桥区进行应用示范,将所建立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在四川省进行应用计算。结果表明,灞桥区在华县地震下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76.51亿元,与中国地震局评估结果相差约6.54%;四川省在汶川地震下的间接经济损失为11 209.29亿元,与实际震害数据相差约8.83%,上述对比结果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概念及分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对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较科学的定义和分类,并且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从而为正确评估地震灾害损失和防灾工程投资经济效益等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灾害经济损失概念及产业关联型间接经济损失计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三个方面拓展了对自然灾害经济的理解,它们是:承灾体,经济损失中的价格与价值,间接经济损失类型。评述了国内迄今提出的关于自然灾害产业关联型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同时提出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并以中国90年代的水旱灾害为例,计算了这一期间的平均年度产业关联型间接经济损失及经济损失总值。 相似文献
6.
台风灾害的关联经济损失评估——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8年江苏省台风灾害为例,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及乘数原理,评估台风灾害造成的产业关联间接经济损失、劳动者报酬乘数效应、国民收入乘数效应及就业乘数效应。研究发现:①2008年江苏省台风的直接经济损失为5.794 6亿元,造成的产业关联间接经济损失为13.796 4亿元,后者是前者的2.38倍;②造成劳动者报酬减少7.530 4亿元,国民收入减少23.926 3亿元,就业岗位减少43 698个;③对此次台风灾害高度敏感的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等。 相似文献
7.
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不仅可以反映灾害损失的严重程度,而且有助于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决策。国内外学者主要以“流量-存量”来区分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也有学者认为采用“高阶效应”的概念界定间接经济损失较为合理。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可以分为统计学、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三类。统计学评估方法包括经验系数法、GDP或GNP对比法、事后经济调查法。经济学评估法主要包括投入产出法和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经济学评估方法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评估方法研究相对较少。“韧性”概念的纳入、信息融合技术和社交媒体数据的应用是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IO模型的多部门暴雨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以北京市“7.21”特大暴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联系日趋多元化,一类灾害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到某单个部门,更会通过部门间的关联效应进一步将这种影响延伸到与之关联的行业甚至整个经济系统。因此尝试改进单部门损失传导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引入多部门直接损失值,推导其他关联部门的因灾产业损失,并以2012年7月北京特大暴雨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北京"7.21"特大暴雨共造成88.127 5亿元的总产出损失和31.347 5亿元的增加值损失;相较于第三产业,加工制造业等高成本第二产业更易受暴雨灾害产业关联影响;部分行业增加值不降反增,一定程度上验证了Okuyama,Schumpeter等学者的判断——灾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现有的社会经济基础,但在恢复和重建过程中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洪水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损失越来越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不断深入,但是,洪灾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相对薄弱。为了能综合地对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进行科学的评价,回顾了国内外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研究现状,综述了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内涵及组成(减产停产损失、产业关联损失和投资溢价损失),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评估方法特点。指出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主要指产业关联损失,投入产出法是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适用方法,但该方法的使用必须作适应性改进,上述观点可供洪灾间接经济损失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震间接经济损失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发生在我国大陆地区的20余次地震中相关的40多个地区地震前后的经济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估计了地震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对地震间接经济损失与直接经济损失之间的比率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可为将来地震间接经济损失估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灾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以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初步估计了灾害直接损失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并由此导出了一个计算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方法,为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灾害损失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3.
Yu Qingdong 《中国减灾(英文版)》1997,(1)
1TkeDefinitionandCIassificationofDisasterLossIngeneral,thenaturaldisasterlossisadeclinemeasurethatcausedbynaturaldisasterendan-geredhumanbeingsurvivalanddevelopment.Itcanbedividedintotwoparts-economiclossandnon-economicloss,accordingtodifferentobjectofdestroy.Onthecharacteristicoflossofnaturaldisaster(fromhereon,thelossreferstoeconomiclossifnotbenoted),aswellastheneedsofassessment,thelosscanbeclassifiedasinFig-l.(1)Thelossofbusinessfirmassetsandhouseholdpropertiesarethevaluereductionofasset… 相似文献
14.
灾损度指数法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中的应用——以福建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趋势分析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灾损度DLD和环境不稳定度EI两个要素,构建了灾害经济损失指数DELI(灾损度指数)指标对灾害经济损失进行评估。并应用它对福建省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趋势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利用灾损度指数对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可取,它不受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可比性强,资料信息源多,计算方便,适用范围广;福建省台风灾害灾损度指数呈波动上升,反映福建台风灾情加重与灾害本身损失加大和福建省环境不稳定度加大有关,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地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地震救灾对策和决策的经验,研究救灾响应规模、地震医疗、救灾物资运输等几个重大决策问题,提出了震后救灾决策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灾害经济学中的减灾投入与成本问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将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延伸至灾害学领域,构建出灾害成本的概念,并在该概念基础之上,建立了最优灾害成本经济模型,通过该模型探讨了防灾减灾的合理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以ABC分类法说明了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地震灾害绝对损失数额一般会随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渐增大这一客观事实。文中提出了表达地震灾害危险性、防抗灾工程投资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一般数学模型,对灾害管理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