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香港一新闻媒体披露,内地一些餐馆为谋取暴利,别出心裁抛出了一道名为“猴子宴”的特色菜谱,有生吃猴脑、精制猴肉扣、炒猴肝等.读罢不是为那些餐馆的老板所具有的“创新”精神所喜,而是为他们这一“新招”所忧.平心而论,开餐馆做生意,对活跃市场经济、方便群众大有好处.同时通过经商途径来赚钱也无可非议.问题在于,这个钱靠什么来赚,是依法还是非法,决不能含糊.我们需要的是前者,而那些餐馆老板抛出的“猴子宴”,明显地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  相似文献   

2.
许多国家正将主要经贸政策重点转向自贸区,环境与贸易成为自贸区谈判的重要内容。我国应该抓住自贸区环境服务贸易谈判的重要机遇,加快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及环境服务业战略转型。当前需要:加强自贸区谈判对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解决战略转型的可持续性问题;加强不同环境服务分类影响研究,解决战略转型的对象问题;实施国内环境服务企业的走出去战略,解决战略转型的途径问题;加快环境服务业发展和战略转型的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制定针对国内环境服务企业的扶持战略,解决战略转型的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段时间,江苏检验检疫协会木质包装分会会长徐平可谓喜忧交加。喜的是,他们承担的“木质包装热处理研究”项目取得了成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协同效应对中国气候变化的政策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协同效应是目前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热点司题,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协同效应是全球环境问题与国内环境问题的结合点,环境改善与温室气体减排应是互赢的,对协同效应进行考虑,不仅使中国的气候变化政策可能发生改变,而且也可能影响国内的环境政策,重点是污染控制政策和生态建设政策。  相似文献   

5.
单力  杨伟利 《环境》2005,(7):54-55
对河源市环保局何明亮局长的专访,安排在一个暴雨初霁的午后。何局长对河源环境质量的自信,犹如午后的阳光。而他关于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那番喜忧兼杂的论述,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代表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环境管理是环境保护的中心工作。强化环境管理对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作用无疑是重大的。但是笔者认为,我国的县级环保部门在环境管理工作上普遍存在着一个简单化、公式化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地方性和局限性很强。不考虑不同地区的环境背景、自净能力、环境容量的极大差别,单纯地、片面地依靠国家的一些防治污染政策来限制一些小型企业,特别是不发达地区的县乡级企业的发展,无疑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不利的。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县级环境管理工作体会,就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通过对转轨时期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主体、客体以及政策环境的分析 ,来揭示出转轨时期我国环境经济政策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而为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改进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试论转轨时期我国环境经济政策问题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通过对转轨时期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主体、客体以及政策环境的分析,来揭示出转轨时期我国环境经济政策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为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改进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今天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由于人类不加控制和没有计划的活动,使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当“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的阴影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在污染的空气和水导致公害给人类带来无限痛苦的时候,人们开始了觉悟。学者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要人们对地球这个小小的行星给予关怀和爱护,呼吁世人“救救世界”。  相似文献   

10.
福建机器厂过去因环境管理不善,油类跑、冒、滴、漏较为严重。仅从下水道流失的轻柴油、机油量每年达62.4吨,经济损失25000元,既浪费油料又污染环境,每年还需向国家缴排污染费100800元。这个问题引起了领导的重视,他们进行了认真分析,针对污染的原因采取一些措施,特别是从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入手,把车间、班组和职工经济利益同企业环境管理紧紧联系在一起。从今年三月份起,两个月时间就使企业面貌发生了变化。在不花钱或少花钱的情况下,获得了显著的经济  相似文献   

11.
外部性理论是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一方面揭示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一些低效率资源配置的根源,另一方面又为如何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提供了思路。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是国际社会迄今为止,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最能形成长效机制的办法。外部性内部化是制定环境经济政策的出发点所在。本文从外部性理论出发,对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改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旨意,即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思想。立意的高下深浅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读者的共鸣程度。那么,如何使文章的立意高明而深刻呢?下面介绍一些常见方法,以供大家参考。一、文中要有大气文学大师雨果说:"比陆地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如果学生心中装着国家民族之责、民间疾苦之忧、环境污染之悲,那么他们的文章绝对是黄钟大吕,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环境监督管理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但是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环境问题,政府的力量已显得明显不足。一方面,环境的防治需要大量成本的投入,而国家在环境方面投入是有限的,光靠政府往往很难及时对环境问题做出反应,从而使一些环境问题因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而恶化,最终达不到预期目标。另一方面,政府本身为了发展也会进行一些不适当的开发,对环境本身造成很大的损害。因此,各国开始从单纯的依靠政府来进行整体的规划与防治开始转向注重社会公众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政府的不断重视,公众参与的机制开始成为一种新的环境监督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宣传极其重要。它是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上海环境科学》创刊五年来是作出了成绩的。刊物使读者较系统地了解和认识上海市的环境保护状况,为繁荣环境科学事业和发掘人才作出了努力。《上海环境科学》已受到本市乃至全国广大读者的欢迎。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许多环境问题从经济活动中产生,而又亟待在经济发展中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于环保工作,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九年来,我国的环保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党的改革、开放、搞活的总政策不仅使我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是在1989年提出的,在一些城市进行了试点,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公害控制环境政策。国家通过发放排污许可证,既使排污企业可以继续进行现有的生产,又可以达到公害控制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郭兆信 《环境保护》2007,(5A):15-16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山东省委、省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把环境执法作为推进环保工作的关键措施来抓,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的环境政策是国家保护环境的大致方针,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环境立法和环境管理,更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的整体环境状况,不同类型的环境政策对企业也产生了各方面的影响。本文研究环境政策的不同形式、内容、具体执行手段及其对企业的环境、经济绩效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环境政策,探讨我国环境政策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最后根据不同管理手段的可行性,有效性及最终效果,联系我国具体国情,在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同时,提出更为有效,对企业绩效具有正面刺激的环境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地理环境的演变是极其缓慢的,重大的自然变化非短期内所能察觉,因而不易为人们所注意。近二十年来,在欧美、苏联等一些国家,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才引起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普遍重视。从地理环境的演变方向来看,在人类有计划的合理的生产活动作用下,完全有可能使环境得到改善,至于由人类无意识的或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所引起的环境恶化,也决不只是一个“三废”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环境管理与企业竞争力: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入WTO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实践表明,环境管理与企业竞争力间可以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企业通过环境管理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环境形象,更能从中获取经济利益,提高产品竞争力。由于在政策、结构和管理层面上存在一些问题,我国企业在实施环境管理和提高竞争力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需从法律制度、管理体制、企业内部管理以及激励机制等多方面人手来解决。为此,本文提出6项政策建议,以消除绿色壁垒的不利影响,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使环境问题相对突出出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冷战的气氛笼罩着世界的政治舞台,核战争被认为是对人类的最大威胁,各国的外交活动和国际间的注意力集中在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随着东欧的巨变和苏联的解体,两极对抗的格局结束,东西方关系出现缓和,冷战状态所掩盖的矛盾逐渐突出,环境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跃升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一、环境外交的产生环境问题可能成为国际争端的起因.国家间可能为环境资源产生矛盾和纠纷,例如,边界河流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涉及相邻国家的利益,国际河流上游的利用和保护影响下游国家的利益,陆地污染源影响海湾的环境质量,使海湾周围国家之间的利益发生矛盾,河流上游开发造成植被破坏,由此造成的水土流失可能引起下游遭受洪水或干旱灾害,大气污染物跨国界传输使周围国家受害,这些都是可能引起国际纠纷的一些环境问题,是影响安全与和平的因素.美国和加拿大以及欧洲国家之间酸雨问题之争,南亚恒河水质和水量分配的矛盾就是其中的一些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