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5年,国家经委和国家环保局把我市列为全国环境指标管理工作的试点城市之一。两年来,我市先后分3批共计98家企业进行了试点。实践证明,在工业企业中实行环境指标管理考核,是使环境保护工作向科学化、定量化管理迈进,是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对企业环境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企业环境管理规范化建设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和基本原则,采用系统层次观的方法,从环境文化建设、项目管理、污染防治、应急管理、环境监督及监测5个方面确定指标框架,并以秦皇岛市为例,结合企业实践,引入分级管理的概念,并通过专家咨询法(特尔斐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一套适合于不同类别、不同规模和污染程度的企业环境分级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指标体系,便于企业自身和政府部门对企业环境管理实行全过程的控制和动态管理、量化考核。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要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企业的环境管理指标是基础,所以必须建立企业环境管理指标体系。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的指标体系,才能比较正确地估计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描述企业的环境状况、变化和结构,为企业降低消耗,增加生产,以及综合防止污染提供依据。工业企业环境管理主要是对损害环境质量的生产经营活动施加影响,当前主要是控制污染,并逐步改善环境质量。企业的环境管理指标体系要有利于这一目的。有鉴于此,设想建立四种指标: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主要污染物处理指标;主要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许多环境经济、环境管理的科学工作者对制定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指标体系,提出了一些很有见解的设想。如建议采用万元产值的等标污染负荷作为环保考核指标的;主张用万元产值的污染物折纯排放量来考核企业的环保状况的;提出用物化劳动流失量作为环保考核指标的;还有认为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包括:原料利用率(控制污染,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污染源控制指标(控制污染物排放浓度或污染物流失总量)和““三废”处理及综合利用控制指标等几方面,把这些环境指标和其它技术、经济指标一起纳入企业的计划管理、生产管理、物资管理和财务管理之中,并将环境管理指标列为生产责任制  相似文献   

5.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是我国整个环境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工业企业环境则是我国法制建设中提出的新课题并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有相当多的工业企业聘请了法律顾问,那么法律顾问在工业企业环境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法律顾问应该为工业企业贯彻执行环境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工业企业不适当地排放“三废”,是当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企业环境管理也就成为环境管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解决“三废”污染问题,我国工业企业经过了一番曲折,走过了一些弯路。早期,着重寻求“三废”处理途径,想建设一些“三废”处理设施来解决问题。一度带来了企业“三废”治理和整个环境保  相似文献   

7.
全国工业企业环境管理和环境法学讨论会于三月一日至五日在湖南长岭炼油厂召开,共有93名代表出席会议,提交论文和经验交流资料60篇。讨论会认真总结环境管理的实际经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热烈地讨论和研究了加强企业环境管理的必要性,企业环境管理同企业管理的关系,企业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内容、方法以及关于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家工业部门主要经济效果指标列有18个,其中考核指标有10个,但环保部门尚无一个成熟的指标,可以向国家推荐。因此,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于1982年12月在石家庄召开了学术讨论会,研究采用什么样的指标作为“考核指标”,当时未曾取得一致意见。现在各工业部门、各地区正在研究提出的考核指标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单位产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万元产值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万元产值等标污染负荷企业监测项目达标率、污染物排放合格率、污  相似文献   

9.
工业污染是我国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解决工业企业污染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治理,一是管理,而首要的是管理。只有加强企业对环境的全面管理,才能促进治理。本文主要就企业环境管理的内容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形势下,不少工业企业领导认识到环保工作是关系到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但在企业环境管理中缺乏切实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本文从针对目前工业企业的状况,提出加强环保机构、建立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实施管理责任制等几个方面的有效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必须实行目标管理。实施目标管理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准确而规范化的数据和定量化的分析,并需要制订科学的考核项目与指标体系,才能提高环境管理效益。辽河油田针对环境管理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首先对污染赔偿费进行了目标管理,其次对主要的污染大户钻井、采油、井下作业、炼化等部门的考核指标进行了目标管理。通过目标管理,使辽河油田的环境管理有了很大改观.环境污染程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据悉,1987年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的国内学术活动主要有如下几项(具体时间,以会议通知为准): 一、环境保护法体系学术讨论会。主要内容是:1.讨论环保法修改稿;2.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环保立法体系;3.交流环保执法情况。会议时间是今年5月,会议地点是武汉市。二、工业企业环境保护考核指标经验交流会。主要是各省市和部门交流建立考核指标体系的经验。这次会议预计今年6月在秦皇岛市召开。三、环境保护投资效益问题学术讨论会。主要探讨环保投资的性质、范围,环保投资效益的考核方法和历年环保投资效益分析。这次会议将于今年  相似文献   

13.
企业的生产过程,就是从环境输入资源和能源,经过物化劳动,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同时把尚未转化为产品的资源能源排入环境的过程。所以,工业污染主要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是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与流失造成的。因而,解决工业污染,应当从生产过程中入手。一、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是工业企业防治污染最根本的途径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工艺落后、流程繁琐、设备陈旧、效率很低、物耗和能耗过高,资源能源浪费严重。工业生产中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的关键在于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保护环境实质上就是保护资源,治理污染就是治理浪费。因此,加强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积极开展老企业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分析特殊地理环境下,开展油气处理业务面临的安全环保形势和风险。提出在做好安全环保体系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南方滨海区域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监管要求,不仅要做好"多雷电、强台风、高盐、高温、高湿"等特殊气候环境下的安全环保管理,也要满足滨海区域地方政府"低排放、低噪声、少固废"等生态环境管理硬性考核指标,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有效避免安全环保事故和环境敏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绿色视野》2011,(3):31-34
为提高企业环境守法能力与水平,规范企业环境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国家环保部组织开展了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要求所有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建立环境管理组织架构,完善内部环境管理制度,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强化企业环境责任,切实改善企业环境行为,从而解决工业高速发展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在多年环境管理的实践中,我们深感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环境保护的战略决策,如果没有具体的有时限的目标,就无法体现,环境计划管理,如果没有具体的目标计划,则无法组织执行和考核,环境保护不能纳入计划管理的轨道,就谈不上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进行和协调发展。有鉴于此,我们把创建清洁工厂和实施环保指标考核作为环境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冶金全行业中推行,开创  相似文献   

17.
金波  刘宏 《中国环境管理》1989,(5):16-17,28
攀钢是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生产连续性强,物耗量高,工业“三废”排放量大。据统计,厂区平均每天排放废水5.1万立方米、废气8216万标立方米、废渣6565吨。面对如此巨大的工业废弃物,如何进行工业环境的综合治理,不仅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环境保护的大问题。一、转变观念,把环保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为彻底改变攀钢环保工作的落后状况,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环保调查摸底和方案制定工作。通过调查分析,找出了过去环保工作存  相似文献   

18.
工业污染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资源、能源及原材料的流失、浪费所致。故加强工业企业的环境保护是控制、消除工业污染的重要环节,是一种治本的方法。加强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或消除污染的办法是多方面的,但实行指标考核及经济责任制,采取内部排污超标收费是主要的、有效的方法之一。现将我们试行这一工作的情况及体会介绍如下: 一、工业企业试行环境指标考核及经济责任制与内部排污超标收费要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为探索环境管理新手段,2002年铜陵市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合作,在安徽省率先开展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并于2003年发布了2002年度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结果。评价对象主要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污染物排放、社会影响、环  相似文献   

20.
工厂的环境管理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全面质量管理是以提高产品质量,工作效率,经济效果为目的,由全员参加的生产全过程的管理,是现代化工业生产中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它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专业技术研究,控制影响产品的各种因素,以生产出优质产品。国家经委颁布的《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中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