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截止2004年底,安徽省5200万农村人口中,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的人口达1337.1万;其中氟超标的有435.6万人,主要集中在淮北地区的宿州、淮北、亳州、阜阳以及淮南凤台县;砷超标的19.1万人,主要分布在蚌埠市准上区、五河县、桐城市、凤阳县、来安县、泗县和淮北市相山区;饮用苦咸水的有213万人,分布除马鞍山市、铜陵市和池州市以外的14个市的59个县区;饮用严重污染水的520.2万人,主要分布在各市郊区、污染河流两岸及巢湖周边地区。安徽省于2004年编制了《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近期实施规划》,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也指出,要抓紧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那么,安徽千万农村人口吃水难这一现实问题如今解决得怎么样呢?近日,记者兵分两路赴池州、安庆、阜阳、淮北、宿州5市农村,进行实地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2.
截止2004年底,安徽省5200万农村人口中,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的人口达1337.1万;其中氟超标的有435.6万人,主要集中在淮北地区的宿州、淮北、亳州、阜阳以及淮南凤台县;砷超标的19.1万人,主要分布在蚌埠市准上区、五河县、桐城市、凤阳县、来安县、泗县和淮北市相山区;饮用苦咸水的有213万人,分布除马鞍山市、铜陵市和池州市以外的14个市的59个县区;饮用严重污染水的520.2万人,主要分布在各市郊区、污染河流两岸及巢湖周边地区。安徽省于2004年编制了《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近期实施规划》,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也指出,要抓紧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那么,安徽千万农村人口吃水难这一现实问题如今解决得怎么样呢?近日,记者兵分两路赴池州、安庆、阜阳、淮北、宿州5市农村,进行实地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3.
截止2004年底,安徽省5200万农村人口中,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的人口达1337.1万;其中氟超标的有435.6万人,主要集中在淮北地区的宿州、淮北、亳州、阜阳以及淮南凤台县;砷超标的19.1万人,主要分布在蚌埠市准上区、五河县、桐城市、凤阳县、来安县、泗县和淮北市相山区;饮用苦咸水的有213万人,分布除马鞍山市、铜陵市和池州市以外的14个市的59个县区;饮用严重污染水的520.2万人,主要分布在各市郊区、污染河流两岸及巢湖周边地区。安徽省于2004年编制了《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近期实施规划》,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也指出,要抓紧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那么,安徽千万农村人口吃水难这一现实问题如今解决得怎么样呢?近日,记者兵分两路赴池州、安庆、阜阳、淮北、宿州5市农村,进行实地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4.
截止2004年底,安徽省5200万农村人口中,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的人口达1337.1万;其中氟超标的有435.6万人,主要集中在淮北地区的宿州、淮北、亳州、阜阳以及淮南凤台县;砷超标的19.1万人,主要分布在蚌埠市准上区、五河县、桐城市、凤阳县、来安县、泗县和淮北市相山区;饮用苦咸水的有213万人,分布除马鞍山市、铜陵市和池州市以外的14个市的59个县区;饮用严重污染水的520.2万人,主要分布在各市郊区、污染河流两岸及巢湖周边地区。安徽省于2004年编制了《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近期实施规划》,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也指出,要抓紧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那么,安徽千万农村人口吃水难这一现实问题如今解决得怎么样呢?近日,记者兵分两路赴池州、安庆、阜阳、淮北、宿州5市农村,进行实地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5.
截止2004年底,安徽省5200万农村人口中,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的人口达1337.1万;其中氟超标的有435.6万人,主要集中在淮北地区的宿州、淮北、亳州、阜阳以及淮南凤台县;砷超标的19.1万人,主要分布在蚌埠市准上区、五河县、桐城市、凤阳县、来安县、泗县和淮北市相山区;饮用苦咸水的有213万人,分布除马鞍山市、铜陵市和池州市以外的14个市的59个县区;饮用严重污染水的520.2万人,主要分布在各市郊区、污染河流两岸及巢湖周边地区。安徽省于2004年编制了《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近期实施规划》,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也指出,要抓紧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那么,安徽千万农村人口吃水难这一现实问题如今解决得怎么样呢?近日,记者兵分两路赴池州、安庆、阜阳、淮北、宿州5市农村,进行实地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6.
截止2004年底,安徽省5200万农村人口中,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的人口达1337.1万;其中氟超标的有435.6万人,主要集中在淮北地区的宿州、淮北、亳州、阜阳以及淮南凤台县;砷超标的19.1万人,主要分布在蚌埠市准上区、五河县、桐城市、凤阳县、来安县、泗县和淮北市相山区;饮用苦咸水的有213万人,分布除马鞍山市、铜陵市和池州市以外的14个市的59个县区;饮用严重污染水的520.2万人,主要分布在各市郊区、污染河流两岸及巢湖周边地区。安徽省于2004年编制了《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近期实施规划》,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也指出,要抓紧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那么,安徽千万农村人口吃水难这一现实问题如今解决得怎么样呢?近日,记者兵分两路赴池州、安庆、阜阳、淮北、宿州5市农村,进行实地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7.
当2008年的第一场大雪悄然飘落在广袤的皖北大地之时,记者随"节能江淮行"采访团走访宿州、淮北、亳州、阜阳四市的部分电力、化工、印染、煤炭等高能  相似文献   

8.
正为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扎实推进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16年3月7日至18日,安徽省环保厅派出两队暗访组,对池州、安庆、蚌埠、宿州、铜陵、亳州、阜阳、宣城8市进行暗访。暗访要求切实发现严重污染大气环境以及损害人民群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确定我国酸雨污染区域和污染程度,核查我国酸雨污染的主要污染组分和特征,为更好地控制酸雨污染提供依据,安徽省17个省辖市分别于2002年、2004~2005年参加了为期3年的酸雨普查工作。安徽省酸雨频率分布与变化普查期间,安徽省出现酸雨的城市在10个左右,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及江淮之间中、东部,淮河以北及江淮之间西部基本无酸雨。全省酸雨频率大于5%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的中、南部区域,主要包括合肥、蚌埠、滁州、宣城、铜陵、池州、黄山等市,面积约5.8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2%。安徽省酸雨频率大…  相似文献   

10.
马庆全 《青海环境》2004,14(4):164-165,167
青海东部是青海省农村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也是人畜饮水最困难的地区,文章根据实际调查和有关资料,初步分析了青海东部人畜饮水困难的类型和分布,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大沽河麻湾桥饮用水源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饮用水源区的现状及饮用水主要超标污染物。研究表明污染主要来自农村生活、农业生产及工业生产,另外饮用水源保护地存在管理能力薄弱等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采取发展生态农业、河道综合整治、改进管理模式等对策和建议,确保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2.
《绿色视野》2011,(12):26-29
2011年8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安徽省巢湖市被一拆为三,原所辖县区分别并入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经此调整,合肥市现辖4区1市4县,城市空间、经济体量大幅增加。到2020年,合肥人口规模将达1000万,在皖江城市带上,一个"区域性特大城市"呼之欲出。人口多城市用水量自然飚升,现在合肥常住人口570万人,夏季平均每天用水量达到100多万立方米,足有大半个天鹅湖之大。  相似文献   

13.
创绿中心 《绿叶》2014,(3):5-13
正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一个巨大的民生工程,其不仅关系到村民的健康福祉,农村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政府的全方位推进,也需要社会资源的广泛参与。目前,据官方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为2.98亿人,另外11.4万所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存在问题,1其中,由于水质不达标造成不安全的人数超过2亿,而污染原因导致水质不达标的超过9千万。这对于  相似文献   

14.
陈一亮  蔡群 《环境教育》2012,(11):72-7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2011年,大丰市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区外的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9.8%。饮水,是群众基本生活的必要保障,饮水安全事关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饮水问题不仅是民生问题,更关乎国家大计。为确保供水安全,大丰市加大力度,多措并举,实施地表水、地下水和水源地保护。农村供水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大丰市地处江苏省北部沿海地区,20世纪60年代之前,人畜用水主要为地表水。大丰市属第四纪海相沉  相似文献   

15.
以新型城镇化为理论基础,构建涵盖经济、民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城镇化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质量进行测评。结果显示,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质量总体呈现逐年稳步提升的趋势,但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中部,以邯郸、邢台、聊城组成的中原经济区北部,以淮北、宿州组成的中原经济区东南部和以阜阳、信阳、驻马店等市组成的中原经济区南部区域之间的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城镇化质量水平由各分指标水平综合构成,但其水平高低不存在对应关系。中原经济区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但不是必然。依据测评结果提出差异对待、因地制宜的协调发展策略,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以期为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村饮用水源污染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村饮用水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对漳浦县农村饮用水源地的调查,分析了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现状,指出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染的主要因素是畜禽养殖、农村生活面源和农业生产面源的污染,并针对这些污染因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人口普查数据、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分析了2000—2010年安徽省人口(尤其是流动人口)和耕地资源的空间变化格局,采用空间耦合度模型衡量人口与耕地资源的空间耦合发展,结合安徽省潜山县实地调研情况,揭示人口流动对安徽省人口—耕地资源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2000—2010年安徽省超过90%的县市流出人口呈增加趋势,流出人口量大且增加快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耕地资源集中的安徽省北部与中部地区;由于人口的大量流出,安徽省人口—耕地资源耦合关系从以强解耦关系为主转变为以负解耦关系为主,人口—耕地资源的紧张状况得以缓解。但通过潜山县的实地调研发现,农村青壮劳动力的大量流出、土地流转率低致使部分耕地资源被撂荒。研究结果警示,针对粮食主产区的农村人口大量流出问题应加快农村土地政策改革,引导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锦州地区地下水饮用水源污染因素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锦州地区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监测数据分析,评价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现状;针对部分水源水质超标现象,分析其成因,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工矿企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养殖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不合理开采等几方面进一步阐述水源地潜在污染因素;在此基础上从预防、治理、生态修复及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地下水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唐兆民 《四川环境》2011,30(3):41-48
根据2004~2008年清凉山水库及取水口棉地坑、梅江桥的实测资料,分析梅州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质变化特点,并讨论对锰等微量元素影响在个别时间超标的原因;根据锰的特点,提出保洁治理的方法,为梅州的"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省内流动人口空间选择主要体现为省会优先、邻近区域优先和高工资区域优先的特征。省内形成以首府合肥为第一层次,以芜湖和淮南为第二层次,以蚌埠、淮北、安庆、马鞍山和铜陵为第三层次,其余城市为第四层次的空间选择格局。合肥是省内人口流入最大的辐合场,淮南、芜湖是次级辐合场,淮北、淮南、六安、巢湖等城市是对流场,流入人口规模与流出人口规模大体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