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优势复合菌群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净化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利用有效微生物 (EM )对广西南宁某污水塘进行了水体净化试验 ,在考察污染水体pH、水温等环境因素对EM影响的基础上 ,较系统地研究了EM技术对池塘水体各项主要污染指标的去除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各项污染指标已达到GB1 2 94 1 -91景观娱乐用于C类水质标准。EM技术容易操作 ,处理费用低廉 ,是废水稳定塘治理的一种新方法、新技术。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EM菌强化SBR脱氮除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重点讨论了有效微生物群(EM)在SBR反应器中对生活污水的TP,NH3-N和TN和TN的去除效昆,结果表明,当EM投加量(VEM/V污水)为1/1000-1/1000时,能显著提高SBR工艺对TP,NH3-N和TN的去除率和降解速度,具有节能降耗的优点,当EM投加量(VEM/V污水)在1/1000-5/1000范围内,TN的去除率随EM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3.
应用非平衡状态下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了超基性岩浆的地球化学分异,并提出了超基性岩浆地球化学分异系数的概念。通过对超基性岩型硫化铜镍矿床、矿体原生异常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查明了与超基性岩浆地球化学分异相吻合的矿体原生异常的轴向分带规律,首次发现了硫化铜镍矿体原生异常的横向分带规律,并建立了矿体原生异常的横向分带模式。此外,还确定了硫化铜镍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并进行了深部岩石地地球化学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在烃源岩抽提物中检测到种类丰富的生物标志物,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这一工作不仅为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丰富了碳酸盐岩有机地球化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断面域兴安地块、松嫩地块不同时期地层细碎屑岩化学组成的研究,揭示了其不同时期化学组成的阶段性变化,从而建立了兴安地块,松嫩地块的区域地球化学界面和构造地球化学层。该两地块在区域地球化学界面和构造地球化学层上的差异,反映了两地块的独立演化历史。通过对不同构造地球化学层内火山岩及碎屑岩的构造环境分析,结合嫩江和牡丹江两条缝合带的研究,揭示了断面域的构造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6.
添加EM菌对蚯蚓处理鲜牛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蚯蚓处理鲜牛粪时,添加EM菌,通过堆制过程中pH、温度、速效养分含量、种子发芽率指数的变化以及添加EM菌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研究添加EM菌对蚯蚓处理鲜牛粪的影响。结果表明:加EM菌能显著提高蚯蚓的日增重倍数,对蚯蚓日繁殖倍数影响不大,以添加EM菌质量分数0.4%为宜。整个堆制过程加EM菌和未加EM菌的处理温度均未超过30℃,但在最初7d加EM菌处理的堆体温度略高于气温,在夏季利用蚯蚓处理鲜牛粪时,应注意翻堆散热,以利于蚯蚓生长。加EM菌能使鲜牛粪的初始pH从9.28降至8.76,利于蚯蚓适应环境。加EM菌能增加堆肥中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加EM菌和未加EM菌的处理种子发芽指数均随堆制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堆制50d后种子发芽指数均达85%左右,且两者无显著差异,说明在蚯蚓处理鲜牛粪时,添加EM菌不能加速鲜牛粪的腐熟。  相似文献   

7.
EM在污水生物降解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亮  汪?  王超 《环境工程》2001,19(6):15-17
利用有效微生物EM富集培养液进行污水处理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1)EM富集培养液能有效处理高浓度污水 ;(2 )与单独的活性污泥处理相比 ,在活性污泥中投加EM富集培养液可以大大增强对污水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产品(肉、蛋、奶)生产的路子。试验方法:1.利用EM发酵精粗饲料,提高饲料品质,抑制腐败微生物对家畜排泄物的腐败分解;2.用EM饮水,促进体内的消化吸收机能,抑制腐败微生物对家畜排泄物的腐败分解,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向环境排放;3:利用EM稀释液净化粪尿槽和家畜棚舍,抑制腐败分解,形成EM环境,提高环境质量。试验结果表明EM工程技术可有效改善畜牧养殖场环境质量,生产出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减少对周围水域、土壤、空气的污染,做到无害化排放。并能将污染源变为有效能源,进行再生利用。表3X38 9901515利用EM技术改善畜牧养殖场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有效微生物(EM)的组成、特点及其处理废水的机理;通过与传统的生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比较,指出了利用EM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优势,认为该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降低污泥产量,而且能够缩短反应器的响应时间;并介绍了EM制剂在国内外的生产情况,对今后EM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EM有效微生物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EM有效微生物技术自问世以来已经在世界各国的养殖、环保、种植等领域广泛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EM生物技术在我国环境保护、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EM生物技术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M是由光合菌群等10个属80多种微生物混合培养而成,它在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改善土壤性状、减少粪便污染、提高农副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生产绿色农副产品有着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在有耗海水电磁屏蔽体上加载阻抗匹配层,研究具有低反射、高吸收特性海水电磁屏蔽体结构。方法基于有耗海水电磁屏蔽体的输入阻抗,并利用传输线原理,计算对应匹配媒质层的结构与电磁参数。针对初始具有较好电磁屏蔽效能的反射型海水电磁屏蔽体样本,计算和加载工作在ISM 433 MHz频段的匹配媒质层。结果加载了匹配媒质层的海水电磁屏蔽体能展示出良好的低反射、高吸收电磁屏蔽特性。当入射电磁波全部穿透进入海水层,产生传导和极化衰减后,对屏蔽效能影响较小。结论由海水层和匹配媒质层组成的多元材料电磁屏蔽体,可以实现低反射、高吸收电磁屏蔽效果,并保持良好电磁屏效能的优势。低反射电磁屏蔽体有望在精度仪器、目标反探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三江中段Dupal同位素异常的识别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玄武岩的Sr Pb同位素示踪表明 ,古特提斯时期 (D -T)三江中段普遍存在Dupal异常 ,其同位素指标为 :△2 0 7Pb/2 0 4 Pb>7,最高可达 3 4 ;△2 0 8Pb/2 0 4 Pb >5 2 ,最高可达 87;△Sr>3 9,最高可达 79。Nd Sr Pb同位素体系示踪表明 ,三江中段Dupal异常源于EM2地幔源区。Dupal异常的存在说明 ,自古特提斯时期以来 ,三江中段已向北发生了几千公里的漂移  相似文献   

14.
EM对SBR反应器影响初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M对SBR反应器的影响进行了初试研究,主要考察了在pH值为8.0,EM接种量为1∶10000(VEM:V污水)条件下,SBR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COD,T P,NH3-N的去除效果,以及对污泥性状改变的作用,得到了COD去除效果好于普通SBR(最高可达17.7%),NH3-N去除率两者持平,T P去除效果不明显,以及EM菌群能优化污泥性状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最佳运行模式,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有效微生物群(EM)抑藻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细胞液体培养系统地考察了有效微生物群(EM)对3种常见"水华"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适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EM能显著抑制衣藻、四尾栅裂藻和盘星藻的生长,培养7d时,3种藻类生物量平均降低率分别达46 80%,99 07%和97 17%;培养温度、培养时间、EM投加量及培养基pH等对EM的抑藻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EM发挥良好抑藻作用(绿藻)的适宜条件: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5d,EM投加量(V(EM)∶V(源水))为1∶1000~1∶10000,培养基pH为6 0~8 0。   相似文献   

16.
EM菌组成鉴定及其消除垃圾渗滤液恶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将EM原液加入到适合不同菌种生长的固体培养基中分别培养分离,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生长出的菌落形态和数量,结合培养基适合培养的细菌种类,鉴定出组成EM有效微生物的主要菌种,并将其用于垃圾渗滤液的除臭。结果表明:组成EM原液的有效微生物的主要菌种是乳酸菌、光合细菌、酵母菌、乙酸菌。当EM菌剂浓度为10%时,除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应用有效微生物群(EM)处理富营养化源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初试条件下系统地考察了有效微生物群(EM)处理南水塘藻型富营养化源水效果。结果表明:在容器中按V(EM)∶V(源水)为1∶10000的比例投加EM菌液并辅以低速间歇式曝气处理8~9d,藻类生物量得到明显控制,水样叶绿素a,TN,TP及CODCr去除率分别达90 49%,45 25%,55 48%及82 37%,出水水质接近国家地表Ⅳ类水质标准。处理过程中,水样pH与电导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应属2个独立的因子体系;EM微生物可改变源水氮磷营养盐水平及藻类生物量与氮 磷质量分数的相关性,成为影响或抑制藻类生长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监测并分析移动通信基站在高层建筑天台架设的定向天线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影响水平,探讨高层建筑天台电磁辐射环境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