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应用低氧消化-膜分离工艺对活性污泥进行低氧消化处理,考察了运行条件对膜通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操作压力和膜组件底部的曝气强度是本工艺膜分离过程中的2个重要的操作条件;操作压力对膜通量的影响与膜污染程度有关,膜污染越严重,临界压力越小;底部曝气对膜通量的影响程度受到操作压力的制约,操作压力越高,底部曝气的强度对膜通量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2.
旋风除尘器压力损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旋风除尘器压力损失的成因,通过系统的试验考查了压力损失与进口气流平均速度的关系,探讨了粉尘含量对旋风除尘器压力损失的影响和灰斗的压力分布,总结了排气芯管截面积与入口截面积 A0/Ai之比的大小对除尘器压力损失的影响,从而为旋风除尘器的优化设计及操作性能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韩承松 《上海环境科学》1998,17(12):27-28,35
振动筒式压力传感器是一种技术成熟的高精度纸对压力传感器,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工作温度范围宽,功耗低,抗振动,耐冲击,可靠性高,频率输出以及易与计算机连接等特点,且汞柱测压设备的理想替代仪器之一,文章对振动筒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产品分类和技术特点以及气象观测上的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要保证压力管道安全运行,必须从安装质量入手。通过实例分析安装质量对压力管道安全运行的影响,并对压力管道法规中有关提高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要求的内容进行介绍,供压力管道安装使用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膜—生物反应器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外压管式膜组件与曝气池构成的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分别考究膜组件的操作压力,膜面流速以及活性污泥混合液的污泥浓度,溶解性有机特的含量和温度等对膜通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点火具的点火压力随储存时间、地区的变化规律。方法对在正常储存条件下分别储存于北方和南方地区,储存年限分别为5,10,15,19年的某型点火具进行点火压力-时间关系试验。结果点火压力随时间的增加先上升后减小,北方地区的最大压力下降了0.4 MPa左右,南方地区的最大压力下降了0.3 MPa左右。在北方地区储存的点火具的最大压力时间要长于在南方地区储存的点火具最大压力时间。结论点火具在长时间储存和不同地区储存的参数会发生变化,但是参数的变化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地区的差异会对点火具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温度。  相似文献   

7.
粘性介质压力成形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板金软模成形工艺,其对板料成形性能的影响可以通过胀形实验来检测和评价.文中采用一种具有应变速率敏感性的半固态粘性物质作为传力介质,采用胀形实验研究了在有、无施加反向压力的情况下,铝和钛合金板料的成形形状特征与应变分布.结果表明,粘性介质压力成形,尤其是存在反向压力时可提高板料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流体力学和波动压力理论,研究了抽吸、激动压力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抽吸、激动压力随钻井液黏度、密度、井深的增加而增大,且与钻柱上、下行速度密切相关;大井眼中抽吸、激动压力较小,小井眼抽吸、激动压力较大;地层渗透性在一定程度也会影响抽吸、激动安全系数的取值。为不同地层钻井时合理安全地设计与调整钻井液密度,减少储层伤害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6株蓝藻伪空胞的临界破裂压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储昭升  杨波  金相灿  阎峰  郑朔方  庞燕  曾清如 《环境科学》2007,28(12):2695-2699
通过改进的压力毛细管法,研究了6株蓝藻伪空胞的临界破裂压力,并研究了过滤(真空度为0.02 MPa)和离心(离心力低于500 r/min)2种细胞浓缩方法对细胞内伪空胞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分散的单细胞的微囊藻,无论是采用过滤还是离心的方法,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浓缩效果;对于群体形态的微囊藻,可以采用离心的方法进行浓缩,对于丝状的浮游蓝丝藻,宜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浓缩. 此2种浓缩方法对细胞伪空胞含量的测定影响很小,伪空胞破裂率<7%. 6株蓝藻均为浅水湖泊藻类,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6株蓝藻伪空胞的临界破裂压力比较接近. 5株微囊藻伪空胞的临界破裂压力为0.64~0.67 MPa之间;孟氏浮游蓝丝藻伪空胞的临界破裂压力为0.715 MPa,与深水湖泊或水库的蓝藻相比,6株蓝藻的伪空胞平均临界破裂压力均较小;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单细胞微囊藻的膨压比群体微囊藻的膨压略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金与甘氨酸配合作用实验研究中的某些问题,包括甘氨酸的热稳定性,氧逸度的概念,样品管内的压力、样品管材料对实验的影响及配位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11.
尾矿库设计的主要控制条件是坝体的稳定性。在尾矿坝施工中还需要考虑强度、渗水性等影响因素。以锡冶山尾矿坝工程为例,探讨了数值法在尾矿库坝体岩土孔隙水压力消散试验中的应用。对提高试验精度、减少试验开支、指导工程安全施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真实高效地进行深水压环境的温度模拟。方法提出一种深水压试验压力加载过程中的恒温实现方法,通过开展基于皮囊的结构设计、密封性设计、导热性研究等工作,设计一种适用于深水压试验的传压隔热装置,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结果该装置可以实现液体温度在较长时间内基本恒定,具有良好的传压隔热性能。结论在建立的实验系统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实现了深水压环境模拟试验中压力载荷同步条件下液体温度小范围恒定功能,该技术为深水压环境试验的相关技术研究提供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3.
灌溉水稀缺性会限制粮食生产,也会同时诱致农业技术进步提高粮食供给弹性。基于2002-2017年27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变系数Nerlove模型,通过探究灌溉水压力、价格变动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灌溉水压力对粮食生产结构的综合作用。结果表明:(1)灌溉水压力对粮食生产结构的直接作用是提高玉米产量比例,降低其他粮食作物产量比例,降幅从大到小依次为水稻、薯类、豆类和小麦。(2)灌溉水压力对粮食生产结构的间接作用是使小麦、豆类和薯类的供给弹性更小,使水稻和玉米的供给弹性更大,有利于水稻和玉米产量占比的增加。(3)2002-2017年灌溉水压力不断增加,对粮食生产结构的综合作用是促进了玉米产量比例大幅增加、豆类和薯类产量比例显著下降;地区上,北方粮食主产区玉米和水稻产量比例显著增加,使水资源相对稀缺的北方地区粮食生产更耗水,该结论与“灌溉效率悖论”一致。  相似文献   

14.
液体旋流分离器是水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设备之一。压力损失是衡量液体旋流分离器分离过程能耗大小的重要技术指标,也是选择水泵扬程的依据。当前液体旋流分离器设计过程还缺少具体量化的理论依据。通过液体旋流分离器的性能实验,得出液体旋流分离器各部结构尺寸、形状、相对比例对压力损失的不同影响程度,提出结构参数的最佳取值范围。为液体旋流分离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及应遵循的原则。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归纳汇总出一般常用型液体旋流分离器压力损失的计算公式,该计算公式具有一般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再入飞行器振动环境设计提供方法 支撑,并为结构设计和地面环境试验条件制定提供载荷输入.方法 分析再入飞行器振动环境主要特征及其诱导因素,结合飞行试验实测振动数据研究小攻角对飞行振动环境的影响规律,辨识出脉动压力与动压、马赫数以及攻角的关系式.在传统脉动压力预测方法 基础上,建立涉及攻角影响的再入飞行均方根脉动压...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科学合理的完成水环境压力分区,构建水环境压力分区指标体系是其关键和基础.鉴于水环境压力涉及因素的系统性.相互联系性,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选取水环境压力分区指标十分必要;由于水环境压力涉及方面的相互联系性,其表征指标之间往往存在信息量的重叠,为了避免信息的重复表达,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同时避免冗余指标带来的干扰,需对...  相似文献   

17.
随着开采深度及范围的扩大,邢台煤矿井下高压出水点越来越多,既浪费了大量的排水费用,又对岩溶水环境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针对上述情况,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了封堵和重新利用,使矿井减少了480m^3/h的无效排水,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均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环境压力与水污染防治能力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05年中国31个省、市的水污染物处理情况、水资源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统计数据,分析区域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区域水环境压力和水污染防治能力与经济水平都呈现显著空间线性正相关,而水环境压力与水污染防治能力的空间线性相关性不显著,根据不同区域水环境压力和水污染防治能力的关系,按照加强水污染防治能力的紧迫程度,从大到小分为Ⅰ、Ⅱ、Ⅲ、Ⅳ四级区域,分别对不同区域进行了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压力开关进行低气压试验时的合格率。方法针对系留气球上使用的压力开关的低气压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传统低气压试验方法的缺点,提出一种新型低气压试验方法。针对两种试验方法,开展对比试验。结果按传统低气压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压力开关的合格率为40%,新型低气压试验方法可以将压力开关的试验合格率大幅提高。结论新型低气压试验方法可以提高压力开关的试验合格率,新型低气压试验方法可以更客观地反映压力开关的实际工况。  相似文献   

20.
冬季净化湖水的效果与机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了做到全年改善饮用水水质,需要研究在冬季怎样有效净化水质的问题为此,在太湖重富营养化水域进行了人工生态系统工程改进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若干措施后,能大大地改善水质;滞留时间<2d时,工程内净化效果不明显;滞留时间延至7d左右时,水质指标能改善50%-80%;工程内水质净化的机理为高等水生植物及其共生细菌的共同作用,使人工生态系统工程成为抵抗环境变化的稳定生态系统,使水质变化处于良性循环;而滞留时间<2d或在人工生态系统工程外,水质变化处于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