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有人说:"游戏是幼儿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幼儿的工作。"也有人说:"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堂。"这些富有哲理的话语,道出了我们大家所共知的生活现象: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喜欢游戏,在游戏中他们能体验到无穷的乐趣,并因此毫无疲惫,游戏活动与儿童存在着固定的天然的联系。《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当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活动为基本活  相似文献   

2.
席云仙 《环境导报》2003,(14):22-22
家园同步,重视环境教育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都会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园阵地中,我们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环境教育计划,并定期发布家长书,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我们还利用家长半日活动对家长、幼儿一起做的玩具进行评奖,家长、幼儿的积极性很高,环保知识得到了丰富。教学活动中注重环境教育主题活动能促进幼儿综合智能的发展,也是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在主题活动中,我们利用游戏进行环境教育,通过问答游戏加深对保护环境的印象。为了使孩子有比较性的观察,我们将保护动物和禁止捕杀动物的教育图片…  相似文献   

3.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区域游戏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在发展幼儿智力、交往及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和作用,孩子们在游戏中也能自主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创造性地表现。但老师往往对如何确立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主题,创造适宜的游戏环境、解读孩子的游戏行为感到困惑。我们尝试通过"三读"幼儿游戏,了解幼儿游戏的需要,帮助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与其社会性  相似文献   

4.
做好音乐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阶段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传媒日益丰富,孩子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演唱歌曲、表现音乐的机会。这意味着在传统音乐教学中使用的"教唱式"音乐教学模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小学的音乐课堂活起来,是小学音乐教师们一直在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的音乐游戏是将音乐活动内容融入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改编歌词、创编动作。通过音乐游戏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力,丰富幼儿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汉语拼音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大都是6岁左右的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长于形象思维,又比较好动,所以提高他们学习汉语拼音兴趣的最好的办法是"寓学习于活动和游戏中。"  相似文献   

7.
<正>大概是因为有句话叫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谈到学琴,很多家长马上会问"我怎么培养孩子的学琴兴趣?"但这里有一个常见的误解。我认为,兴趣来源于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对各种事物的普遍的好奇,是家长从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培养的。如果具备,等到儿童开始学琴,他们能很快或逐渐发展出对包括学琴在内几乎所有音乐活动的兴趣。有的家长问这个问题时,可能已经稍晚,他们在孩子学琴之初可能没有恰当地引导,孩子不是带着兴趣去学琴的。所以,在此意义上说,兴趣不可能无中生有,也无法培养,只能是被保护和被帮助。一、激发兴趣欲扬先抑兴趣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产生,发展和保持。儿童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棵树     
我是一棵树,我是一棵水杉。我曾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恐龙现在是全世界孩子们梦中最亲密的朋友。可是,没有一个孩子在动物园中见过他们。但当年小恐龙曾在我的身边游戏,老恐龙也曾靠着我的身躯沉思、休息。曾几何时,他们都不在了,我至今仿佛还能听到小恐龙游戏的欢笑声,还能感受到老恐龙靠在我身上的体温。我思念他们,我更思念我的兄弟姐妹,他们至今幸存下来的只有银杏。我在思念中生活,我是一棵孤独的树!  相似文献   

9.
作为幼儿学习的重要形式,区角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由于教师和客观环境的影响,区角游戏在幼儿园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要想消除区角游戏的弊端,可以让主题活动与区角游戏紧密结合起来,把区角游戏由室内扩展到室外,让主题活动在区角游戏中延伸,让区角游戏成为主题活动的有效形式。而在区角游戏和主题活动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学习,改变观念,把区角游戏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活动,解放孩子,真正发挥孩子的能动性,使幼儿园成为孩子成长的快乐园。  相似文献   

10.
幼儿游戏是愉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是教师与幼儿教与玩的互动。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利用游戏教育幼儿,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而在游戏中,幼儿总会出现"偏区"的现象。教师根据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偏区"现象的特征,自主地寻求相宜的对策,如注意游戏材料的自由度,促进各活动区域有机结合,让自主性游戏与主题活动相融合,让幼儿切切实实地玩好每个活动区,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人们搬进了一幢幢楼房,孩子的活动区域小了。为了让孩子能和人们从前一样,尽情地玩,享受童年幸福,健康快乐地成长,根据孩子们的情况确立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自主锻炼、整合适用的原则,通过巧妙借用民间游戏、灵活渗透乒乓资源、扎实开展课程内容来丰富、夯实幼儿的健康活动内容,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为之后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音乐对幼儿有极大的感染力,音乐活动有助于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提高他们的听觉能力及欣赏能力,同时也能挖掘和发展幼儿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现。  相似文献   

13.
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游戏进行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放手让孩子去玩,让孩子"玩"出好成绩。要想玩能产生正效应,就需要看得准,要看什么时候玩,玩点什么和怎么玩。列举了一些适合课堂和课间玩的游戏,让学生在玩的同时能学得更好。  相似文献   

14.
谈晓群 《环境导报》2003,(14):35-35
游戏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沙池建构游戏中可根据当前存在的环境恶化情况,精心挑选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主动地去关注身边生存的环境。以沙池建构的游戏内容为载体,关注环境碧波荡漾,关于水资源春游后,我让孩子们在沙池中表现太湖的美景,有孩子问:“老师,漂在太湖水面上的绿色东西是什么呀?”我告诉孩子:“那是蓝藻。”“蓝藻又是什么呢?我还闻到水中有味道呢。”孩子睁着天真的眼睛问。我知道这是对孩子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时机,我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给他们解释:蓝藻是一种隐花植物,它能污染我们的水源,使水发黑发臭,影响…  相似文献   

15.
游戏活动是幼儿期高度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但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幼儿喜欢在游戏中实现在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愿望。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游戏中反映出来,让幼儿独立设计游戏,自己选择角色,按自己的愿望和需要自主地塑造生活,反映出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使他们的创作欲望得到满足。教师可通过拓展材料、拓展指导方法、拓展内容形式三个方面拓展幼儿园构建游戏。  相似文献   

16.
<正>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人通过感觉器官有目的地认识周围世界的心理过程。发展良好的观察力,可以使孩子认识世界,帮助他们在周围的环境中认准目标,对孩子的整个智力发展及个性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首先,要提高孩子的观察兴趣。兴趣是孩子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能够吸引孩子观察的事物和现象,往往是孩子感兴趣的。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不要强迫  相似文献   

17.
<正>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将一些数学的知识概念通过"区域"这个平台隐含在幼儿的活动之中,通过让幼儿主动操作、积极思考、探索发现,获得一定的感性知识和经验,从而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教师也从"教"孩子学数学变成让孩子"玩"数学,使他们从入园之初就与数学交上了朋友,体验到与数学交朋友的快乐和有趣。一、创设与幼儿数学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活动区域内容1.内容要有趣味性小班幼儿的数学学习是一种准备性的学习,这是他们初步接  相似文献   

18.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指出了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方式。然而,在平时的游戏组织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游戏活动,也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游戏活动。陈鹤琴曾说:"儿童了解儿童的程度比成人所了解的更为深刻。""儿童鼓励儿童的效果比成人所能获得的更为巨大。"这指出了幼儿之间的互动影响对其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应积极创设一种自然、宽松、便于幼儿相互交往的空间,来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本学期,我们以自主游戏场所——"嘟嘟城"为载体,  相似文献   

19.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要达到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享受资源由于幼儿喜欢色彩鲜艳、造型新颖、声音优美的东西,所以,电视广播、音像等就成为绝妙的感受综合艺术美的媒介。观看电视等已成为现代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享受之物。那么,教师何不利用电视等的声、光、色彩、造型等来对幼儿进行综合的艺术熏陶呢?例如:每次播放动画片的片头曲和片尾曲时,教师带着孩子随音乐节拍自由舞蹈,也可以让孩子即兴发挥,教师在一旁跟着学,这样孩子的表现欲得到满足,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当然,幼儿还处于视觉器官的发育期,教师还应注意控制幼儿观看电视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不同年龄幼儿的角色游戏有不同的特点和水平,它对促进儿童发展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在宽松、自主的环境中,游戏情节逐步丰富了,孩子在游戏中轮流、分享、协商、互助、合作游戏行为出现了,角色游戏的质量也逐步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