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17(2):27-27
5月22日是第1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降低气候变化造成的风险和损失。  相似文献   

2.
前言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这是1996年8月21日-24日在乌鲁木齐新疆科技馆召开的“中国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学术会议”提出的会议口号。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已有包括我国在内的17O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  相似文献   

3.
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在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它形成了一个生命网,我们人类是这个生命网上的组成部分,并依赖它生存。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当时的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200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5月22日定为生物多样性国际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举行大规模的纪念活动。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本刊整理出部分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2008,(5):56-56
2008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普及和宣传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更好地开展,5月16日,环境保护部生态司在北京植物园举办了生物多样性日知识培训班,媒体记者以及部分高校学术会负责人共计40余人参加了这次培训。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09,(6):33-34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等主办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纪念大会召开。今年的主题是“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外来入侵物种”,会议为我们展示了生物多样性之美,并呼吁人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环境备忘录     
《环境教育》2006,(5):27-27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2006年,联合国将其确定为“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作为响应,生物多样性公约宣布今年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将以“保护干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为主题。占地球陆地面积47%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还生活着大约2亿人口。由于人类农  相似文献   

7.
《绿叶》2021,(4)
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0月8日发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白皮书介绍,中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相似文献   

8.
周围 《环境教育》2008,(5):53-54
生物多样性日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每年都会提出一个主题,表明生物多样性与全球热点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蔡蕾 《环境教育》2007,(5):12-17
为提高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加强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教育,联合国大会宣布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07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命始终需要应对不断变化的气候。适应新的温度和降雨模式一直是生物进化演变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的影响力,我们今天看到的动植物物种正是这种进化进程的结果。但是,若干原因使得动植物适应当前全球变暖现象的能力降低,气候变化已成为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且预计在今后的几十年中,将越来越成为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如果将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的威胁一起综合考虑,将为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环保知识     
联合国环境署于1988年11月召开生物多样性特设专家工作组会议,探讨一项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的必要性。1989年5月建立了技术和法律特设专家工作组,拟订一个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律文书。到1991年2月,该特设工作组被称为政府间谈判委员会。1992年5月内罗毕会议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协议文本》,《公约》于1992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开放签宇,并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缔约国第一次会议1994年11月在巴哈马召开,会议建议12月29日即《公约》生效的日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994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第49/119号决议案宣布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同时,联大敦促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从各个方面采取必要措施,以期确保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的连续如期举行。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5月21日,来自东亚、南亚和东南亚17个国家的180余名代表参加了在中国青岛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南南合作和城市生物多样性亚洲区域研讨班暨"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纪念活动。在新修订的环保法刚刚与公众见面并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12.
景观生态学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生物多样性应包括群落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应采用区域景观保护战略。  相似文献   

13.
青海生物多样性信息及其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智萍  杨帆 《青海环境》2002,12(3):113-115
生物多样性监测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现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策,必须以充分、准确的信息为依据。监测对象与时间空间尺度的确定,以及指示物种的选择,应是生物多样性监测过程中予以充分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2012,(7):80-80
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 L992年12月2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为了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根据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建议,199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议案,决定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了更好地开展宣传纪念活动,根据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建议,联合国的大会通过决议,从2001年起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这一天是《生物多样性公约》案文通过的日期。  相似文献   

15.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特点,强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迫切性,阐明了生物多样性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维护和改善人类生态系统的平衡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就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以下几方面作一介绍。一、生物多样性是维系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在自然界中,各种生态系统都是处在一个不断演化的动态平衡过程中,生态系统之所以能保持这种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是因为其自身的结构产生了一种内部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的大小有赖于系统结构中生物成分的多样性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途径的复杂性。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分布状况,它…  相似文献   

17.
生物物种是否丰富.生态系统类型是否齐全.遗传物质的野生亲缘种类多少.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在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正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中国既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更是生物多样性遭受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国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把每年的5月22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其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生物资源开发成果的公平享用。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物种正在遭到破坏,一个个悲剧正在上演。  相似文献   

19.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物多样性有限,但珍稀、特有种类较多;绝大多数植物群落的生存,制约于沙漠中的水分状况;其生态系统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人为活动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的根本原因;诸大河中下游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性、危害性和生物种类的贫乏性,决定了该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较一般地区更加重要;它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并实行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维波 《四川环境》1995,14(4):32-37
在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斟前失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二者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同一重大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即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物质保障。虽然生物多样性丧失这一问题产生于经济发展,但是也必然会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