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超滤-纳滤、超滤-反渗透2种膜集成工艺对印染废水二级生物法的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比较2种不同材料和结构的超滤膜预处理的效果,并研究了纳滤和反渗透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纳滤和反渗透预处理的有效手段,超滤能有效去除部分COD.PES超滤膜综合性能较PVC超滤膜好;在深度脱盐方面,与反渗透膜相比纳滤膜在较...  相似文献   

2.
本方法主要研究滤膜法在实际监测工作中的可行性,利用实际水样对滤膜法与发酵法的监测结果进行比对,并对滤膜法的重复性和准确度进行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大气中活性有机微粒的研究在近廿年来已引起广泛的重视.微生物是活性有机微粒的主要组成部分.采集空气微生物的方法也是近年研究的重点.由于自然落下法较古老且无定量意义,而滤膜法及液体冲击法的操作手续又较繁琐,故目前国际上实用的仍属各种类型的固体撞击法仪器.由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研制,天津河北区曙光环保仪器厂试产的THK-201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于1987年2月10日在天  相似文献   

4.
压力、回收率、p H值、温度对NF90纳滤膜去除酸性模拟含硼废水中的硼有较大影响。结果表明,在压力一定时,除硼率随回收率的升高而降低,回收率一定时,除硼率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p H在3~5时,除硼率随p H值升高而降低;温度的升高将使除硼率下降。在本实验条件下,NF90纳滤膜除硼率为20%~40%,采用NF90纳滤膜方法除硼还需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处理。  相似文献   

5.
对原子荧光法测定大气PM2.5中汞、砷、硒等重金属元素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最佳采样滤膜材质为石英纤维滤膜;样品在前处理完成后还原剂硫脲的加入使测定方法更准确;对电热板消解法、沸水浴法和微波消解法3种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试验,得出沸水浴法同时测定汞、砷、硒等5种重金属元素加标回收率最好,为94.5%~105.0%。该方法精密度较高,相对标准偏差在1.43%~4.70%,同时具有设备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沈志群  李丽 《重庆环境科学》1994,16(5):55-56,61
滤膜法测定水体中总不可滤残渣沈志群,李丽(江苏省南通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南通)前言总不可滤残渣(悬浮物)的测定主要采用滤纸过滤法和滤膜抽滤法,前法手续烦琐,特别是样品达到恒重时间长,导致整个分析周期较长。目前国内外已采用孔径为0.45um滤膜作为分离可滤...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氡与人体健康关系认识的加深,氡的危害及其水平调查,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氡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双滤膜法与闪烁室法已被推荐用于全国居室内外氡的调查。一、实验部分 (一)双滤膜法 1.镭源由英国放化中心生产的镭粉配制。 2.仪器及测量方法双滤膜采样筒的结构、尺寸,采样测量方法参照文献(孟文斌,辐射防护,5(5),339(1985)]。按下式计算K值:  相似文献   

8.
几种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粪大肠菌群作为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其在地表水水质监测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采取精确、快速的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对控制流行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为此对应用多管发酵法、滤膜法、快速检测法(纸片法)、酶底物法检测粪大肠菌群的优缺点作了对比研究。得出了快速检测法(纸片法)、酶底物法有较准确、快速等方法特性,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TEA滤膜法测定大气中的二氧化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氮是环境大气中的一种主要污染物,经典的化学分析法采用Griess-Saltyman法,一般用于瞬时采样。瞬时采样需使用采样仪器,且耗费人力,加之气象条件的影响,测定结果往往有局限性。本文介绍的滤膜采样法,样品制备简便,费用低,灵敏度高,不需仪器设备,可以同时在不同地点采样,是大气环境中测定二氧化氮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监测分析实践中发现,按照国家标准《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 11901-89)的"6.步骤、6.1滤膜准备"的顺序进行测试时,即"先对滤膜进行恒重,再将恒重后的滤膜以蒸馏水湿润滤膜,并不断吸滤。"发现测定较为清洁的水样经常出现负值现象。通过实验研究提出悬浮物测定的质量控制要求:(1)滤膜准备应采用"先吸滤,后恒重";(2)选择质量好的滤膜,即经过"一次吸滤"就可以达到恒重要求的滤膜;(3)滤膜恒重时与称量瓶一起进行称量恒重,可以减小误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悬浮物测定中因滤膜所含水溶物性物质而造成的负误差影响。对滤膜使用浸泡-抽洗的方法进行预处理,空白测定值在±2mg/L之间,地表水和废水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8%和0.03%。浸泡-抽洗的预处理法方便简单,取得明显的效果,解决了滤膜造成的负误差问题。  相似文献   

12.
黄伏水 《环境工程》1991,9(6):45-47
<正> 重量法是一种最常见的测定空气中总悬浮微粒的方法,该法具有准确性高,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等优点。因此,世界各国都把重量法列为标准方法,我国也以重量法作为测定总悬浮微粒的统一标准方法。重量法测定是抽取已知体积的空气样品,通过已恒重的滤膜,悬浮微粒被阻留在  相似文献   

13.
啤酒废水含多种污染物,是一种较难治理的污水。在国外发达国家采用生化法结合过滤膜技术,已能很好地处理啤酒废水,但是处理费用高昂,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很难承担的。目前我国大多数啤酒厂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二次曝  相似文献   

14.
日本武藏工业大学绫日出教授的研究室,正在着手通过膜分离生物反应,进行污水处理的研究,并已证实采用这种处理法可以完全不发生剩余污泥。由于膜分离生物反应使用的是超微过滤膜和精密过滤膜,因而可得到极清澈的处理水。  相似文献   

15.
影响悬浮颗粒物吸收系数测量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余小龙  沈芳  张晋芳 《环境科学》2013,34(5):1745-1753
水体悬浮颗粒物吸收系数是水色遥感研究中的关键参数之一,为研究不同因素对吸收系数测量结果的影响,分别采用透射法(T法)、透射反射法(T-R法)和吸收法(A法)测量颗粒物吸收系数.结果表明,A法在测量悬浮颗粒物吸收系数时受滤膜差异性、滤膜含水量以及滤膜颗粒物分布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较小,测量精度较高.对不同测量方法的光程放大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测量方法,不同颗粒物富集量会有不同的光程放大因子.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求得A法、T法和T-R法的平均光程放大因子为4.01、2.32和2.20,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80和0.87.对于A法和T-R法,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方法计算光程放大因子可以提高测量精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95和0.94.对比各影响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平均相对误差发现,光程放大因子是颗粒物吸收系数测量最大的误差来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上海红光造纸厂产)样品的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Mn、Ni、Cr的回收率在95%以上;Fe的回收一般高于100%,这与滤膜的本底有关;Mn,Ni的灵敏度为0.05微克/毫升,Cr为0.5微克/毫升,Fe为0.1微克/毫升。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一种浮游植物快速浓缩固定方法——滤膜浓缩法的可靠性,采用“鲁戈氏液固定沉降法”和“滤膜浓缩法”同时鉴定了不同浮游植物浓度梯度水样,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鲁戈氏液固定沉降法与滤膜浓缩法整体上均鉴定出7门,32属,但不同梯度上滤膜浓缩法鉴定出的浮游植物种类较多.两种方法门水平上除裸藻门(P<0.05)外丰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属水平上相对丰度99%以内的浮游植物均无明显差异(P>0.05),即无论是门还是属水平上,滤膜浓缩法对浮游植物丰度的鉴定是可行的.采用两种方法得到的不同梯度下藻密度拟合方程斜率差异较小(P>0.05)且相关性显著(R2=0.958,P<0.01),但滤膜浓缩法鉴定出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更大.整体来看,滤膜浓缩法得到的藻类鉴定结果与鲁戈氏液固定沉降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正> 大肠菌群广泛存在于人畜粪便中,人们亦将它作为指示菌,检验水源是否受到人畜粪便污染。检验大肠群菌的方法,目前应用较多的有三步发酵法、滤膜法等,因为手续较繁,需要一些特制的器材,在野外及一般实验室条件很难开展。为了选择简便、快速检验大肠菌群的方法,本所流行病科曾对靛基质法进行了实验研究,以三步发酵法为对照,作了200份水样与冷饮的分析,P>0.05,无显著差异。现我们进一步用该法对野外水源进行调查,并同时用滤膜法作对照,进行现场观察,结果P>0.05,无显著差异,证明此法具有简  相似文献   

19.
聚醚砜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纳滤膜材料,具有耐热、耐压、耐燃、耐辐射、抗酸、抗氧化、抗溶剂、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文章重点介绍了相转化法、共混法、荷电法、复合法等聚醚砜纳滤膜制备方法,以及表面涂覆、材料共混等物理改性方法和膜材料本体改性、膜表面接枝改性等化学改性方法,阐述研究现状,并予以评价,同时提出探索新的制膜及改性方法,降低膜成本,提高制膜过程中的环境友好性,是聚醚砜纳滤膜制备及改性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石英砂表面活性滤膜去除地下水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石英砂滤料表面活性滤膜催化氧化地下水中氨氮的性能,采用已运行4年的中试石英砂滤柱,改变进水氨氮负荷并且长期持续过滤仅含氨氮的进水,考察该滤膜催化氧化氨氮的性能.结果表明:在进水氨氮浓度为0.8~1.3mg/L,水温为20~23℃,滤速为7m/h的试验条件下,滤料表面活性滤膜催化氧化氨氮的性能可长期保持稳定、高效;在溶解氧(DO)充足的条件下,氨氮的最大去除负荷为22.3g/(m3·h),且其与氨氮进水负荷正相关;氨氮的极限去除浓度受溶解氧的限制,且当DO不足时,滤速对溶解氧的消耗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