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以干化太湖淤泥为主要原料进行烧结制砖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仪器对干化淤泥和烧结制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太湖干化淤泥以二氧化硅和氧化铝为主要成分,干燥敏感性较低,塑性较高,适宜作为烧结制砖的主要原料.考察了不同的升温程序、烧结温度及粉煤灰配合比等因素对烧结制品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显微...  相似文献   

2.
以太湖淤泥和粉煤灰为原料,干燥后混合加湿搅拌,压制成40 mm×40 mm×40 mm的试样,经干燥后放入电阻炉中焙烧,测试分析了不同粉煤灰掺量和焙烧温度下淤泥烧结砖的吸水率、抗压强度、腐蚀性及重金属浸出等性能。结果表明:增加粉煤灰掺量,砖体吸水率增大,抗压强度降低;当粉煤灰掺量30%、烧结温度950℃时,淤泥烧结砖强度可达到13.6 MPa,满足国家承重墙(MU10)使用标准。砖体浸出液微偏碱性,但不具有腐蚀性,高温焙烧可使淤泥中重金属得到有效固化。  相似文献   

3.
将含砷污泥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焙烧制成建筑用砖,并对其样品进行抗压强度实验。研究出含砷污泥制砖的最佳比例是含砷污泥掺量占砖质量的10%,黏合剂Fe2O3掺量占砖质量的2%,探讨了利用含砷污泥制砖这一处置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污水排放量增大,随之造成污泥量急剧上升.污泥建材化利用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一个方式,处置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少,而且产出的建材制品生态环保,同时原料成本低,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文章就杭州余杭区市污水厂污泥制砖利用,进行可行性分析,并进行污泥烧结砖小试研究,为后续污泥建材化利用...  相似文献   

5.
将含砷污泥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焙烧制成建筑用砖,并对其样品进行抗压强度实验。研究出含砷污泥制砖的最佳比例是含砷污泥掺量占砖质量的10%,黏合剂Fe2O3掺量占砖质量的2%,探讨了利用含砷污泥制砖这一处置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电镀污泥与粘土混合制砖重金属浸出毒性实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电镀污泥与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红砖和青砖,并对其样品进行浸出实验,研究重金属的浸出状况及金属Cr的氧化还原规律,探讨利用电镀污泥制砖这一处置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污泥制砖     
废水处理厂的污泥带来诸多处置难题。通常,脱水污泥用土地回收或填埋法处置。然而,对于高度都市化的城市来说,因土地有限,采用填埋法处置污泥可能是不合适的焚烧或许是一种较好的处置方法,经焚烧处理后会产生相当多的污泥烟灰,这些烟灰必须用其它方法来处置。本文介绍了用干污泥和污泥烟灰作为制砖材料的研究结果。制砖时,能与粘土相混合的干污泥和污泥烟灰的最大百分数分别为40%和50%,砖的抗压强度从不含污泥时的87.2N/mm~2减少到含干污泥40%时的37.9N/mm~2和含污泥烟灰50%的69.4N/mm~2  相似文献   

8.
选择不同药剂对给水污泥进行化学调理,通过小试污泥比阻(SRF)初步确定出适宜于高压隔膜压滤过程的污泥调理方案,同时利用中试进行验证。旨在保证污泥高效脱水基础上实现脱滤液回用,以期为自来水厂污泥脱水工艺的选择提供建议。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氯化铁和PAC分别与石灰复配投加不仅可以将污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同时能够控制脱水后污泥的绝干量。对于所有中试试验,脱水过程中的脱滤液浊度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小于0.2 NTU,能够达到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10.
以水厂混合污泥为对象,采用流动电流为特征参数分析加药量和pH对污泥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的影响,探讨流动电流技术在污泥处理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污泥沉降性能方面,等电点处的投药量和pH值分别为8.9mg/L和7.25,实际最佳投药量和最佳pH为9.0mg/L和6.90.在污泥脱水方面,等电点处的投药量和pH值分别为25.0mg/L和9.25,实际最佳投药量和最佳pH为26.0mg/L和9.0.表明污泥调节的最佳投药量和最佳pH均处于流动电流值稍正的位置,可以用流动电流值作为单因子来控制污泥处理中的加药量,实现污泥加药的连续反馈控制.  相似文献   

11.
太湖底泥蓄积量估算及分布特征探讨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根据1997-1999年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太湖污泥淤泥平面和垂直分布特征,估算了太湖各湖区及不同泥厚的底泥淤积面积和蓄积量。结果表明:全湖有69.83%面积为污染淤泥所覆盖,厚度最大达5m以上,底泥总蓄积量为129.15亿m^3,全湖平均底泥厚底为0.82m。  相似文献   

12.
太湖大型水生植物的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太湖是我国的第三大浅水湖泊,其东、西太湖两部分的水体状况、水生植被差异甚大。西太湖大部分水域出现严重的藻型富营养化,许多水生植被消失,水质恶化;东太湖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沼生植物比例增大,湖泊沼泽化严重。针对东、西太湖的具体情况,参考国内外湖泊治理的经验,本文提出了对东、西太湖水生植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土工管袋充填过程的变化规律及脱水效果,在疏浚船舶和絮凝剂的配合下,通过对土工管袋首次充填过程及后续充填过程进行实验研究,筛选出了最佳的管袋种类、获得了充填过程管袋高度变化曲线、管袋利用效率、底泥脱水后含水率变化曲线以及充填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方法等技术指标,为土工管袋的工程化提供了指导,为管袋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技术集成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南太湖沉积物磷的释放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南太湖沉积物磷的释放与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上覆水的化学性质、沉积物-水系统的细菌总数及湖泊水动力对沉积物释磷影响最强烈、沉积物因有机物含量不同,导致总有机磷、总氮、有机硫、水溶性无机硫含量差异,明显影响着磷的释放。沉积物-水系统的细菌总数与沉积物的释磷量存在显著性相关,而某细菌数量与释磷量相关笥不显著。对有机质含量低的沉积物,上覆水的BOD,NH2-N浓度越高,磷的释放量越大。  相似文献   

15.
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演变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结合多年来对太湖的实地调查研究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综述太湖近几十年水体体富营养化演变趋势,其主要表现为N,P营养盐的增加,水华的频繁显发,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剧等,并就近期开展的太湖营养化及其防治的研究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Eutrophication status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Taihu Lak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water quality and eutrophication status of Taihu Lake in recent years are presented and the pollution trends are analyzed. It is shown that because of unreasonable industrial structures, pollution discharge per GDP is high within the Taihu basin, and the pollution discharge from point and non-point sources exceed the basin’s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Especially, excessive pollutants containing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re being discharged. Moreover, eutrophication may also result from internal pollution sources such as the release of nutrient elements from sediment. All these factors have resulted in the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of Taihu Lake. To solve this environmental problem, possible control strategies are summarized, including the control of internal pollution sources and inflow-river pollu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degraded lakeside zone ecosystem, clean water diversion, dredging, and manual algae removal.  相似文献   

17.
以浮游植物评价太湖春季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琪 《环境导报》2000,(2):32-35
通过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 ,对太湖春季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进行总评及分区评价。就太湖总体而论 ,藻量均值达 2 88× 1 0 6个细胞 /L ,硅藻指数 1 1 0 ,污染指示种占 58 8% ,各样点多以蓝藻 (微囊藻为主 )占优势 ,其分布频度达 1 0 0 % ,多度达 6 5 5% ,表明太湖受到中等程度的污染。与过去同期太湖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对比表明人为富营养化进程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18.
选取引江济太工程中长江来水进入太湖第一站的贡湖湾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年11月~2013年8月在贡湖湾的逐月野外调查,同时以湖心水域为参考,探讨引江济太对湖体N2O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贡湖湾N2O排放通量要显著高于湖心排放量,其N2O通量均值分别为6.9,2.1μmol/(m2·d),但在非引水期间2个湖区的N2O通量无显著差异.贡湖湾和湖心N2O通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均与水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因受外源来水的影响,贡湖湾N2O通量的温度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另外,2个湖区的N2O通量还与营养盐等因素有关.总体上,外源引水提高了贡湖湾N2O排放通量,但考虑到湖泊N2O通量受到内部和外部因子的综合协同影响,外源引水对湖泊N2O通量的具体调控机理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选取引江济太工程中长江来水进入太湖第一站的贡湖湾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年11月~2013年8月在贡湖湾的逐月野外调查,同时以湖心水域为参考,探讨引江济太对湖体N2O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贡湖湾N2O排放通量要显著高于湖心排放量,其N2O通量均值分别为6.9,2.1μmol/(m2·d),但在非引水期间2个湖区的N2O通量无显著差异.贡湖湾和湖心N2O通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均与水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因受外源来水的影响,贡湖湾N2O通量的温度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另外,2个湖区的N2O通量还与营养盐等因素有关.总体上,外源引水提高了贡湖湾N2O排放通量,但考虑到湖泊N2O通量受到内部和外部因子的综合协同影响,外源引水对湖泊N2O通量的具体调控机理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