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碱性印染工业废水在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中占相当的比例。例如仅四川全省纺织工业废水年排放量就达3700万吨,上海市200家纺织印染工厂每天排放印染废水达50万吨,大量印染废水排放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了各种处理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中,仅仅还是把印染废水作为一种有害环境的废物进行治理,没有考虑到如何开发利用碱性印染废水中所含有的大量NaOH、Na。CO。等碱性物质。如印染废水中的退浆、丝光、烧毛、煮炼、染色废水PH值都在12以上,含碱量达到每吨废水为8~12公斤,这样大量的Al业用碱达不到回收和…  相似文献   

2.
色泽鲜艳的花布是广大工农兵所欢迎的。但是,在印染过程中,为了使印花图案深浅分明,轮廓清晰,很多图案都需要用一种叫做快璜素黑的染料,并用重铬酸钾作氧化剂。而重铬酸钾中的六价铬离子毒性很大,对人体健康有危害,车间排出的印染废水中也有含量较高的六价铬离  相似文献   

3.
洪志豪 《环境》2000,(10):38-39
一、引言印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染料或涂料印制到织物上形成图案的方法,织物的印花也称织物的局部染色,但是印花加工与染色加工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一般而言,印花废水污染物浓度比染色废水高。印花加工有很多方法,主要有:直接印花、拔染印花、防染印花和防印印花等。东莞地区从八十年代开始,印染行业蓬勃发展,印染废水的处理问题也越来越紧迫。与一般印染企业不同的是,该地区印花厂规模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未经脱色处理的印染废水排入河流后,水体中鱼类和藻类的生长均受到明显的抑制和毒害作用。印染废水不但污染了环境,而且还会给人们带来不快的感觉。为了减轻污染,保护环境,必须对印染废水进行脱色处理。目前,国内外已采用的印染废水脱色方法较多,这些方法可归纳为五大类:①生物氧化法;②化学氧化法;③物理分离法;④物理化学处理法;⑤综合处理法。每一种  相似文献   

5.
印染废水的危害及源头治理举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纺织印染废水是一种水量大、色度高、温度高、组分复杂、水质变动范围大、pH变化大的有机废水.介绍了印染废水的来源及主要特征,指出了印染废水的存在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安全隐患.解决印染废水的高污染,要从源头治理做起,严格做好源头治理是解决印染废水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纺织业也随之发展,我国具有纺织技术较高且纺织工业面积大,纺织产量大等特色,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在纺织业废水排放中最严重的是印染水污染,它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构成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因此治理印染废水成为了我国甚至是全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染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其成分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对印染废水的治理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印染行业发展迅猛,其行业发展在提升其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印染废水色度较深且含有较多的有机物、盐、重金属等成分,如果处理不当或直接排放,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而印染废水若经高温蒸发也会对周围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对印染废水深度处理迫在眉睫。因此,强化印染废水处理技术,使印染废水达到处理排放标准,对部分污染废水进行回收再利用,已成我国环保领域重点研究的技术之一,也是印染行业提高竞争力、提质升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由于城市污水、工厂的有机废水、畜产废水等的排放,使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增加,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造成水体外观和水质的严重破坏,给饮用水源、水产业、工业和旅游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从工业发达国家看,虽然,它们为解决水体污染造成的环境问题,兴建了大批以二级生物处理为主的污水处理厂,使水体污染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它们很快就发现污水经二级生物处理,可减少大量污染物质,而对于湖泊、水库、内海、河口等水流缓慢、停留时间长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愈来愈严  相似文献   

9.
硫化染料回收再利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染废水具有硫化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大、成分复杂等特点,为难处理的工业废水。试验从回收印染废水中的有用物质硫化染料的角度出发,通过混凝沉定法使染料与水分离达到回收再利用的目的。结果表明,浓硫酸的用量为1mL/L,其回收率达到91.3%,回收后的染料染色率达98.2%。回收后的废水经进行一步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径流是由城市与工业区中降雨、融雪和冲洗水造成的,它已成为水污染源之一.大量的污染物随径流瞬息排放,给水体带来了危害,且常常超过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苏联经测定指出,在降雨后的一小时内,约有200公斤不溶性杂质、20公斤以上石油产品和50公斤以上有机化合物被冲离市区一公顷.以前,人们认为暴雨径流较为纯净,不须经过处理便可排入水体.因此,苏联的城  相似文献   

11.
印染废水组分复杂、毒性强,危害大,是目前较难处理也是急需处理的工业废水.农林废弃物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可通过吸附有效去除印染废水中的染料分子.介绍了未改性、物理以及化学改性后的农林废弃物吸附剂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对农林废弃物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加强农林废弃物吸附剂改性与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将是今后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印染工业园区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虹  付乐 《环境工程》2014,32(11):18-21
印染作为一个重要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水质复杂、难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推进印染工业园区建设是污染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GB 4287—201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印染废水需进行深度处理才可达标排放。在分析工业园区印染废水水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印染废水处理应进行全过程控制,深度处理中应实施多种工艺技术的组合。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是淀粉加工工业的重要原料,在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从而产生含高浓度有机物和悬浮物的废水,如不妥善处理而直接排放,将会严重影响周围水体的功能。马铃薯淀粉废水中含有大量泥砂、淀粉颗粒及高浓度有机物质,采用预处理方法降低这些物质的含量,对于后续工艺的运行十分关键。本文总结了在淀粉废水预处理中常用的技术方法,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面对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生活环境也不断被破坏和污染,于是,环境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在化工生产产生的污染物中,"三废"无疑是罪魁祸首。所谓"三废"指的是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这其中,化工废水的处理一直是人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化工生产会产生大量含有磷、氯、硫等有害元素的废水,如果这些废水不当排放会对纳污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在这些废水中,有机磷化工废水较为常见,高浓度的有机磷废水特别难处理,这就破坏了水系统的安全,给人们的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本文主要对有机磷化工废水的治理方法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5.
印染行业二种废碱液回收和利用方法沈来云绍兴县环保局管理科312000印染企业是用碱大户,不论是绦纶织物仿真丝生产工艺,还是棉布.T/C布炼漂生产工艺,都大量使甲液碱或固碱作为生产原材料。按常规生产方法,用碱量大,产生的含碱废水污染负荷高。治理难度大,...  相似文献   

16.
印制电路板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在本文中,对印制电路板废水的类别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当前治理印制电路板废水的工艺,对如何进行废水处理回收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用固定化细菌处理印染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正> 印染废水数量大、分布广、污染环境严重,印染废水中染料是生物难降解的化合物,多年来人们为寻找高效、稳定、经济的处理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常采用絮凝、电解、吸附和氧化等物理化学的方法,由于耗电量大,成本高,并具有二次污染,在我国也难于推广,国内目前处理印染废水多用活性污泥生化曝气工艺,处理效果不大理想,脱色效果难以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纺织印染业的蓬勃发展,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印染废水也给环境带来了较大影响。印染废水存在水量大、波动大、可生化性差、色度高等特点,含有大量的复杂化学物质,加强印染工业废水处理研究,提升处理效率,拓宽节水措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印染废水的污染与控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详细介绍了印染废水的污染源和印染废水的危害 ,提出了印染行业进行污染控制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电镀车间以及各类金属(或塑料)零件表面处理、印制板车间排放的废水,若不处理会给环境带来很大危害.例如从表面腐蚀、钝化、氧化、磷化及镀铜、镀镍、铍铅锡、镀金、镀银、镀锌、镀铬、镀合金等各种各样电镀、化学镀生产工序排出的漂洗废水,都含有浓度很高的酸、碱、有害重金属或有毒化学试剂,是不能不处理就排入下水道或地面水体的.为解决各类电镀废水污染,当前有众多的单项技术和综合治理技术,成百上千种成套处理设备供厂家选择:例如有为防止酸碱废水对管道工程及水环境有害影响的中和处理设备;有除去废水中铬、氰等剧毒污染物的电化学或化学氧化除氰、还原除铬设备,有可以回收有价值物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