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港口溢油全自动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油码头在卸油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的原油外泄,对码头及下风向水域的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在此石油码头必须安装溢油监测装置,一旦原油外泄,立即限出报警使操作人员采取措施,以制止和污染,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一种码头溢油全自动监测系统。成  相似文献   

2.
1.2 发生源的对策 (1)硫氧化物①进口低硫燃料扩大进口LNG、LPG等几乎不含硫的燃料及其低硫原油。②重油脱硫直接脱硫装置 12套 6.6万千升/日间接脱硫装置 29套 13.8万千升/日国内需用重油含硫量逐年下降,1968~1988年其含硫量平均百分率为1.08%。③排放烟气的脱硫烟气脱硫装置由1970年的10套,增加到1988年的1810套。  相似文献   

3.
对原油管道减阻剂加剂装置及加剂作业进行了风险辨识,对加剂装置的工艺及设备进行了安全分析,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方法对加剂作业进行了风险评估,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风险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延迟焦化装置冷,切焦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锦州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冷、切焦水分别处理循环使用的流程特点及运行情况。一、概述随着原油加工量的不断增长,原油变重,工业、生活所用燃料"以煤代油",其结果是重油产量逐年增加,而消耗则日渐下降。为解决重油出路,近年来已陆续建成并即将建设几套延迟焦化装置。  相似文献   

5.
化学消油剂处理海上溢油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前言 在海上油田的勘探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原油溢漏入海。为了消除溢油的污染,各国相继研究出多种办法处理海上溢油,其技术大体可分如下几类: 1.机械回收处理;包括各种类型的吸油器、撇油装置等,它们可直接把表层油和水吸到船上,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后回收。  相似文献   

6.
随着石化企业对节能、节水以及环保日益重视,蒸汽凝结水回收与利用无疑是节约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介绍了石化装置蒸汽凝结水的回收及利用方法,并对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蒸汽凝结水回用的必要性,采用复合膜技术处理凝结水,油、铁的含量可以完全达到中压锅炉的给水水质标准,可新增净节能效益1026万元/a,节水71.4×104t/a,节约标煤1.02×104t/a,节能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同时采用藻类一次培养和连续培养方法研究了胜利原油、渤海原油和油分散剂(Corexit9527)对四种藻的形态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油或原油中加入油分散剂存在时,三角褐指藻,角毛藻和杜氏盐藻的藻体变大,小球藻有聚集现象。在一次培养中四种藻都表现较强的抗油性,但原油中加入油分散剂后,原油对藻生长的影响发生变化,小球藻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在连续培养中除三角褐指藻在胜利原油慢性污染实验中其生长得到促进外,三角褐指藻和杜氏盐藻在其它慢性和急性污染实验中其生长都受到抑制。对藻类连续培养和一次培养二种方法进行比较,认为连续培养是一种实验室研究污染物质对藻类影响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运输原油的油轮,在卸油时利用部分原油作为清洗剂,通过洗舱机向卸完油的油舱舱壁及舱底喷射,以清除附着在油舱内壁及舱底的沉淀物,如沥青、蜡质、胶质和杂质等。使其重新溶解在原油中,随货油一起卸出。这种方法称为原油洗舱。这是目前认为洗舱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4月10日,在缅甸马德岛港,工作人员帮助卸油臂与油轮原油管口对接。运载14万吨原油的"苏伊士"型油轮10日在缅甸马德岛港开始卸油,中缅原油管道工程宣告正式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11.
The formation of water-in-crude oil emulsions occurs when crude oils are spired into sea. The water-in-crude oil emulsions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properties of the spilled crude oils and in turn influence the choices made relating to oil spill countermeasures. The water-in-crude oil emulsion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various techniques in this study. The environmental scanning dectron microscopy observation of water droplets in the emulsions is also presented. It is a powerful tool in emulsion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原油储罐腐蚀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孤东一号联原油储罐的腐蚀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介质因素腐蚀、焊缝腐蚀、冲刷磨损、自然外腐蚀是造成孤东一号联原油储罐腐蚀严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石油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口原油不断增加,船舶石油运输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给我国沿海水域生态环境及国家、人民财产和人身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分析影响中国海上石油运输污染防治管理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石油运输防污染管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加工含硫原油面临的环保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认为应提高原料和产品的脱硫能力 ,防止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  相似文献   

15.
船舶油运中油气污染,控制及石油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甲斌 《交通环保》2001,22(1):15-18
船舶装卸运输石油时,油气蒸发是船舶大气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它不仅损失大量货油,也对船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试验表明, 油气蒸发过程随油种不同。蒸发速率差别较大,第一类如工业汽油、煤油,初始发量高达每小时5%-10%,第一天蒸发逸散量可在50%,第二类如柴油、原油也有较大蒸发速率,第一天的蒸发量可达3%-11%,第三类蒸发量较小,如机油、重油、渣油等。第一天蒸发量仅约0.5%以下,但蒸发衰减不快。前两类油种蒸发衰减较快。油气蒸发过程也与环境温度、风速有关。文中最后讨论了控制油气蒸发造成污染的3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CCN) measurements are reported, taken on smoke aerosol particle samples generated from the combustion of small quantities of high- and low-sulfur crude oils. The smoke samples were stored in 6 m3 aging bags, and were analyzed over aging times of more than 50 h. Up to 58% of the high-sulfur crude oil smoke particles were found to be active as CCN at water supersaturation of 1% or less, while 20% were active in the low-sulfur case. Ion chromatography data show the presence of small quantities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unds which may be the cause of the CCN activity. The low-sulfur crude oil smoke particles were mixed with wood smoke particles, to see if the resulting aggregates are active as CCN.  相似文献   

17.
原油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原油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测得了吸附常数,给出了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Linear吸附关系可较好地描述原油在土壤中的吸附状况;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原油的吸附量;其解吸行为则明显受到溶液pH的影响,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有助于原油解吸。  相似文献   

18.
一株丝状蓝藻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原油耐受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石油污染的港口水域分离筛选到一株丝状蓝藻GH1,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为颤藻.从生长情况和抗氧化酶活性方面研究了这株颤藻对原油的耐受性.在0~20d培养过程中,原油培养条件下GH1的叶绿素增长更快,第7天即达到生长稳定期;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原油样品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始终要显著高于空白样.在0~1%体积浓度范围内,第7天测定原油样品中颤藻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样.对抗氧化酶系统而言,在原油培养条件下,培养初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uperoxide Dismutase)和过氧化氢酶CAT(Catalase)活性显著高于空白样,随着培养时间增加,SOD和CAT活性呈下降趋势,而过氧化物酶POD(Peroxidase)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低浓度原油能刺激3种抗氧化酶活性都升高,高浓度原油对SOD和CAT活性有抑制作用,但POD活性仍能随原油浓度增加而升高.在原油中毒性物质的胁迫下,POD与SOD、CAT的响应表现为互补的变化趋势,3种酶共同防御作用是颤藻GH1耐受原油胁迫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海洋溢油事故频发,增加了溢油污染对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态系统的暴露风险.为阐明海洋溢油事故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以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为受试生物,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海水原油溶液对双齿围沙蚕的急性毒性效应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的死亡率与海水中原油暴露浓度呈正相关,暴露24、48及72 h的LC50(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3.08、9.80和8.37 g/L;暴露72 h后,双齿围沙蚕组织液中MDA(丙二醛)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0 g/L暴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且随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升高;GST(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的活性被显著诱导,且随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升高;0.1 g/L原油暴露下,CAT(过氧化氢酶)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被显著诱导,当暴露浓度达到0.5 g/L时,CAT的诱导程度减弱,而SOD则受到抑制.研究显示,海水中的原油对双齿围沙蚕具有显著急性毒性效应,且0.1 g/L的原油暴露即可导致双齿围沙蚕产生脂质过氧化,脂质过氧化程度随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0.1 g/L原油暴露能显著诱导双齿围沙蚕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且随着海水中原油暴露浓度的增加,GST的诱导程度增强,CAT的诱导程度减弱,SOD的活性则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