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湖南某氟化盐厂排放的酸性高氟废水为研究对象,提出Ca Cl2-PAC处理酸性高氟废水新工艺,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比了晶种添加前后对除氟效果、沉渣含水率的影响及沉渣中氟化钙的纯度;结果表明:在钙盐沉淀阶段,p H≈9,n(Ca/F)=0.75,搅拌45 min、沉降90 min;在絮凝沉淀阶段,p H≈7.5,PAC投加量为350 mg/L,最后出水氟离子浓度可降至10 mg/L以下,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在钙盐沉淀阶段按照10 g/L添加大颗粒氟化钙后,氟去除率进一步提高,处理后所得的沉渣氟化钙纯度可达到85%,沉渣含水率较晶种添加前降低20%,有利于实现高效除氟和氟化钙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2.
以养猪废水厌氧消化液为对象,通过批次实验比较曝气与投加Na OH 2种方式调节废水p H值对磷回收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流化床反应器探讨Na OH调节条件下进水流量对氮磷回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曝气可促使p H值在1 h内迅速升高至8.6;随着曝气时间不断延长,p H值缓慢增长,至12 h达9.1~9.2,此时正磷酸盐(PO3-4-P)回收率达87.25%。投加Na OH调节最佳p H值为9.5,PO3-4-P回收率为85.67%。容积为100 L的搅拌-上向流反应器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流量分别为50、100和150 L/h,在100 L/h流量条件下达到最优,PO3-4-P回收率为80.22%。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及能谱仪(SEM-EDS)对沉淀产物进行表征,可知沉淀产物中含有磷酸铵镁(MAP)和Ca CO3。  相似文献   

3.
混凝法去除城市生活污水中抗性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l)和聚合硫酸铁(PFS)混凝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格栅出水和二级出水),考察混凝剂投加量、p H值对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去除率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ACl和PFS投加量的增加,污水中目标基因的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在p H 3~10的范围内,PACl对目标基因的去除效果随p H值的增加而降低,PFS对目标基因的去除随着p H值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对于格栅出水,PACl和PFS的最佳投加量为400 mg/L,基因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33~2.97 log和0.98~2.11 log,对于二级出水,PACl和PFS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00 mg/L和150 mg/L,基因的去除率分别为1.85~2.64log、1.81~2.46 log;混凝去除最优p H条件分别为p H=3(投加PACl)及p H=5~6(投加PFS)。PACl的处理效果优于PFS。  相似文献   

4.
曝气吹脱法用于牛场沼液污染物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吹脱是一种有效的污水脱氮处理技术,其中曝气吹脱法又简单易行。为了探究曝气吹脱法用于牛场沼液污染物去除的最优条件,实验研究了温度、曝气量、初始p H等参数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投加Ca(OH)2及曝气吹脱对COD、TP的去除作用。结果显示:温度、曝气量是影响氨氮去除效果的关键因素,30℃、4 000曝气量条件下氨氮去除率最高;由于沼液本身p H会受吹脱影响升高,因此,调节初始p H在8~9.5范围内对氨氮去除效果无显著影响;Ca(OH)_2能去除少量COD及TP,吹脱也能对COD去除有一定影响,投加7.7 g/L Ca(OH)_2吹脱后,沼液COD、TP去除率分别为9.7%、14.8%。最优条件30℃、4 000曝气量下,不加Ca(OH)2吹脱能得到70%以上的的氨氮去除率。一般情况下建议不加Ca(OH)_2进行沼液氨吹脱。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氯处理矿山含氰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采用二氧化氯 ( Cl O2 )作为矿山含氰废水处理剂 ,含氰废水在 p H 8.5~ 11.5之间 ,Cl O2 /CN- ≥ 3 (质量比 )的条件下 ,搅拌反应 3 0 min后 ,氰化物去除率达 99%以上 ,p H<9,CN- <0 .5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实验表明 ,利用 Cl O2 的强氧化性处理矿山含氰废水 ,具有投药量少、使用便捷、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且处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次氯酸盐处理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微生物絮凝剂M-C11处理高岭土悬浊液的过程参数进行优化,选取中心复合实验设计(CCD),以p H、M-C11投加量和Ca Cl2投加量等因素为自变量,以处理后的高岭土悬浊液絮凝率(Fr)为响应值,并借助扫描电镜对絮凝剂的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M-C11可显著改善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性能,且选取的3种单因素水平均可影响絮凝剂活性。经多元回归拟合分析,在M-C11投加量为2.56 m L,Ca Cl2投加量为0.37 g/L的最优条件下,微生物絮凝活性实验值可达92.37%,接近模型预测值(92.30%)。Ca Cl2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高于M-C11投加量(PCa Cl2相似文献   

7.
利用Fenton试剂对水中盐酸四环素(TC)氧化降解,考察H_2O_2/Fe~(2+)(摩尔比)、Fenton试剂投加量、溶液p H值对盐酸四环素去除的影响,研究了盐酸四环素降解过程及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初始浓度为0.10 mmol·L~(-1)的盐酸四环素,最优反应条件为p H值3.0,H_2O_2/Fe~(2+)=10∶1(物质的量之比),H_2O_2施加量1.58 mmol·L~(-1)。在该条件下反应60 min,盐酸四环素降解率达88.47%,对应TOC去除率为18.48%;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结果表明氧化过程中盐酸四环素的共轭结构被首先破坏;分别采用一级和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反应过程遵循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造纸中段废水的混凝-臭氧氧化深度处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就混凝-臭氧氧化组合工艺对造纸中段废水生物处理出水的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a(OH)2对废水色度、TOC、COD和254 nm的紫外吸收值(UV254)的去除效果均优于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PAC/PAM);Ca(OH)2-O3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也优于PAC/PAM-O3工艺.当Ca(OH)2投加量为1 g/L、臭氧投加量为50 mg/L时,废水色度降低至10倍以下,COD小于150 mg/L.经Ca(OH)2混凝处理后,相对分子量在0.5~1.0 ku和10.0 ku以上的有机物显著减少;进一步臭氧氧化处理后,除0.5 ~1.0 ku范围的有机物大幅度增加外,其余分子量有机物显著减少.由于对色度贡献很大的大分子量物质的去除,废水的色度显著下降直至无色.  相似文献   

9.
含镍电镀废水中酒石酸的存在,使得废水中总镍无法通过化学沉淀法去除,无法满足达标排放要求。采用UV/H_2O_2光降解法处理酒石酸镍体系废水,考察了不同反应p H值、过氧化氢投加量、光照时间对酒石酸镍体系络合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UV/H_2O_2法对酒石酸镍体系废水有很好的协同处理效果,光降解过程呈拟一级动力学过程;优化的酒石酸镍废水处理工艺为反应p H值3.0,30%过氧化氢投加量2 m L·L~(-1),15 W功率紫外灯光照下反应120 min,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采用化学沉淀法去除水中镍,处理后电镀废水中总镍可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0.5 mg·L~(-1)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超重力场中,研究了硝基苯模拟废水的臭氧/双氧水(O3/H2O2)法处理效果,考察了超重力因子β、H2O2浓度、初始p H、液体流量及处理时间等因素对硝基苯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硝基苯去除率随超重力因子β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而随H2O2浓度、初始p H和液体流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硝基苯初始浓度300 mg/L,工艺条件β=80、p H=10.0、臭氧质量浓度约为40 mg/L、H2O2浓度为4.9 mmol/L、液体流量为120 L/h时,循环处理35 min硝基苯去除率可达96.7%。处理时间60 min后,废水中硝基苯含量1.4 mg/L,COD为39 mg/L,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 8978-1996)。在此条件下,硝基苯的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