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国地震科技期刊自六十年代以来,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目前经国家科委和国家地震局统一整顿批准的全国公开期刊近二十种,内部出版期刊十数种,已初步形成体系。它们在为繁荣地震科技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期刊编辑有着自身的特点,如在组织形式上,各编辑单位既隶属于主办单位,又有一定的社会独立地位,可以单独进行各种业务活动。但长期以来,地震科技期刊编辑不象其它专  相似文献   

2.
全国地震科技期刊编辑学术交流研讨会于 4月 1 0日~ 1 2日在江苏扬州召开。 1 5家编辑部共 2 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由《自然灾害学报》、《地震学刊》、《山西地震》和《世界地震译丛》等编辑部联合倡议组织 ,旨在探讨编辑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寻求科技期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与发展之路 ,研讨 2 1世纪科技期刊发展趋势与规律等。会上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学技术杂志社介绍了他们走科技期刊产业化道路的成功经验 ,《世界地震译丛》编辑部就科技期刊界如何迎接中国加入世界经贸组织后的挑战作了发言 ,代表们还…  相似文献   

3.
《防灾博览》2015,(3):6
2015年5月7—8日,2015年全国地震科技工作研讨会在广州市召开。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司司长胡春峰主持。会议首先传达了2015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全国地震局长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了近期地震科技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讨论地震科技改革与发展方向,并部署了地震科技重点任务。赵和平在讲话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了现代科技对科技期刊的影响以及科技期刊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科技期刊要主动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科技期刊编辑要及时了解科技发展,培养和树立信息意识,掌握电子编辑手段与技能,早作“转岗”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对编辑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由中科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全国首届地气耦合(地气相互作用)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9月3日至12日在兰州召开。大会共收到论文50余篇,内容涉及气象、地震、天文等多种学科。会议期间,40多位专家、教授、学者及年青有为的科技工作者,就地气耦合研究的概况、地气耦合模式、地气耦合研究的模式、土壤对地气耦合的作用、人类活动在地气相互影响过程中的作用。地气与地震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加入WTO后 ,地震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论述了地震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 5种构想 :(1)调整和优化地震科技期刊 ;(2 )提高科技论文质量 ;(3)办好英文科技期刊 ;(4 )编委、作者队伍国际化 ;(5 )加快期刊上网 ,使更多的地震期刊进入国际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7.
<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和防灾减灾救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总结"十二五"地震科技进展,交流典型经验,部署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工作,6月7-8日,由中国地震局、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宣读了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并  相似文献   

8.
《防灾博览》2014,(2):7-7
正2014年3月27-28日,第六届粤港澳地区地震科技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香港天文台、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防灾科技学院、广东省地震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4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促进三地地震科技合作、共同提高地震科技水平和地震  相似文献   

9.
序言     
<正> 地震电磁辐射现象是孕震进入短临阶段的重要信息,利用这种信息进行短临预报的探索,在我国已进行了十几年。近几年来,这种方法受到国内外地震研究单位与预报部门的重视,并寄予厚望。1990年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与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在江苏省无锡市共同主持召开了“全国地震短临预报新方法研讨会”,会上交流了近几年来各单位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深入研究与推向实用的若干建议。两年来,我国从事地震电磁辐射观测与  相似文献   

10.
《防灾博览》2014,(3):6-6
4月24-25日,2014年全国地震科技工作会议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中国地震局副局长赵和平在会议上充分肯定了近两年地震科技发展取得的成绩,从国家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做出的重要部署、  相似文献   

11.
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地震局、科技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地震科技大会于2007年8月23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地震科技发展史上一次重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地震系统各单位负责人,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及计划单列市代表和各企事业、大专院校代表.  相似文献   

12.
<正> “地震学刊”是综合性地震科技季刊,由“地震学刊”编委会主办。本刊以报导和交流华东地区(包括江苏、山东、安徽、湖北、河南、浙江省和上海市)的地震科技成果和学术论文为主。它将为这一地区地震工作者提供地震科技交流的园地。同时欢迎从事本区工作的区外地震工作者为本刊积极撰稿,对于地震科技的一般性论文(如理论性、方法性及科普性  相似文献   

13.
2017年6月7日,中国地震局、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决定实施"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智慧服务"四大科技创新工程,目标是把我国建成地震科技强国.其中"透明地壳"计划是以"地下清楚"为目标,计划用10年的努力,发展新一代观测技术,完成重点地区地下...  相似文献   

14.
《防灾博览》2014,(1):7-7
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地震局1月17日在北京举行全国地震系统表彰大会。国家公务员局副局长吴云华在会上宣读了《关于表彰全周地震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全国地震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每5年开展一次,按照自下而上、逐级推荐、差额评选、民主择优的方式进行。此次共表彰20个先进集体和15名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是地震多发、受灾较为严重的国家,防震减灾工作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几代地震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和地震应急救援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就。而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阳春三月,桃花盛开。2004年4月.由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地震分会发起,中国地震局离退休办公室、中国地震局宣教中心共同主办的全国地震系统老年书法美术展在桃花争艳的地方——北京香山中国地震科普馆举办,这是我国防震减灾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及老科协地震分会的一件盛事。  相似文献   

17.
<正> 1985年10月18日至26日,来自全国地质、石油、地震、冶金、煤炭、建材、中国科学院及地质院校等六十多个部门的一百六十余名代表在宁召开了全国推覆构造及区域构造研讨会,以此隆重纪念《宁镇山脉地质》发表50周年。这次会议是在著名构造地质学家马杏垣教授倡议下,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石油学会地质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学报》、《地震》和《地震地质》4种地震科技期刊2000~2001年所发表论文作者状况的调查统计,从6个方面对地震科研工作者的状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就统计中发现的问题对地震科技期刊的规范化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减灾短讯     
《防灾博览》暨全国地震系统报刊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为进一步提高《防灾博览》及全国地震系统报刊质量,围绕全面贯彻落实防震减灾会议精神,《防灾博览》暨全国地震系统报刊工作研讨会于2005年12月 14-16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刘玉辰,震害防御司司长卢寿德,中国地  相似文献   

20.
湖北防震减灾工作在中国地震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40年的艰苦奋斗和几代地震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几经优化调整,已形成布局合理、基础扎实、学科齐全、实力雄厚、职责明确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 40年来,湖北省地震工作者创造过我国地震事业发展史上多个第一,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和地震科学的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的奠基石作用。1956年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国家在湖北建立了武汉地球物理观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