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镜头     
《世界环境》2014,(5):10-11
<正>黑龙江三江平原富锦湿地鸟类的"快乐天堂"摄于2014年8月20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上的富锦湿地自然保护区,一群白骨顶鸡在富锦湿地自然保护区戏水。保护区是候鸟重要的迁徙繁殖地。关注湿地,保护生态黑龙江哈尔滨金河湾湿地湿地和城市和谐共生摄于2014年8月31日,蓝天下哈尔滨金河湾湿地公园里的荻草。松花江湿地拥有原生态多样性城市湿地,总长度123公里,规划区面积约1080平方公里,湿地美景与现代化城市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
湿地是人类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湿地更是生态系统保护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通过对湿地的功能、生态学意义,以及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现状的阐述,对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有效措施———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原则和生态保护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大规模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丰富的自然生物多样性中主要的居住环境和人文景观、水质、水净化、防洪,同时保持生态系统,如气候变化,不能被其他生态功能取代。本文介绍了湿地保护对策和湿地生态恢复技术,并提出为了实现人与自然而和谐均衡发展,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改善生态状况的湿地主要研究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湿地是一种地球上的重要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通常是指由天然形成或者人工造成的常年积水、土壤湿润的土地。湿地中存在着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动物和植物,与森林和海洋并列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本文将介绍人工湿地的含义,阐述人工湿地的去污原理,并列举几种人工湿地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2014,(8):14
正今年是我国加入《湿地公约》22周年,湿地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我国对湿地的保护与管理,在重视程度上,还不足以与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要求相匹配,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湿地仍是最脆弱、最容易遭到侵占和破坏的生态系统。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我国有限湿地资源的保护,已是当务之急。要不断完善湿地保护规划,强化立法与考核,改变目前我国湿地保护零碎、分散的局面,在制度上规范湿地管理行为;理顺各方利益关系,平衡湿地保护与开发,妥善处理好  相似文献   

6.
王小龙 《沿海环境》2000,(11):24-25
在长江中下游,江西省北部,鄱阳湖西汊,每年10月到翌年3月,水落滩 出,各种形状的湖星罗棋布,草洲湿地碧绿一片,鱼虾螺蚌丰富,水草野花飘香,美丽的水乡泽国风光,吸引了大批来自内蒙古、东北沼泽和西伯利亚荒野的珍禽候鸟来此越冬.在这足以容纳数百万计珍禽候鸟栖息的广阔水面上,有无比壮观的`天鹅湖',更有令人叹为观止的`鹤长城'.这是世界鸟类专家和中外游客心驰神往的`人间仙境'和旅游胜地.这就是被世人誉为`珍禽王国'、`候鸟乐园'的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不仅是我国参加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一个重要湿地,又是湿地保护…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下横置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道难题.论文根据"REVIT杯盘锦红海滩湿地公园候鸟之家设计大赛"所提供的条件和要求,秉着实现高速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自然环境的原则,完成了盘锦红海滩湿地公园候鸟之家的筑内坏境、外环境、能源系统、水系统、材料选择等方面绿色策略的选择与应用.最终力求在人类活动需求与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永远保持绿色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系统介绍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认为今后相关研究应着重考虑: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天然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对水文、营养物质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变化或波动的响应机制,建立相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客观评价和系统认识天然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湿地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湿地与人类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休闲提供了多种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介绍了湿地构成、功能以及特点,并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分析了湿地的多重经济效益,提出了保护湿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全国八大淡水湖之一乌梁素海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境内,是全市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镜湖、润昇湖、纳林湖共同组成全市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湿地生态系统及其保护和利用——以鸭绿江口湿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鸭绿江口湿地为例,论述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并提出湿地保护和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区的湿地资源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洞庭湖区湿地类型、分布、湿地生态资源现状,指出了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保护对策,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长期以来,它的价值不为人们所知晓。松花江北岸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既保持着独立的自然属性,又与城市融为一体,是我国大城市中最大的城市湿地。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探析松北滩涂湿地的功能,使人们看清它的价值,保护湿地。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景观生态系统之一,湿地资源丰富.由于泥沙淤积,洞庭湖区调蓄容积减少、洪水位不断抬升、江湖关系改变.在加重湖区的防洪负担、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的同时,也降低了湖泊水体对各种污染物的稀释自净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导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本文分析了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找出了导致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以期恢复其原有功能.  相似文献   

15.
在地球各种生态系统类型中,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降解污染等重要的生态功能,被誉为自然的宝库.湿地也是地球上最重要和生产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独特的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环境功能.本文针对虎林市近50年来的湿地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提出缓解不良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试图真实反映艾比湖周边居民对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认知及对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保护意识的强弱.结果表明:(1)艾比湖周边居民对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带来的危害有较为清晰地认识,99%被调查者意识到了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对周边环境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78.2%调查对象认为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通过正规渠道获取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信息不够通畅;(2)调查对象对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情况持有较高的关注度,但支持度不高,85.6%的被调查者对退化湿地的生态恢复有支付意愿;(3)65.5%调查对象对艾比湖湿地生态恢复有信心,但对当地政府宣传和保护艾比湖湿地的力度满意度不高,因此政府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强对艾比湖的宣传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7.
阿友 《环境》2013,(4):47-49
王三益,一个64岁的老人,长年守护在菜子湖畔,他倾尽积蓄与违法偷猎者斗智使他们对菜子湖不敢越雷池半步,为候鸟们营造了一个乐不思蜀的天堂。安徽省沿江湿地美丽的菜子湖畔是鸟儿的天堂,这里有一个64岁的老人,他倾尽积蓄与违法偷猎者斗智使他们对这个鸟儿天堂不敢越雷池半步,同时还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社区+协会"湿地协会组织,并广建QQ群与微  相似文献   

18.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扎龙湿地作为一种资源,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扎龙湿地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水位对鄱阳湖湿地越冬候鸟生境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鄱阳湖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是世界上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东亚地区最大的水禽越冬地。论文根据多年越冬候鸟野外调查资料,在分析主要越冬候鸟习性和生境偏好的基础上,通过对具有不同水位的鄱阳湖湿地卫星遥感影像进行生境类型分类,利用景观指数定量分析不同水位下鄱阳湖湿地越冬候鸟的生境类型和空间分布结构,得到以下结论:①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以退水后形成的浅碟形子湖范围内的浅水、草滩和软泥为主要取食、休憩和栖息场所;②水位是影响鄱阳湖湿地越冬候鸟生境的主要因素,随水位的增加,越冬候鸟生境范围萎缩,同时越冬候鸟生境的组成结构也不同;③随水位的增加,越冬候鸟生境景观的破碎度增加,连通性和多样性降低,因此,秋冬季维持较高水位不利于越冬候鸟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的过度利用、气候干旱化等。特别是湿地的生态保护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我国沿海部分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和受损,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环境遭受污染。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负面影响,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威胁。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提供许多类型的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这决定了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对等。形成湿地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负外部·眭,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通过显示湿地开发利用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差异,可以判定湿地开发利用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同时,由于缺乏制度安排等原因,沿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湿地资源难以得到持续的保护和有效的管理。这就需要适时采取适宜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策略,进行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使其服务功能得以稳定地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