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物联网:第三次全球信息化产业浪潮1.物联网,万物互联之网物联网,英文名称l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里包含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隆新兴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一、前言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方便、快捷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在这样的需求下,物联网随之产生。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物物相通。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  相似文献   

3.
正物联网技术在安防集成平台中的应用现状近年来,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被炒得非常火热,何为物联网?直白地说,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首先,物联网仍然以互联网为核心基础,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次,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连。物联网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进步,网络技术应用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世界信息产业的物联网新型技术应运而生。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2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  相似文献   

5.
<正>"物联网"概念首先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自动识别实验室于1999年提出。世界上万事万物,小到钥匙、手表、手机,大到汽车、楼房,只要嵌入一个微型射频标签或传感器,通过互联网就能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交互,从而形成一个无所不在的"物联网"。"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组成部分,作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lD、红外感应器IR、全球定位系统GPS、压力/温度,湿度/浓度传感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相  相似文献   

6.
关注物联网技术及在安防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来,随着媒体对物联网的广泛宣传,人们对物联网的概念和应有前景逐步有了一些基础的认识。简单地说,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包括了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在这个网络中,所有物品能够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品之间能够彼此进行"交流",无需人的干预。  相似文献   

7.
<正>关于物联网,目前有很多的定义,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一套说辞,但基本上大家都认同一种观点,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相比互联网多了一层感知层,当然,因为感知互联带来的网络技术变革和应用,甚至运营模型的变换也是理应算在内的。那么,对于安防行业的从业者们,如何定义安防物联网呢?在众多关于物联网源起的故事中,很多人都知道"特洛伊咖啡壶"事件。1991年,剑桥大学  相似文献   

8.
正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核心基础,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连。物联网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有可能开启世界信息产业的下一代技术革命。物联网技术与安防系统集成平台息息相关。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在安防系统集成平  相似文献   

9.
张立军 《中国安防》2012,(11):31-35
一、物联网的概念和基本架构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相似文献   

10.
<正>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今天,物联网技术被各行业和各领域的企业、专家、学者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2010年4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下一代互联网与物联网高峰论坛"上,由长城战略咨询和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共同研究完成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2010)》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共分五部分,从物联网的概念界定、全球视野下的物联网产业、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路线图、物联网四大产业链环节现状、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区域发展及关键问题等方面研究分析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建设了全国首套"安全监管物联网系统",结合了大数据分析技术,并配合移动执法终端使用,使"安全监管物联网系统"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实现了"云物移大智",即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不仅提高了安监部门的工作效率,也在潜移默化中规范了安监人员的行为,提升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一、背景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后世界信息产业又一次信息化浪潮,它将信息化技术更加全面、深入地应用到日常生活和生产服务中,是信息化系统的大升级,应用前景广阔。在物联网的建设大潮中,安防行业尤其是视频监控领域将首当其冲,在物联网浪潮翻江倒海而来的趋势下,安防行业如何找到乘风破浪、再创新机的着力点,是目前全球安防行业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二、物联网在安防行业中的应用所谓物联网就是通过RFID、GPS、红外感应器、环境传感器、图像感知器等信息采集终端,按照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美国奥巴马总统提出"智慧地球",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多国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企业与学术界纷纷跟进,物联网已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  相似文献   

15.
<正>引言物联网是互联网之后的一次信息技术的革命,而环境保护可说是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的一个典型,物联网在环境监测以及保护中进行应用对信息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它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发展的思路和方案。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述物联网技术的体系结构分析在其体系结构方面主要是通过网络层以及感知层和应用层所组成,在感知层方面主要是由各种传感器所组成的,最为核  相似文献   

16.
<正>在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如今,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中。如何与"互联网+"更好地互动,已经成为传统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新的时代潮流之下,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相融合可以让产品和服务更"接地气",更能迎合新一  相似文献   

17.
<正>引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时代的"人与人"之间的网络逐渐演变成"物与物"之间的网络,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物联网时代大量部署使用的传感器设备使得无论是人类还是机器都能够越来越精确地感知城市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做出反馈。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各  相似文献   

18.
正在互联网时代,现实物质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是相对独立和平行发展的,双方会基于某种方式或者媒介渗透影响,但两者发展轨迹相对独立;在物联网时代,现实物质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将会基于物联网技术融为一体,共同发展,现实物质世界将会在网络上呈现,网络虚拟世界将会与现实世界产生对应关系。在物联网的未来发展中,安全运行技术和安全防护措施,将会变得尤为重要,因其关系到物联网的网络安全以及现实安全。《物联网安全理论与技术》共12章,既介绍了物联网安全的理论,也探讨了主要的物联网安全技术。第1章对物联网安全进行介绍,认为物联网代表着当代信息技术的主流发展趋势,物联网安全问题面临着技术层面的挑战,安全是物联网长远稳定发展的关键;第2章从密码学的角度来阐述物联网的安全运行保障,涉及到分组密码、公钥密码体制、认证与数字签名,以及密钥  相似文献   

19.
<正>要论当前智能家居领域最火的单品,那肯定非智能门锁莫属了。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互联网的发展,智能锁联网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朗,智能锁也因此与智能手机、智能路由、智能电视等上演了一场智能家居的"入口大战"。而且由于物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远程开启、远程控制、远程报警、远程监控已成为了很多智能锁的标配。  相似文献   

20.
正物联网被称为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IDC一份新的开支指南显示,随着4G网络的建设及智能终端的普及,全球物联网开支预计将以1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从2015年的6,986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7万亿美元。安防行业在持续旺盛的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驱动下,其应用模式正迅速向移动端延伸。一.中国物联网的发展优势中国物联网所覆盖的行业多、人群广,从行业应用的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医疗、智慧农业到小范围的智能家居、个人健康、车联网等应用,物联网无疑将在中国市场获得巨大的成功;我国是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