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区域地表水监测断面优化调整的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布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简要回顾了中国地表水监测断面设置及优化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区域地表水点位优化的目的和原则,提出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的对区域地表水监测断面进行调整的步骤和方法,并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监测断面优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提出水质分段优化河流水质断面的原则和水质突变点确定的方法,将优化后省级尺度的监测断面直接用于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增强水质评价结果的直观性,以湖南省地表水为研究对象,根据地表水水体形状的特点和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设置的情况,用ArcGIS Engine对空间数据进行读取和展现,用GDI+技术对河流型水质实现连续渐变的可视化,用反距离插值法实现湖库型水质的可视化。在Visual Stdio.Net平台上,将GIS技术、GDI+技术和地统计插值技术等有机融合,建立了地表水水质可视化系统,实现了在电子地图上对各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综合评价结果的可视化表征。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运行效率较高的特点,显著增强了水环境质量表征的直观性,为水环境质量管理和污染防控提供了最直接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渔业养殖水体进行监测分析,是评估养殖污染源对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的重要依据。选取里下河典型地区兴化市的养殖池塘和地表水断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手工监测、相关性分析、三维荧光指纹和风险商值法等技术和分析方法,对养殖池塘和地表水断面水质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水体水质总体劣于地表水断面,养殖尾水排放达标率为89.7%,主要影响指标为pH值;Y1和Y2池塘对S1断面的高锰酸盐指数具有负面贡献;以养殖尾水为代表的农业源是影响S1断面水质的主要污染来源;地表水和养殖水体中林可酰胺类抗生素检出率均达100%,四环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在该地区养殖活动中的使用较多。风险商值法评估结果显示,Y2池塘养殖水体受磺胺甲恶唑影响的生态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表水水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8年新疆环保系统的水质例行监测结果为基础,分析了新疆地表水水质现状。结果显示,全疆57条监测河流Ⅰ~Ⅲ类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1.9%,29座监测湖库Ⅰ~Ⅲ类优良水质比例为55.2%,总体上全疆地表水污染尚不严重,水质污染主要集中在少数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河段以及尾间湖和纳污水库,且不同区域间的水体污染程度和比例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6.
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全面分析2006-2010年上海市金山区26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上的水质变化趋势过程,发现大部分断面超标污染物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且水质越差的监测断面上超标污染物指标间有显著意义相关性项目越多.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样本基本满足因子分析要求的特点,进一步运用SPSS软件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因子综合得分,对地表水域进行聚类,揭示出上海市金山区地表水超标污染物构成特征与水域分类.分类结果符合区域内河流污染分布实际,可作为环境管理部门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水质规划管理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京杭运河(苏州段)水质急性综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对京杭运河(苏州段)的4个监测断面进行了水质急性综合毒性和地表水主要理化项目的调查,结果表明:京杭运河(苏州段)水质急性综合毒性基本处在低毒水平,各断面基本呈现水质急性毒性水平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规律,水质急性综合毒性测定结果基本与同步理化监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将2010年至2015年乐安河水质监测值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相结合,建立了样本--标准矩阵,通过引进熵权法确定权重,应用综合指数法对乐安河地表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乐安河乐平段三个断面(戴村-上游、桃园-中游、韩家渡-下游)除2014年的韩家渡断面为Ⅲ类,其他从2010年至2015年水质都是Ⅱ类以上,水质总体上良好。该研究改进了传统的地表水水质评价方法,计算过程更简便,评价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9.
悬浮物对三峡水库水质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长江寸滩断面和嘉陵江大溪沟断面水样为测定样品,探讨了悬浮物对三峡水库水质测定结果的影响,提出在三峡水库水质监测中,应对经0.45μm滤膜过滤的滤液进行指标测定,同时测定悬浮物含量,并对悬浮物进行组分分析;建议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纳入悬浮物项目。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重点流域浮游植物群落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对四川省纳入省控以上地表水、重点湖库及饮用水源地154个水质断面进行了浮游植物优势种、藻类密度及叶绿素a同步调查监测,分析了全省重点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建立了四川省地表水环境藻类数据库。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典型村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典型村庄,基于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方法,对典型村庄2014年农村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典型村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总体良好,达标比例为82.0%,超标村庄多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较差,总体水质达标比例为67.1%,地表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分别为89.8%和52.6%;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欠佳,Ⅰ~Ⅲ类水质断面占72.7%,饮用水水源地和地表水水质各地区均存在超标村庄;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较为突出,出现监测项目超标情况村庄占20.6%,土壤超标村庄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北、华中和华南等地区;农村生态质量状况相对较好,"较差"和"差"的县域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和华中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2.
城市水质指数法能够量化、直观地反映不同流域、地区或城市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运用城市水质指数法测算了江苏省不同流域或地区的城市水质指数。结果表明,相应时段内苏南城市地表水水质略优于苏北城市;长江流域地表水水质优于淮河流域;城市水质指数变化程度(△CWQI)的统计结果基本为负值,表明江苏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呈改善趋势;长江流域a市△CWQI为正值,表明该市2020年上半年水质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淮河流域总磷水质指数波动范围最大,该流域总磷污染问题较突出,与水质监测结果总体相符。大量数据测算发现,城市水质指数法在应用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时存在数据修约、方法检出限、断面统计基数及现状与变化程度排名倒挂等问题,针对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与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主管部门提供参考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6—2020年宁波市生态环境质量各要素监测结果,分析了“十三五”期间宁波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宁波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向好。2020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比2016年提升了4.6个百分点;除臭氧外,各项污染物浓度均呈下降趋势;酸雨污染程度持续减轻。地表水总体水质由轻度污染转为良好,其中:2020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6.3%,比2016年提升了37.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了3.8个百分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声环境、辐射环境等环境要素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但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后续改善难度较大,饮用水水源地存在较高的水华风险,生态安全屏障需要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并进行城市水环境质量考核排名,介绍了江苏省组织开展涵盖地表水、饮用水、地下水、近岸海域和城市内河5种类型"全要素、代表性"水质监测断面(点位)体系建设工作的情况以及全要素断面设置的基本原则和做法。分苏南、苏北、苏中3个区域,对全省地表水监测代表性进行了量化计算,结果表明,调整后全省水质综合指数极差从41.07降至7.17,标准差从3.16降为0.49;采用德尔斐层次分析法分析,设计了水质代表性指数,含1项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计算表明,调整前全省水质代表性指数得分为69.1分,调整后为88.7分。将调整结果进行论证后再与各市环保主管部门交换意见,取得最终一致后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5.
水质指数(WQI)在环境保护的日常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鳌江为例,运用加拿大环境部长理事会水质指数(CCME WQI)方法,选取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石油类、氟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粪大肠菌群10项水质监测项目,评估了入海河流干流感潮河段4个监测断面的地表水环境质量,并对CCME WQI与最差因子法以及CCME WQI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埭头、江屿、方岩渡、江口渡监测断面水质分别为良好、较差、中等、中等。与传统水质评价最差因子法比较,运用CCME WQI评价结果容忍度较高,更贴近实际水质状况。CCME WQI量化形式为属地流域环境管理带来便利。监测断面水质目标和参评项目对CCME WQI评价结果起决定性作用。针对CCME WQI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安排,2009年新疆环保系统将在伊犁河63团断面、额尔齐斯河北湾断面各建设1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对2条国际河流出境断面开展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7项水质指标的自动监测。该项目将于2009年3月开始实施,9月底建设完成。建成后的水质自动站纳入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网,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由当地环保部门负责,同时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新疆环境监测总站的监控平台自动报送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优化的原则及其运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提出和运用了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优化的原则,包括网络功能专一化、分类有序优化、监测断面高效、监测断面与监测频率同时优化、监测断面分级管理等。  相似文献   

18.
改进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对于提高水环境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传统灰色关联分析原理,采用"中心化"的灰色关联无量纲化处理方法,对丹江口流域2012年河流中11个典型断面水体污染因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参评的11个断面中有9个符合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2个断面符合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整体水质满足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标准要求,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评价水质时较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境内 3个地表水省界断面自动监测站 (长江南京林山水质自动监测站、淮河盱眙水质自动监测站和邳苍水质自动监测站 )已完成试运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的专家组于 2 0 0 0年 3月 8日~ 1 2日对这 3个站的水样自动采集系统、自动分析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站房、设备稳定性和监测数据准确性等项目进行了验收。江苏省3个地表水省界断面自动监测站完成试运行@范元中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1—2015年茹河彭阳水质监测断面的水质数据,采用物元分析法对其断面水质进行评价;建立适用于该监测断面的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对断面水质类别进行预测;同时依据平稳分布对各类水质的重现期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彭阳水质监测断面水质为Ⅲ类;对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满足预测精度;2015年9月和11月的水质类别预测结果均为Ⅲ类,且Ⅲ类水质出现的周期最短,属河流水质常态,其重现期为4.9个月,整体水质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