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A2/O-M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平板微滤膜与A2/O工艺结合构建了A2/O-MBR中试系统,探讨了中试系统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水解酸化可提高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对COD平均去除率达到了43%.系统处理效果稳定,在最佳工况下COD、NH3-H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88%、98%和80%.  相似文献   

2.
絮凝-Fenton试剂氧化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nton试剂对某染袜厂2种印染废水(印染红和印染蓝)进行处理。考察了硫酸亚铁投加量、双氧水投加量、反应时间及pH值对印染废水的色度及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Fenton试剂处理该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时间30 min、双氧水(30%)投加量4 mL/L、硫酸亚铁投加量300 mg/L、pH值为4左右。在最佳条件下,印染蓝废水经氧化处理后COD去除率大于80%,色度去除率95%以上;印染红废水需经絮凝预处理后再用Fenton试剂氧化处理,其脱色率达到了99.6%,COD去除率为91.2%,出水COD浓度为96 mg/L,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3.
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了CuO/C-Al2O3催化剂,以H2O2为氧化剂,考察催化剂投加量、氧化剂投加量、pH、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印染废水中色度和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CuO/C-Al2O3可有效提高H2O2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COD的去除率可达到82%,色度的去除率可达到98%;本试验装置最佳的处理条件为反应温度60℃、pH 4、H2O2投加量80 mL/L、催化剂投加量40g/L、反应时间60min。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条件下对印染废水进行臭氧氧化处理,并对处理机制进行了简单分析。结果表明,处理1LpH为12.0的印染废水的最佳条件为气态臭氧质量浓度11.05mg/L、接触时间120min,处理后废水的色度去除率约90%,COD去除率约30%。废水经“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预处理后再进行臭氧氧化处理,可在短时间内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膜生物反应器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采用A/O和A2/O两种工艺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通过对比处理效果、分析膜污染情况,寻求膜生物反应处理焦化废水的最优工艺。实验结果表明:A2/O工艺系统对酚、NH3-N、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9%、90%和95%;A/O工艺系统对酚、NH3-N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7%、75%和93%。A2/O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对焦化废水中NH3-N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A/O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其反硝化率为50%-70%。对膜污染分析表明不同工艺对膜污染的影响不显著,A2/O工艺膜通量衰减59%,A/O工艺膜通量衰减56%。研究表明在膜生物反应器中,A2/O工艺对焦化废水的去除效果要优于A/O工艺。  相似文献   

6.
靛蓝牛仔布印染废水组分复杂,浓度高、水量大,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为了有效降低后续生物处理单元的负荷,采用铁炭微电解工艺对该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正交实验考察pH、反应时间及铁炭比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及COD去除反应动力学,并对各因素作了单因素影响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法是预处理靛蓝牛仔布印染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在Fe/C为2:1、pH为3的条件下反应90 min,铁炭微电解出水COD的去除率在49.2%,色度去除率达到80%,该印染废水经微电解处理后,BOD5/COD比值可从原来的0.248上升至0.436,可生化性明显提高.此外,微电解预处理靛蓝牛仔布印染废水中COD的去除反应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7.
以印染污水生化处理出水为研究对象,组建了集管式臭氧/紫外(O_3/UV)反应系统、臭氧发生系统、气液分离系统、臭氧破坏系统和生物曝气滤池(BAF)系统为一体的中试集成设备。分别研究了各单元及O_3/UV-BAF一体化设备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COD范围为62.3~102.1 mg·L~(-1),平均值为83.2 mg·L~(-1)时的进水经过O_3/UV处理后,BOD5浓度可增加3倍以上,该处理单元可提高污水的生化性能;而单独BAF处理,COD去除率仅为22.5%,表明该污水生化性能较差(BOD5/COD=0.117)且出水COD浓度也不能达到排放标准;O_3/UV-BAF联合工艺对印染废水则呈现良好的处理,出水COD去除率达到46.93%,UV_(254)去除率为39.73%。此外,该联合工艺对色度、TN和TP也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54%、34.52%和53.81%,均可达到排放标准。通过对O_3/UV-BAF一体化中试设备的评估,为管式O_3/UV高级氧化大规模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用铁分别作为电絮凝反应系统的阴极和阳极,研究电絮凝法对牛仔布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电极电压、反应时间和pH等因素对电絮凝法去除实验所用废水中COD和色度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极电压和反应时间是主要的影响因素,pH次之。电极电压24 V,反应时间35 min,pH为7.4时,脱色率可达99%,COD去除率在70%左右,处理效果最佳。因此,电絮凝法可以作为印染废水的预处理工艺,有效降低废水COD和色度。  相似文献   

9.
超滤/反渗透双膜技术深度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由于印染废水具有高盐度,可生化性差,使常规方法难于处理完全.采用超滤和反渗透双膜技术处理实际印染废水,考察了不同超滤膜对废水的预处理性能,研究了BW30和CPA2两种反渗透膜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分析了相关膜通量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超滤能有效地去除废水浊度和大分子有机物,为反渗透提供良好的进水水质.两种反渗透膜的产水化学需氧量(COD)均小于10 mg/L,电导率小于80/μS/cm,其对有机物和盐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9%和93%以上,显示该产水能回用于大部分印染工序.BW30膜产水水质稍好于CPA2,但通量低于CPA2.  相似文献   

10.
铁炭微电解-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处理有机硅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针对有机硅废水的特性,采用铁炭微电解预处理、水解酸化和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有机硅废水。废水经铁炭微电解预处理后COD去除率达40%;水解酸化处理后COD去除率达30%;接触氧化处理后COD去除率达70%;当系统进水COD为750 mg/L时,经过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可降至100 mg/L以下,达到了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海泡石是一种纤维状含水的镁硅酸盐矿石 ,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纺织印染废水的组分异常复杂 ,是较难处理的废水之一。利用江西乐平产的海泡石对纺织印染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脱色率 >90 % ,CODCr去除率为70 %— 80 % ,其吸附容量为 30 7%。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矿化垃圾再利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可行性,研究了矿化垃圾生化反应床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势菌群的镜检和提取、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运行参数如下为水力停留时间12~24 h,水力负荷100~140 L/(m3·d),COD污染负荷240~360 g/(m3·d),布水周期为24 h条件下的进水历时为6 h;适宜的工艺运行参数条件下,矿化垃圾生化反应床对模拟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97%以上,总磷去除率95%以上,氨氮的去除率在98%以上;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的矿化垃圾生化反应床内的微生物群落以球菌为主,该菌体对模拟印染废水具有良好的专性降解作用。研究结果将对矿化垃圾的再利用和印染废水的处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型混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行研发出一种新型混凝剂,它能广泛应用于印染废水、生活污水和餐饮废水等的处理。经过一步强化混凝处理后,各种废水的COD、色度和浊度等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混凝污泥可以再生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4.
新型混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行研发出一种新型混凝剂,它能广泛应用于印染废水、生活污水和餐饮废水等的处理。经过一步强化混凝处理后,各种废水的COD、色度和浊度等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混凝污泥可以再生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反渗透(RO)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实验。原水经MBR系统处理后,COD去除率、ss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89.9%、100%和87.5%。MBR系统处理出水进入反渗透(RO)系统进行处理,硬度去除率和除盐率分别达99.62%和99.64%,同时可进一步除去剩余的COD、色度。系统出水水质满足生产回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TiO_2/活性炭光催化技术在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TiO2/活性炭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氧化作用,对印染废水的生化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考察了pH值、催化剂负载次数、光照时间、催化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负载次数为4次,光照时间30min,催化剂投加量为3g时,处理效果最佳。此时出水COD达到50mg/L,色度为2,达到印染行业回用水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根据某厂印染废水的特点,在原有处理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在池内形成了合理的微生物分布,大大改善了出水水质,使COD、SS、B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7.1%、14.4%、9.2%、19.5%,达到了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所产微生物絮凝剂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由2株产低效絮凝剂产生菌构建出产高效絮凝剂的复合菌群--复合1.实验表明,复合1能在啤酒废水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并产生絮凝活性为96.8%的MBF.该MBF中含多糖和蛋白质等有机高分子物质.它能有效去除靛蓝印染废水中的COD和色度,两者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79.2%和87.6%.考察了该MBF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对靛蓝印染废水的絮凝过程,并得出了其去除COD和脱色的经验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