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液体甲硫醇合成固体甲硫醇铅,由固体甲硫醇铅酸解释放的甲硫醇配制标准气体。以5%NaOH为吸收液,采用多孔玻板吸收管,冷阱采样。5%OV—101/Chromosorb GHP为固定相,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甲硫醇、甲硫醚及二甲二硫醚。其变异系数分别为8.6%,6.4%,5.5%;回收率分别为93.0%,97.7%,107.3%  相似文献   

2.
对二甲基二硫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硫有机恶臭气体采用冷冻回收、氧化吸收、吸附净化等方法进行联合处理,该废气处理方法建设周期短,投资小,见效快,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两年内即可收回全部投资.实施运行后,大大改善了厂内及其周边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3.
多级联合处理二甲基二硫醚生产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二甲基二硫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硫有机恶臭气体采用冷冻回收、氧化吸收、吸附净化等方法进行联合处理 ,该废气处理方法建设周期短 ,投资小 ,见效快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两年内即可收回全部投资。实施运行后 ,大大改善了厂内及其周边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4.
Absolute rate constants for the reaction of ozone with dimethyl sulfide (DMS) were measured in a 200-L Teflon chamber over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283-353 K.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DMS in large excess over ozone of 10 to 1 or greater. Over the indicated temperature range,the data could be fit to the simple Arrhenius expression as KDMS = (9.96±3.61)×10-11exp(-(7309.7±1098.2)/T)cm3/(molecule·s). A compared investigation of the reaction between ozone and ethene had a kc2H4 value of(1.35±0.11)×10-18 cm3/(molecule·s) at room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5.
易志刚  王新明 《环境科学》2011,32(8):2236-2239
通过静态箱采样和Entech7100预浓缩仪-GC-MS分析了半胱氨酸、硫化钠和硫酸钠对土壤吸收或释放羰基硫(COS)、二甲基硫醚(DMS)、二硫化碳(CS2)和二甲二硫醚(DMDS)等4种挥发性有机硫化合物(VOSCs)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半胱氨酸后,土壤由COS和CS2汇转变为源,DMS和DMDS通量显著增加,且...  相似文献   

6.
二甲基硫醚光解及二甲基二硫醚生成速率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用低压汞灯照射二甲基硫醚(DMS),在20m的长光池中用富里叶红外光谱仪测量其光解产物,结果表明二甲基硫醚光解生成二甲基二硫醚(DMDS)和乙烷。测量其不同光照时间的光解产物,结果表明In^c0/ct在直解坐标上是一条直线,说明了二甲基二硫醚生成按生一极反应进行,其生成的速率常数为8.70×10^-5s^-1用低压汞灯照射DMS+H2O2体系,富里叶红外光谱检测其产物,在有足够的H2O2情况下,生  相似文献   

7.
臭氧与二甲硫醚和乙烯的反应速率常数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温和1.01×105 Pa条件下,利用烟雾箱以及气相色谱和臭氧分析仪研究手段,采用绝对方法(准一级反应)获得了臭氧与二甲硫醚(DMS)和乙烯(C2H4)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kDMS=(1.48±0.12)×10-20 cm3·molecule-1·s-1;kC2H4=(1.35±0.10)×10-18cm3·molecule-1·s-1.其中,臭氧与乙烯的反应速率常数与文献报道吻合较好,臭氧与DMS的反应速率常数比文献报道的上限值低约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
气相色谱法测定二硫化碳和甲硫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气相色谱(配火焰光度检测器,采用3mxφ2mm玻璃填充柱分离)对CS2和甲硫醚(DMS)两种含硫化合物进行了分离检测。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该分析对含硫气体的最小检测浓度在mg/m3级,在柱温为70℃,检测器温度为180℃,气化室温度为150℃,氮气流速为50mL/min时,CS2的回收率为98.66%,变异系数为2.12%;甲硫醚的回收率为98.66%,变异系数为1.56%。  相似文献   

9.
为了将人类活动排放的含有甲烷的废气用于聚-β-羟基丁酸酯(PHB)合成过程,以M.trichosporium OB3b为菌种,考察硫化氢(H2S)和甲硫醚(DMS)对甲烷氧化菌生长和PHB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2S浓度高达2 500μmol/mol时对甲烷氧化菌生长及甲烷单加氧酶(MMO)活性基本无影响,含H2S时的PHB含量和产率比无H2S时高,甲烷氧化菌经H2S培养后PHB合成能力增强。然而,DMS浓度为200μmol/mol时即可明显抑制甲烷氧化菌的生长及MMO活性。在DMS存在条件下,PHB含量和PHB产率都明显降低,经DMS培养后甲烷氧化菌的PHB含量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选择双氧水作氧化剂,将具有恶臭气味的涕灭威生产的副产物甲硫醚氧化成无臭的二甲基亚砜。通过实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二甲基亚砜的产率,消除了恶臭污染。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两级生物滴滤塔处理甲硫醚废气,研究进气量对甲硫醚去除效果的影响,并考察塔内压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甲硫醚的进气量由15 L/min增加到35 L/min,一级生物滴滤塔对甲硫醚的去除率先由27%升高至50%后下降到35%,而二级生物滴滤塔对甲硫醚的去除率则由99%下降至76%。一级和二级生物滴滤塔的压降均随着进气量的增加而不断升高,其中一级从80 Pa提高到160 Pa、二级从100 Pa提高到180 P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塔内的群落结构,发现当进气量为15 L/min时,一级生物滴滤塔的优势菌种门类是Proteobacteria(63%)、Planctomycetes(12%)、Bacteroidetes(11%)。进气量加大到35 L/min,一级生物滴滤塔的优势菌种门类变成2种Proteobacteria(77%)、Planctomycetes(8%)。但是二级生物滴滤塔的优势菌种门类在进气量为15 L/min和35 L/min时变化较小,分别对应为Proteobacteria(69%、74%)、Planctomycetes(10%、8%)。  相似文献   

12.
应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4种自然界常见的氧化铁:纤铁矿、赤铁矿、针铁矿和磁赤铁矿,选取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作为目标物,研究了它们在氧化铁体系中,紫外光和可见光下的降解过程。重点探讨草酸、光源和氧化铁对其光解效率的影响机制,并与其它文献报道的光解体系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如没有草酸的协同作用,目标物很难发生光解;草酸能够显著促进目标物的光解效率,当目标物初始浓度为20 mg/L,紫外光条件下,DMP和DEP反应60 min后的最高降解率可达到98%以上,可见光条件下,反应180min后可达到96%以上。研究体系与其它光解体系比较,绿色、经济的特点显著。  相似文献   

13.
生物炭对猪粪好氧发酵产生的硫醚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好氧发酵作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以其投资小,工艺简单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农业废弃物好氧发酵化处理不仅可以减轻环境压力,还能够节约大量养分资源。然而在好氧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微量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危害作用的、以硫醚类为代表挥发性有机物(VOCs),目前尚无高效率去除好氧发酵中产生的硫醚的控制方法与技术,故该实验以生物炭为吸附材料,在猪粪和秸秆好氧发酵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生物炭,研究生物炭对猪粪好氧发酵中产生的硫醚的减排作用。研究表明,在以好氧发酵物料干基比100∶25添加生物炭能够有效降低猪粪好氧发酵中各个阶段TVOCs的排放浓度,缩短好氧发酵前期二甲二硫高浓度排放时间,降低好氧发酵前期二甲三硫94.30%的排放浓度,为猪粪好氧发酵中臭气和TVOCs的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夏季中国东海生源有机硫化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甲基硫(DMS)、二甲巯基丙酸内盐(DMSP)和二甲亚砜(DMSO)是海洋中最重要的3种生源有机硫化物.本文系统研究了2013年6月中国东海表层海水中3种硫化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估算了DMS海-气通量.结果表明,表层海水DMS、溶解态DMSPd、颗粒态DMSPp、溶解态DMSOd和颗粒态DMSOp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70、7.00、27.83、13.66和10.78 nmol·L-1.DMS、DMSP和DMSO与叶绿素a(Chl-a)水平分布规律相似,均呈现近岸高、远海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DMS、DMSPd和DMSOp浓度与Chl-a浓度均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浮游植物生物量是影响东海有机硫化物生产分布的重要因素.此外,研究发现DMS与DMSPd、DMSOd与DMS间分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表层海水中DMS主要来源于DMSPd的微生物降解,而DMSOd的主要来源是DMS的氧化过程.此外,夏季东海DMS海-气通量在0.62~33.98μmol·(m2·d)-1之间,平均值为9.71μmol·(m2·d)-1.  相似文献   

15.
王鑫  张洪海  杨桂朋 《环境科学研究》2014,27(10):1119-1125
于2011年12月—2012年1月对我国东海、黄海表层及不同深度海水中c(DMSOd)(DMSOd为溶解态二甲亚砜)和c(DMSOp)(DMSOp为颗粒态二甲亚砜)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来源及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表层海水中c(DMSOd)和c(DMSOp)分别为(10.10±7.54)和(8.72±7.80) nmol/L,其水平分布明显受调查海域中浮游植物组成和丰度的影响;垂直分布上,c(DMSOd)和c(DMSOp)的最大值均出现在浅水层(3~20 m). 相关分析表明,c(DMSOd)与c(DMS)(DMS为二甲基硫)之间没有相关性,但与c(DMSOp)显著相关(R=0.442, n=41, P<0.006),说明冬季表层海水中DMSOd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细胞内DMSO的释放,而不是DMS的氧化(光化学氧化和微生物氧化). 另外,c(DMSOp)/ρ(Chla)与盐度呈正相关(R=0.532, n=46, P<0.004),说明盐度的改变会影响浮游植物组成的变化,进而影响c(DMSOp).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室内实验室模拟研究了过氧化氢、类Fenton试剂和高锰酸钾对土壤中二甲四氯的去除效果,考察了污染物初始浓度对氧化剂去除效果的影响及化学氧化修复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同时监控氧化过程中的土壤p H和温度变化。结果表明:过氧化氢、类Fenton试剂和高锰酸钾对土壤中二甲四氯均有不同程度地去除。污染物初始浓度对过氧化氢、类Fenton试剂和高锰酸钾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高锰酸钾的影响最小。采用不同氧化剂进行氧化修复时,土壤有机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且随着氧化剂剂量增加,有机质的含量逐渐降低。不同的氧化剂氧化降解土壤有机物时,土壤p H和温度的变化幅度由高到低顺序为: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类Fenton试剂。  相似文献   

17.
对2012年6月东海表层海水中二甲基硫(DMS)、二甲巯基丙酸内盐(DMSP)和二甲亚砜(DMSO)的浓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估算了DMS的海-气通量及其对大气气溶胶中非海盐硫酸盐(nss-SO42-)的贡献率.结果表明,DMS、溶解态DMSP(DMSPd)、颗粒态DMSP(DMSPp)、溶解态DMSO(DMSOd)和颗粒态DMSO(DMSOp)的浓度平均值±标准偏差为(5.71±5.23),(5.94±3.68),(23.84±14.15),(9.14±10.52)和(11.01±5.81)nmol/L.DMS、DMSP和DMSOp浓度均在28oN~29oN,122°E~123.5°E海域呈现高值中心,沿中心向外扩散降低,并且与叶绿素a(Chl-a)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除DMSOd外,3种二甲基硫化物与Chl-a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是影响东海生源有机硫化物生产分布的关键因素.此外,夏季东海DMS海-气通量介于(0.93~101.02)μmol/(m2·d),平均值±标准偏差为(18.13±21.42)μmol/(m2·d).夏季东海生源硫释放对nss-SO42-的贡献率仅为2.2%,表明人为排放是东海大气气溶胶中nss-SO42-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二甲戊乐灵降解细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离鉴定了二甲戊乐灵降解细菌 ,并研究了培养条件对二甲戊乐灵降解和细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所分离的29株细菌中有3株在3d内对100mg·L-1二甲戊乐灵的降解率在80%以上 ,选择HB-1、WB-12株细菌进一步研究 ,此2株细菌经鉴定分别属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玫瑰色微球菌(Mirococcusluteus) .结果表明 2株细菌在中性培养液中外加碳源浓度为0.2%、二甲戊乐灵浓度不大于100mg·L-1、30~40℃培养的条件下 ,细菌生长量和二甲戊乐灵的降解率都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9.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宏  姜维功  杨清平  于洪冰  刘静秋 《环境科学》1995,16(1):74-77,31,47
肼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黄色对二甲氨苄连氮。在1.00—0.002mg/L范围内,反应物浓度与颜色成正比,最大吸收波长458um。利用该原理可以测定水质中肼的含量。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干扰物质少。经8个实验室对0.100、0.500、0.800mg/L肼标准溶液的验证,实验室内标准偏差3.7%、0.9%、0.6%。实验室间相对偏差4.4%、1.3%、0.9%。回收率为88%-110%。能满足水和废水中肼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二甲戊乐灵降解细菌HB-7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富集培养方法 ,从环境中获得菌株HB 7,初步鉴定属于芽孢杆菌属 (Bacillus) .实验结果表明 ,培养条件会影响HB 7的生长和降解二甲戊乐灵的效率 ,少量的蔗糖能促进菌体生长和降解 ;在pH为 6~ 9的范围内菌体生长量大、降解率高 ;二甲戊乐灵浓度的提高抑制了菌株的生长和降解 ,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提高农药去除量 ;HB 7降解二甲戊乐灵的最佳培养温度是 30℃左右 .研究结果还表明菌株HB 7含有一个质粒 ,该质粒能产生降解二甲戊乐灵的酶系统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