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自然灾害综合灾情分级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于庆东  沈荣芳 《灾害学》1997,12(3):12-17
根据对自然灾害灾情的调研,提出了自然灾害综合灾情分级的指标体系和单指标分级标准,然后应用灰色聚类方法建立了自然灾害综合灾情分级模型,并探讨了该模型在评估1993年中国沿海地区台风、暴雨灾害灾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地质灾害防治资源配置决策中,危害程度是重要依据。我国自2004年建立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分级标准以来,灾害风险与防范能力均发生明显变化。该文基于历史灾情和已知隐患信息,通过抽样调查、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归因分析,提出灾情险情分级标准优化建议:由于历史灾情险情数据分布不存在自然间断点、目前政府分级防治责任也无标准可依,制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仍需采用多因素定性分析法;为反映生态损害及次生危害,宜增加社会影响指标;在险情分级中,威胁人数指标分界值宜调减;在灾情分级中,直接经济损失指标宜调增。  相似文献   

3.
自然灾害不同灾情的比较方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仕升 《灾害学》1996,11(4):35-38
用计算自然灾害不同灾情的灰色关联度的方法,来对不同灾情进行比较分析。该方法不仅能够比较同一灾级中不同的灾情,也能够对不同灾级的灾情差异程度作比较分析,因而它与现有的不同灾情的比较方法相比,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灾情给予了定量研究,建立了自然灾害系统模型。该模型不但为灾情计算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对成灾的因果关系表述得十分清楚。它是一个综合性强和操作简单的实用模型,也使灾情评估和成灾机制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5.
可变模糊评价法在洪涝灾情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情评价实质上是一个模式识别问题.以往的灾情评价模型,虽解决了各单项指标灾情等级评估结果的不相容问题,但往往不能检验所给结果的准确性.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采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可以科学、合理地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和相对隶属函数,并且能够通过变换参数(α与P)变化模型进行评价.通过对多个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合理地确定出样本的评价等级.同时,由于该模型确定的灾级是连续的实数值,因而提高了灾情等级评价的灾级分辨率.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河南省洪涝灾情的综合评价中.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评价结果可信度高,可推广应用到其它灾情等级评估中.  相似文献   

6.
区域灾情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和灾害种类与灾情强度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灾情强度进行合理的评价。首先用灾次指数Di和灾种指数Di′来量化单灾种的多发性和多灾种的群发性,提出了计算Di和Di′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量化灾情强度指数Q的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单区域和多区域中多种灾害发生的情况。对北京市怀柔、平谷和海淀3个区进行了模型的实例应用,考虑洪灾、冰雹灾和旱灾3种灾害情况,结果表明,怀柔区的灾情强度指数高于平谷和海淀区,3种灾种中冰雹灾的灾情强度指数高达42.76%。  相似文献   

7.
洪水灾情评价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洪水灾情的评价工作对洪水灾害的分类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到洪水灾情评价中是一次新尝试,该方法通过脉冲输出从而调节阈值,并且应用动态阈值来确定洪水灾情的等级。这个方法比传统的BP模型简化了权值的训练,模型更加简便、直观。采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同灰色关联法、灰色聚类法、灰色模糊综合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其用于洪水损失评价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准确的台风灾情评估,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降低灾情的基础。通过分析台风灾情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的相关关系,将时间和GDP引入到评估因子中。针对评估因子和台风灾情之间具有高度不确定的非线性关系,应用神经网络理论进行台风灾情评估,并将基于全局随机优化思想的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进行优化,以改进BP神经网络方法存在的对初始权值敏感、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缺点,从而建立了PSO-BP网络台风灾情定量评估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2007年台风灾情评估中,评估值与实际值基本符合,表明该模型能应用于台风灾情的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城市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俊  徐向阳 《灾害学》2002,17(4):11-15
在分析江苏省城市防汛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其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根据江苏省城市洪涝灾情特点研建和选用了适宜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迅速、可靠和正确地模拟城市雨情、水情、灾情的发展过程和可能后果,为城市防汛决策提供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和多种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自然灾害系统模型——Ⅰ:理论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灾情给予了定量研究,建立了自然灾害系统模型。该模型不但为灾情计算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对成灾的因果关系表述得十分清楚。它是一个综合性强和操作简单的实用模型,也使灾情评估和成灾机制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1.
自然灾害灾情划分指标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孙振凯  毛国敏 《灾害学》1994,9(2):84-87
本文阐述了灾情分析中的两个基本方面,即损失的规模和损失的深度,提出了灾级和灾度的概念,对于影响灾级和灾度的主要指标也进行了分析。并就时间和空间变化对灾级划分界线的影响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依据1949~2005年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的实测数据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筛选出对上海地区造成严重影响的84个台风,对这84个成灾台风的最大风速、过程雨量以及吴淞口、黄埔公园潮位站数据分析,结合收集到的其中57个台风的完整灾情数据计算灾情指数。综合研究得出:近50年来,成灾台风生成频数的年际变化比较明显;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农田受淹面积和房屋倒损3个灾情参数在这50年里有一定的起伏变化,但综合灾情指数变化的幅度不大,从1980年代开始灾情指数有上升趋势。成灾台风灾情指数与上海市郊吕泗站最大风速和过程雨量成正相关。吴淞口、黄埔公园的潮位站数据与成灾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对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自然灾害等级划分及灾害分级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冯志泽 《灾害学》1996,11(1):34-37
在论述了我国目前自然灾害等级划分和灾害分级管理的几种方法基础上,对自然灾害等级划分及灾害分级管理综合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对自然灾害等级划分要统一评判指标─-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评判指标;建议在分级管理中采用灾害分级和灾损率两项指标;在灾害管理中建立科学的查灾、计灾、报交制度,加快灾害管理立法,走以法治灾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地区热带气旋灾情的评估和灾年预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了1949 ̄1990年影响上海地区的热带气旋造成的人员伤亡、农田受淹、房屋倒损三方面的灾情指数。在此基础上划分了灾情等级,最后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出在1997年上海将会发生一次中等(含3级)以上热带气旋灾情。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小麦生产的区域比较气候风险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减产率〉5.0%界定灾年,分析了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小麦灾年发生的风险概率、平均减产率和变异系数,及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的区域比较风险度、减产度和变异度。基于以上3个区域灾年减产率的比较指标,得到了区域比较气候风险指标;利用区域比较气候风险对中国小麦生产进行了分区论述,同时得出了小麦总产量损失与播种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小麦单产只有一般中度相关,而与比较气候风险基本不相关的关系,并指出了区域比较气候风险指标与防灾减灾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沙漠化灾害的景观干扰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土地沙漠化是影响全球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灾害性问题,本文从景观和景观生态学出发,论述了沙漠化景观稳定性和景观干扰的特征、本质及测度,特别强调了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对沙化景观干扰所产生的影响,最后论述了依据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图像建立沙化景观干扰图的框架,为从景观尺度研究沙漠化灾害和防治沙漠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自然灾害区划编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依据灾害系统理论和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构建了综合城市化水平(C1)指标和综合自然灾害强度(QC)指标;运用数字地图技术,在模型与图谱互馈过程中,实现了中国城市承灾体与致灾因子的综合定量评价,编制了中国城市自然灾害区划图.将中国区划为3个一级区,即沿海城市灾害区、东部城市灾害区和西部城市灾害区,以及15个二级区和22个三级区,为城市灾害风险管理和中国自然灾害救助区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灾害等级的灰色聚类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灰色聚类分析是灾害等级研究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本文利用灰色聚类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来确定灾害的等级归属问题,避免了人为判断中的主观任意性,从而使等级归属问题由定性判断推进到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19.
建立洪水灾情等级模型的实用方案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检验已订的洪水灾情等级标准的合理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洪水灾情模型-逻辑斯谛曲线(LOG)模型,它的灾级是连续的实数值。根据LOG模型参数值可以分析各灾情指标值对灾级的影响程度,从而检验原订灾级标准的合理性;并给出了基于实码遗传算法的LOG建模的实施方案。实例研究说明了这套方案是实用和通用的,在其它灾情等级评估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