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淮南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城市经济带来的损失日益增大。以淮南市为例,探索了编制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技术方法。规划在现状调研、灾害风险评估和用地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对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通道、避难场所、应急物资保障等城市应急设施进行了规划布局;对防洪、抗震、消防、人防、地质灾害、突发水环境事故等防灾专项规划提出了指引;另外,规划也提出了防灾基本对策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2.
金磊 《防灾博览》2013,(1):48-53
中国城市安全减灾规划设计问题分析四个直辖市的综合减灾能力据第四届直辖市安全论坛精神: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城市正呈现新的特征,如城乡一体化、人口密集化、工厂园区化、道桥高架化、系统复杂化等。事故灾难已由传统行业向城市交通、建设、消防及各种运行行业及校  相似文献   

3.
针对2010年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吉林化工原料桶流入松花江和南京管道内液态丙烯泄露的典型工业灾害事故进行了城市规划层面的深入分析,反思城市规划与工业灾害的关系,剖析其内在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城市规划、城市安全管理方面的改进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核化企业密集区域,也是核化事故多发地区,加强城市核化事故应急能力建设是城市应急救援建设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本文仅就加强城市核化事故应急体系建设谈几点个人之见。  相似文献   

5.
博庸 《防灾博览》2016,(5):70-73
正近年来,化工事故频发,让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聚集:中国的化工安全到底怎么了?化工安全事故频发时刻提醒人们,重化工时代带来的不只是环境污染,还有对公共安全的巨大威胁。近年来,化工事故频发,让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聚集:中国的化工安全到底怎么了?化工安全事故频发时刻提醒人们,重化工时代带来的不只是环境污染,还有对公共安全的巨大威胁。这个问题不仅与现在的化工企业相关,而且也是今后政府和社会都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张永领 《灾害学》2010,25(3):90-95,99
设计了基于人员相对脆弱性判断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城市突发事件人员相对脆弱性研究方法,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将城市划分为8个风险区,选择20项脆弱性影响因子,首先对每个脆弱性因子在8个风险区的人员脆弱性构造判断矩阵,然后以判断矩阵为基础进一步构造人员相对脆弱性矩阵,最后用经验正交函数方法研究突发事件人员相对脆弱性,分析突发事件人员脆弱性影响因子的区域差异,探讨了脆弱性因子和风险区之间的组合特征及变化规律,为城市人员脆弱性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并为突发事件人员脆弱性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民防苑》2011,(3)
上海作为一个拥有2300多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遇到了诸多严峻的城市公共安全挑战。一旦城市安全出了问题,城市发展也就失去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将面临严重威胁。为保持城市良好的发展势头,努力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针对河南省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的特点,从经济可行性、社会接受性、生态合理性三方面建立了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构建的三角模型对河南省17个地市在2001年、2004年、2007年和2010年4个时间断面的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河南省17个地市的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性总体呈增大态势,但普遍不高,多处于弱安全区域;(2)各地市的社会接受性指数逆向发展,经济可行性指数稳步提升,生态合理性指数不断增大;(3)2001-2010年河南省城市土地生态安全呈两种趋势:一是一般安全趋势,并且持续提升,二是一般安全→很安全→一般安全波动趋势;(4)社会可接受性指数不均衡分布趋向明显,生态合理性指数和非经济可行性指数在各城市趋向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9.
《民防苑》2006,(Z1)
城市地下空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面资源的匮乏,为人们躲避战争与灾害的威胁带来了安全感,其平战结合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也给社会创造了财富。然而,近年来发生在地下空间的事故灾难却给我们的应急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如何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应急管理,减少地下空间事故灾害的发生,降低地下空间事故灾害对人员的伤害、财产的损失等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综合减灾的未来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金磊 《灾害学》2005,20(1):116-120
本文从国内外大城市频发的事故灾害现状入手,扼要地探讨了有中国特色的2020年中国城市发展的综合减灾战略研究的框架思路,希望对国家"十一五"城市安全计划的研究制定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1.
1Introduction of urban industrial disastersAt the Ministers' Forum on Disaster Redu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held on1March2 0 0 0 ,Deputy Director-General YANG Fu of the State Commission of Economy and Tradeemphasized by saying:" Security is importantnotonly to individual life,butalso to social stability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mong the 1 1 8catastrophic accidents in China in 1 999,each ofwhich caused the death of more than ten people,over70 % were connected with urban…  相似文献   

12.
化工园区重大事故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对化工园区风险分析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化工园区这一特殊区域,从整体角度出发,分析研究了化工园区内多个重大事故风险源造成的区域风险,并进行了实例应用.综合考虑多个重大事故风险源产生的风险,分析了其产生风险的叠加效应,绘制出化工园区的个人风险等值线;同时根据ALARP(合理可接受风险水平)准则对化工园区的...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在聚集财富的同时也在聚集风险,因此,各种重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城市应急避难所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设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危险地区的安全场所。为了提高应急避难所的应急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必要对应急避难所的应急适应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便为加强应急避难所应急能力的建设提供定量依据。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根据应急避难所的功能特点,从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内部硬件设施、外部软件环境三个方面出发,选定18个评价指标;构造了突发事件应急避难所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求出了各指标的合成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模型得出综合应急适应能力评价结果,并确定改进的工作重点:对评价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以北京市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应急避难所作为实例,计算表明,这种方法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高风险社会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成松柏  陈国华 《灾害学》2007,22(1):18-22
经济和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的副作用使人类社会逐渐处于“风险社会”乃至“高风险社会”之中。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中,存在着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种各样的风险。在对现代社会风险的特点进行归纳后,对其量化方法也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影响风险大小的各因素入手,拟定了若干风险管理对策,对如何面对“风险社会”和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可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长坤  李建  孙云凤  朱伟 《灾害学》2011,26(3):92-96
利用粗糙集理论,在分析大量事故案例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燃气管道破坏事故的灾害演化网络模型,找出网络中各灾害事件的诱发因素,在此基础上,对诱发因素进行分级,并将分级的诱发因素作为条件属性,将各灾害事件是否发生作为决策属性;根据条件属性和决策属性,建立相应的数据信息表;对数据信息表中信息进行处理与计算,得到各个条件属性的上近似、下近似、正域,进而比较和计算分析得出可约简的条件属性,在此基础上,给出危机事件基于粗糙集的信息提取与不同条件下危机事件的预测分析。以交通封锁和交通堵塞两个危机事件的诱发过程为例来阐述上述方法,给出了在不同演化条件下交通封锁和交通堵塞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事故灾害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国胜  任晓崧 《灾害学》2004,19(Z1):71-76
我国发生的交通事故次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一直呈现高速增长趋势.道路交通事故是一种人为灾害,本文分析了决定道路交通事故的人、车、路等关联因素,指出超载运输是当前及今后威胁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问题,减轻交通事故灾害的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和依靠法制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内危险化学品事故频发,但危险源分级监管研究不足的现状,尝试将集对分析理论应用于重大危险源安全等级评价中。以评价指标集合与分级标准集合构成一组集对,利用熵权法计算出各项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再结合同异反联系度函数求出各指标单项联系度及加权平均联系度,以此为依据判定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等级。研究案例的实施情况表明,熵权-集对分析模型充分考虑了危险源安全因素中的不确定性,并且通过熵权值能够识别出影响系统安全的关键指标;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可以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和事故预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Environmental Hazards》2013,12(1):45-50
Abstract

The scale and severity of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in Russia—and its accompanying hazards—constitute a true environmental crisis. Its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are a gradual continuing los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accompanied by acute environmental impacts associated with industrial accidents and related emergencies. The underlying causes are a mixture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factor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unbridle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hese were along the main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hazard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they continue to play that role in contemporary Russia. But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crisis is not only a time of adversity; it also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improvements in the economic wellbeing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震应急地区系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砚  苏桂武  聂高众 《灾害学》2008,23(1):140-144
首先探讨了地震应急地区系数的概念,认为地震应急地区系数是描述各地区在遭受同等强度地震打击时,所表现出来的应急紧迫性、应急重要性和应急救援强度的大小的指标;然后提取了影响地震应急地区系数的因素;继而建立了地区系数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最后,以地市级行政单元为例,计算出全国各地市的地区系数,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市地区系数的地域差异明显,东南部地区明显高于西北部地区;高值主要集中于华北平原、东南沿海和四川盆地等地区的地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