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言语对目前测定水和废水中石油类存在的问题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解决诸类问题的思想和办法,对测定石油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修订石油类标准和测定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乐安污水的石油类检测为例,对不同分析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筛选出准确可靠的石油类检测方法,研究了水中石油类的存在形态及其形成原因,评价了现有处理设施的运转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乐安油田污水的石油类检测为例 ,对不同分析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筛选出准确可靠的石油类检测方法 ,研究了水中石油类的存在形态及其形成原因 ,评价了现有处理设施的运转效果。  相似文献   

4.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是水质分析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日常对《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2012)的操作,对水样采样、样品分析和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进行经验探讨,为合理控制实验条件,提高分析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胜利油田郝现联合站油罐底泥的污染物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油田输油罐清罐底泥的污染情况,选取胜利油田郝现联合站清罐底泥进行污染物分析,检测结果的现状评价结论是:郝现联合站的油罐底泥不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对土壤的污染因子主要是石油类;浸出液对水环境的污染因子为石油类、COD、BOD、挥发酚;无机盐类会加剧周边土壤的盐碱化。  相似文献   

6.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中油的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的适宜条件、干扰物的消除以及与重量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天然水体中含汞极少,一般需经过浓缩富集后进行分析测试。利用LEEMAN测汞仪在实验室条件及实验用试剂达到要求,在不富集的情况下检测限≤15ppt,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Ⅰ类、Ⅱ类水及Ⅰ类、Ⅱ类地下水中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红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污水石油类项目过程中是否需要使用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钠试剂进行分析探讨,为优化实验室石油类检测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臭氧氧化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石油类污染物严重污染的某市水源地下水进行了臭氧净化技术的静态试验研究,通过臭氧对石油类污染物的氧化作用,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的吸收峰曲线和色-质联机结果的分析,初步研究了臭氧氧化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过程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石油类污染的危害,以及汤旺河流域石油类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11.
油田污水站废泥浆的污染评价及无害化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油田污水站产生的废泥浆的污染问题,选取胜利油田滨一污水站的泥浆进行污染物分析,检测结果的评价结论是:污水站的泥浆不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对土壤的污染因子主要是石油类;浸出液对水环境的污染因子为石油类、COD、BOD、挥发酚;大量可溶性无机盐会加剧周边土壤的盐碱化。简易、经济的处置方法是将污泥直接固化,既可锵决污泥的污染问题,也为污泥再利用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石油类污染物来源、危害后,利用实验的方法来确定了荧光法检测的检出限。  相似文献   

13.
湄洲湾海域水质氮、磷及石油类分布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哲强 《福建环境》2001,18(6):20-21
综合了湄洲湾海域三年常规监测成果,对主要污染因子氮、磷和石油类进行分析,针对陆源污染和船舶石油类污染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进行了探讨,通过减少四氯化碳使用量,用玻璃纤维滤膜代替玻璃砂芯漏斗过滤脱水,对样品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能保证分析的准确度,表明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石油污染是指在开采、炼制、贮运、使用的过程中,原油和各种石油制品进入环境而造成的污染。石油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石油类有机污染也在各个领域各个地区时常发生,对我国工业生产和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为此对石油类污染物的检测与判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故本实验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实际的比较,以期为环境工作者以后的工作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6.
岩溶裂隙含水层中石油类污染物的迁移与水力截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淄博市岩溶地下水遭受石油类污染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石灰岩含水层中,岩溶裂隙的发育对石油类污染物侵入地下水的运移过程具有控制作用,石油类污染物沿岩溶裂隙通道运移,在通道延伸的深部可以有高于浅层的检出,水力截获方法去除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物是有效的,但水力截获孔的位置应就近污染物集中检出带布置,尽量远离水源地,并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1年5月~2013年11月莱州湾海域表层海水中石油类污染状况进行的现场调查,研究分析了莱州湾表层海水中石油类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1~2013年,莱州湾表层海水中石油类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09~0.101mg/L、0.00875~0.0879mg/L和0.0118~0.0687mg/L,石油类含量总体年际变化不大,但2011年与2012年、2013年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2011年夏季(8月)高于春季(5月),而2012年~2013年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5月 >8月 >10月 >11月)。从石油类的平面分布来看,基本呈现近岸高、湾中部及湾口低的特点,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小清河口和黄河口等河口附近海域。  相似文献   

18.
三波长红外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锐 《云南环境科学》2001,20(2):63-64,11
根据油的种类,性质及水中的分布情况,采用优级纯四氯化碳多次萃取,将油从水中提取出来,包含石油类和动物物油,动物物油属极性物质,可被硅酸吸附,石油类不被吸附,在红外三波长,波数分别为2930cm^-1,2960cm^-1,3030cm^-1处被吸收,准确测定这三个波数特征谱带的总和,从而准确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相似文献   

19.
利用模拟实验采集了民用燃煤污染源样品,在现场采集了焦化帮石油沥青两类污染源样品,用GC/MS联用技术测定了样品中13种多环芳烃,对分析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后确定以上3类污染源多环芳烃源成分谱,在此基础上,对民用燃煤,焦化厂和石油沥青污染源的排放水平,轮廓图特征,排放特征和特征比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现有的石油类废水的采样器。用分液漏斗和普通玻璃漏斗组装成石油类污水采样器,用CY-2000多功能红外测油仪对模拟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样中石油类平均值为11.00mg/L,显著性检验t值为1.476〈t0.05(6)=2.45,无显著性差别。说明设计的采样器更符合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