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引言 放射性核素在海水中的浓度很低,分析一个样品,需采集几十升的水样,尤其进行较大规模放射性水平调查时,工作量相当大。如果能在野外现场将放射性核索就地浓集,则可大大节省水样直接采集后运往实验室进行沉淀浓集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相似文献   

2.
大弹涂鱼浓集~(137)Cs、~(134)Cs、~(65)Zn、~(60)Co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finirostris linnaeus)为对象,采用示踪法研究它在两栖生活的条件下浓集137Cs、134Cs、65Zn,60Co的动力学过程,并利用活体连续跟踪测量法研究大弹涂鱼浓集上述四种核素的方式及其个体差异。结果表明,大弹涂鱼对四种核素的浓集,8d后就进入动态平衡,浓集系数在6-23左右;内脏、性腺、鳍和鳃都是浓集核素的关键器官,肌肉对核素的浓集能力最低。大弹涂鱼能通过鳃部呼吸,皮肤渗透,胃肠吸收等途径浓集核素,大弹涂鱼营两栖生活的特点导致了它浓集核素动力学过程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天然放射性核素U、Th、~(226)Ra、~(40)K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为了解云南省水体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和分布状况,。于1985—1987年对全省江河、湖泊、水库、温泉、井(深)、泉(冷)水、自来水和农村井水共348个水样进行了放射性核素U、Th、~(226)Ra、~(40)K含量的调查。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天然放射性核素,绝大多数为α放射性,特点是半衰期长,毒性大。因此,对环境样品中总α核素的监测是重要的。 环境和生物样品中总α核素的放射性测定,过去各国多采用厚层法。但食品及生物样品中的α放射性核素含量低,用厚层法测量需要数十小时。近二十年来,国外采用了质谱、带有锗锂探测器的多道分析器、方波极谱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测定技术。同时对快速、简单、有效地分离和浓集方法也做了不少工作。我们参考国外资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着重研究了BaSO_4共沉淀、偶氮砷Ⅲ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悦目大眼蟹(Macrophthalmus erato de Man)为材料,采用多核素示踪方法研究生物作为海洋放射性污染指示物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悦目大眼蟹对137Cs、134Cs、65Zn、60Co、59Fe、54Mn等6种核素的积累量与核素的浓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作者认为,悦目大眼蟹的整体生物用作6种核素的指示物是可靠的,尤以65Zn、54Mn最为理想。文中还论述了核素进入悦目大眼蟹的器官通道和生物浓集的过程,测定了各主要器官的浓集系数。  相似文献   

6.
地球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具有天然放射性来源和人为放射性来源,其迁移研究对放射性污染的治理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化学与迁移行为,着重分析了影响土壤放射性核素积累和迁移的因素(包括土壤理化性质、核素理化性质和生物等方面),并对今后核素迁移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控制排放的放射性废物、核试验散落物和其它一些放射性废物通过种种途径最终基本上进入了海洋。研究海洋中人工放射性核素及其天然存在的稳定同位素的化学形式和在海洋环境中的行为是极为重要的。 由于海水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特别低,而且一些核素至今尚无可靠的鉴别方法,阐明核素的化学形式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只能避难就易、因地制宜地研究核素在化学平衡状态下络合物的形式。先测出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然后用稳定常数计算核素的化学形式百分比。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系统中核素在地质屏障的迁移途径,采用库室模型方法,通过Goldsim软件对放射性核素在花岗岩裂隙中的迁移模型,即平面单裂隙迁移模型,进行了求解,模拟了放射性核素在地质屏障中的迁移释放,给出核素从地质屏障的释放率结果。  相似文献   

9.
海洋环境中存在着以天然铀(~(238)U、~(233)U)和钍(~(232)Th)为首的一系列衰变产物,宇宙射线与大气中氧、氮、碳等原子相互作用生成的辐射产物,以及膜过滤器核武器试验和核设施运行产生的裂变产物和活化产物。在海洋放射性天然本底水平和人工污染水平的调查中,由于这些放射性核素在海水中的含量极低,因而,一份水样往往需要采集几百至几千升海水将它们浓集才能使之达到某种分析仪器所能及的最低检测下限。  相似文献   

10.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试验检测饮用水水质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试验对无锡充山水厂、中桥水厂,常州西石桥水厂进出水及金坛市拟用水源地长荡湖湖心水样的生物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水样的有机浓集物均可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存在一定的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与各水样水质污染状况基本一致.同时,季节变化以及常规水处理过程对水样的生物毒性也有影响.研究表明,彗星试验可有效地用于检测饮用水质有机浓集物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1.
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的遗传毒性与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浙江省101个饮用水源地微囊藻毒素(MC)的健康风险度进行评价,提示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LR(MC-LR)具有较高的非致癌风险.采集MC污染相对严重的A、B 2饮用水源,一部分利用树脂对其中的MC进行浓集,另一部分加入稀释的纯毒素MC-LR模拟水源水中MC释放的情况,同时制备相同浓度的纯毒素序列,利用Ames试验检测藻毒素浓集物、水样中藻毒素和纯毒素对细菌的致突变性,彗星试验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可能产生的DNA损伤,微核试验检测鲤鱼红细胞微核的诱发效应.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藻毒素浓集物、纯毒素和藻毒素稀释水样均可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不同程度损伤(P <0.01),损伤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加重,高剂量浓集物、藻毒素稀释水样A和纯毒素可诱导鲤鱼红细胞微核率上升,在本实验条件下尚未观察到藻毒素浓集物、藻毒素稀释水样及纯毒素在Ames试验中具有显著的致突变作用.利用树脂浓集水源水中MC和向水源水中加入稀释的MC-LR模拟MC释放2种方法切实可行,饮用水源水中MC可诱导鲤鱼红细胞微核率上升和淋巴细胞DNA损伤,具有遗传毒性,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远期危害.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与放射性核素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生物处理放射性废物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对现有核素固化方法的新的补充及探索,也是极有应用前景的新尝试。用微生物菌体作为生物处理剂,富集回收存在于水溶液中的铀等放射性核素,效率高,成本低,耗能少,而且没有二次污染物。通过微生物的吸附富集核素作用,可以实现放射性废物的减量化目标,为核素的再生或地质处置创造有利条件。文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利用微生物进行放射性核素处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亚铁氰化铜—硅胶对钴,锌,铯和铈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重量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和γ能谱法等分析手段,较系统地研究了CuFC-SiO2对Co、Zn、Cs和Ce等核素的静态和动态交换平衡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吸附体系的pH、温度、搅拌时间和离子浓度等对Co、Zn、Cs和Ce的吸附率和交换容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条件,其吸附能力顺序为Cs>Zn>Ce>CoCuFC-SiO2用作现场定量浓集海水中60Co、65Zn、137Cs和144Ce等核素,用γ谱测定其活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大气层核试验是人工放射性核素最大来源,可造成局部和全球性污染。核燃料再处理厂和反应堆运转虽然在严格控制下向海洋环境排放低放射性废液,但也可造成局部污染。核试验象核工业一样,产生中子活化产物放射性核素和裂变产物放射性核素。海洋环境中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列于表1。  相似文献   

15.
温度、盐度是影响海洋生物吸收放射性核素的重要因子.研究温度盐度的不同组合对海洋藻类吸收放射性核素的影响,对探讨核素在海洋食物链中的累积、转移以及评价核废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都是很有意义的.我们以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对象,在核污染监测中的主要核素~(60)Co、~(137)Cs同时示踪条件下,研究了三种温度、三种盐度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小球藻吸收这两种  相似文献   

16.
苏南地区部分饮用水源水的有机污染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美国EPA建议的多污染物分析与评价系统,对苏南地区部分饮用水源水质的危险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各水样健康危险度均>1,表明各水样对人健康均存在潜在危害,而生态风险度均<1。同时,采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试验,对各水样有机浓集物的生物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样浓集物可对淋巴细胞DNA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存在一定的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与水质状况基本一致,表明上述两种方法对于评价水体有机物污染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深层地质处置是处置高放废物的可行方案之一。高放废物中的放射性核素具有放射性强,核素毒性大,半衰期长(100 a)等特点。而吸附性弱、扩散能力强的关键放射性核素在处置库中的迁移特征成为地质处置库选址的安全性评价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文章广泛调研了国内外粘土岩地质处置研究的工作进展,并从核素种类、粘土类型、具体迁移研究方法、研究设备和迁移所用拟合的数学模型开发方面,总结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中国高放废物粘土岩地质处置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饮水中有机浓集物的致突变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外,尤其美国,在饮水中有机物的分离鉴定,饮水中有机浓集物致突变性鉴定以及饮水污染与人类癌症关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我国尚未见有关饮水中有机物致癌、致突变可能性的报道.为了在饮水中有机物的浓集方法和致突变鉴定方面进行探讨,我们选择有机物污染较严重并以地面水为主要供水源的某市自来水厂,于1981年8月初分别在所属A厂和B厂浓集出厂水样,  相似文献   

19.
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式可以模拟放射性核素在不同尺度下的大气输送与扩散,为核电站选址、核事故应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总结了目前广泛用于模拟核素扩散的多种模式,详细比较了各模式对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输送和扩散、干/湿沉降和重力沉降以及辐射剂量等处理方法,总结归纳各个模式模拟的差异性.最后,对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式发展前景做了展望.对有针对性地提高模式模拟能力以及明确模式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铀矿区附近牛对放射性核素环境转移的指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武夷火山岩铀成矿带的570和6722矿附近生长的牛的肝、肺、肌肉和骨骼等组织中的放射性核素以及牛生长区的土壤、饮用水、牧草等样品的放射性强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矿区土壤的放射性平均强度相当,具有近似放射性地质本底条件,而570矿区的饮用水以及生长在该区的牛的组织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比6722矿区的高.226Ra和210Pb在肝、肺等组织中明显富集.在铀矿床的勘探开采过程中,核素主要通过氡气和核素含量高的粉尘,通过风介质在空气中扩散迁移而导致周围形成辐射污染;放射性核素溶解在矿坑废水或被雨水冲刷淋滤,通过径流扩散而形成辐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