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林产品绿色政府采购是世界森林保护领域的新兴议题,有其独特的理论机理,是政府环境管理职能在公共财政支出上的体现,旨在通过控制终端市场需求市场达到引导供应商经营取向的目的。发达国家实施的林产品绿色政府采购已对社会经济实体产生了影响,但客观上也成为新型的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2.
景生 《环境教育》2006,(12):11-13
政府采购制度是约束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运用市场竞争机制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以实现公共职能的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作为公共财政体系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国家管理直接支出的一项基本手段.所谓"政府绿色采购",就是在政府采购中着意选择那些符合国家绿色标准的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出台并实施的《政府采购法》只对政府实施绿色采购做了原则规定。由于法律的规定缺少强制措施,致使政府绿色采购难以落到实处,惊人的政府采购数额中绝少绿色。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有关部门不断完善政府采购相关政策,优先采购节能产品,使政府"绿色采购"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的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应当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包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为了发挥政府机构节能节水、保护环境的表率作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及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出台了《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及"绿色采购清单"——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  相似文献   

5.
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央财政部联合发布的(<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首批(<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以下简称<采购清单>),将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和省级预算单位实行,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环保总局将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清单,加强监督检查,推动政府绿色采购工作顺利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上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演进,政府采购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不断朝着与环境更友好、更和谐的方向发展。政府绿色采购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对各国政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国外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现状作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构建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1月20日,以"绿色科技、绿色之星、绿色采购"为主题的2009中国《绿色之星》年度工作会议在海口市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联合举办,来自中央国家机关采购中心、地方政府采购中心、各省市环境保护产业  相似文献   

8.
农村林产品废弃物是一种潜在的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具有成分复杂、分类粗、杂质多等特点,开展农村林产品废弃物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浙江省为例,通过对农村林产品废弃物产量、利用现状的调查和“三环”循环总体发展思路的剖析,提出今后浙江省农村林产品废弃物回收利用应当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建立健全林产品废弃物回收体系,制订林产品废弃物分类标准和检测方法,加强林产品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出台有利于林产品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9.
前沿动态     
国际动态绿色和平呼吁发达国家增加减排量鉴于比预期更为严重的全球变暖形势,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提高了对发达国家2020年减排目标的  相似文献   

10.
李清源 《青海环境》2011,21(4):178-181
在新的战略转型时期,许多国家和地区把绿色发展作为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多方面的探索实践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梳理总结部分发达国家以及国内部分省区绿色发展的成功实践与经验,以期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Since the 1980s, green purchasing/green procurement has increasingly been recognised as an effective means of addressing and reducing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s related to product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round the worl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curement practices and policies of five Asian countries and Hong Kong, in the context of an international overview of green purchasing and practices. The extent of government involvement in green procurement is found to directly determine its overall effectiveness, and up-to-date information resources clearly enhance delivery and performance. A case study in Hong Kong demonstrates how public leadership on green procurement has advanced green procurement in the private sector.  相似文献   

12.
By committing to green procurement, the UK government has taken a key initial step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can this be put into practice? This policy analysis explores the background to green procurement in English local government through desk research and data collection, including interviews with five local authorities. It finds that green procurement has been encouraged through legislation, providing information and dismantling barriers, but momentum was lost following the Gershon review.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action plan would ensure green procurement becomes embedded withi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New information to link up green procurement with organisational goals would also expand the horizons of green procurement.  相似文献   

13.
Consumer pressure is usually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ajor drivers for mor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products. During the last decade an increasing focus on public procurement has emerged as an important contributor to that pressure.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role of municipalities and counties in green public procurement. Based on surveys we investigate to what degree green public procurement is implemented in Norwegian municipalities and counties and which capabilities are critical for successful green procurement. We both investigate to what degre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is requested in call for tenders and also to what degree the information is actually used in the final selection of supplier. The information gathered from the municipalities and counties is compared with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potential suppliers to see if suppliers and purchasers agree on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demands in the selection of suppliers.  相似文献   

14.
以黑龙江省为例,在脱贫攻坚视角下,选取林业产业总产值、造林面积、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林业系统年末从业人数、林业产业结构比例5个有关森林生态产品供给效率的测算指标,通过DEA模型对黑龙江省2001—2017年森林生态产品供给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Tobit模型对该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森林生态产品供给效率的综合效率总体良好。(2)森林生态产品供给效率的综合效率与规模效率密切相关。(3)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收入比重和林业生态建设实际到位金额与供给效率显著正相关,而火灾次数与供给效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日本相对丰富的促进可持续消费经验对我国正在大力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本文介绍了日本循环社会法律框架下循环再生利用法和绿色采购促进法对促进可持续消费的作用,以及可持续消费的最新实践活动,并从循环再生利用法律法规建立、深化公共绿色采购评估、发布面向普通消费者产品清单、建立消费者发声通道、提升消费者意识、促进消费者导向管理等方面提出对我国推动绿色消费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调查南京城市森林游憩者的基础上,以森林价值取向为预测变量,对城市森林游憩服务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市民的森林价值取向包括生态取向、健康取向、文化取向、产品取向和消极取向五种类型;城市森林游憩服务需求则包括基本需求、拓展需求和个性需求三个层次.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发现,对森林资源持“健康”、“文化”和“生态”价值取向的市民对森林游憩的“基本服务”需求明显,更重视森林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保护;而持有“产品”和“消极”取向的市民,则希望森林游憩地能提供更多“拓展”和“个性”服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引导城市森林游憩者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森林碳汇市场市场份额扩大,黑龙江省凭借资源和区位等内在优势,森林碳汇市场发展前景可观。基于市场原则和组织框架的构建设想,依据市场定位和产品开发,对黑龙江省森林碳汇市场发展的可行性分阶段设计,提出适合的保障机制,为黑龙江省森林碳汇市场运行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环境保护标准的日益严格、公众环境权益要求的不断提高,石油企业实施绿色采购已成为实施节能减排、提高竞争能力、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的重要内容。石油企业应从推行物资供应各环节监管、实施物资生命周期全过程评估、加强物资产品供应商管理、强化物资流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建立完善的企业绿色采购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绿色消费是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发展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领域之一。目前我国绿色消费意愿正不断上升,绿色产业迅速兴起;从市场机制来看,绿色消费通过供求关系变化影响经济绿色发展。特别是在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进程中,以更大力度在更广范围推动绿色消费正当其时。分析发现,影响绿色消费的因素主要包括消费观念,以绿色标准和认证制度、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税收和绿色激励机制为代表的公共政策以及绿色供给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等。当前中国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和意识仍旧淡薄,公共政策制定仍不完善,在引导绿色消费方面的作用仍旧较弱,同时还存在绿色产品供应不足、绿色技术创新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绿色消费理念向实际绿色消费行为的转化。对此政府可以通过完善绿色采购制度、推动出台绿色采购法、扩大绿色消费品的财政补贴范围、扩大开放等方式推动我国消费向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