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玻璃海 《环境》2007,(7):33-35
"如果奥林匹克运动不重视环保,她就没有未来".这话是在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上的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技术主管说的.如今想来,这对于世界各国积极申办奥运的城市来讲真是金玉良言.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积极实践者。我们注重统筹兼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方面,过去3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贫困人口减少2亿多,中国成为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中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和水资源保护制度,用占全球不到10%的耕地和人均仅有世界平均水平28%的水资源,养活了占全球1/5的人口。在社会建设方面,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不断深化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在环保领域,全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如何在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已经成为了历史性的任务。日本的政府绿色采购堪称典范,值得我国借鉴。尤其是我国应借鉴日本区别对待、共同参与、科学评价的绿色采购推进体系及做法,和"自下而上"的绿色采购推广模式,大力推进和完善我国绿色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资源极为丰富。占世界第五位。但是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平衡,我国北方的黄河、淮河、海河、滦河、辽河、黑龙江及西北一些内陆河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17.7%,而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63.7%。此外降水量在时间上分布也很不均匀,北方一些地方严重缺水,如天津市1981年春季。干  相似文献   

5.
正"环评制度只会加强不会削弱。"2017年9月,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环评制度重要性的强调,至今言犹在耳。环评制度是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一项国际通行制度,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环评制度在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发挥着不容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环  相似文献   

6.
环境影响评价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坦  汲奕君  吴婧  张一心 《环境保护》2013,41(14):35-38
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是我国环境管理"老三项"制度之一。自1979年"环保法(试行)"将其确立为一项法律制度以来,环评在我国已实施了三十几年,若加上之前作为其发端的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我国的环境评价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如今环评已成为环境保护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的制度化保障。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有森林1.34亿公顷,居世界第五位。但森林覆盖率仅为14%,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7%,居世界第104位,属于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另外,我国森林质量不高,中幼龄树比重大,约占全国林场面积的71%,人工林中的中幼龄树比重高达87%。  相似文献   

8.
王彬  梁璇静 《环境保护》2016,(21):29-35
我国有诸多法律法规、部门职能、标准规范和政策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建设已有相当基础。但是饮用水水源保护仍存在立法不统一、制度不完备、体制不协调、标准不统一、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建议通过《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和相关立法,落实国务院"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饮用水安全"的要求,对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关制度进行完善:立法上,统一饮用水水源保护要求;体制上,统筹饮用水水源保护职责;制度上,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监管制度;标准上,依据水质条件综合适用;政策上,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经济支持。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环境立法整体上是以环境保护观、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的,若以生态文明观审视之,发现尚存在如下突出问题:环境、资源、生态三大支柱的制度发展不平衡,"尊环境,重资源,轻生态"的问题较为突出;社会、文化"发展生态化"的制度建设不足,"生态资本化"和"环保产业化"方面的制度发展缓慢;缺乏国土空间利用格局的理念,对生态空间的保护不力;未按照利益衡平的原则妥善处理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未对环境权进行确认,对资源权的规定还不够健全;立法体系上缺乏龙头法和基本法,法律生态化建设尚不充分等。今后,应全面树立生态文明观的指导地位,系统推进我国"第三代环境法"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执行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EIA)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是一个重要的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规范管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对EIA制度的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在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的科学的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新体系,它对于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及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可行性,并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EIA有效性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2001年至2011年(截至2011年11月1日)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论文83.6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然而,在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的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总是伴随着社会对"中国论文重量不重质""、唯SCI论"的质疑。  相似文献   

12.
马文婷 《环境保护》2023,(22):76-77
<正>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努力进行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技术革新,尽可能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成立了碳排放权交易所、节能减排交易中心,在碳排放权交易中进行低碳经济的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环境导报》2003,(4):8-9
中国缺水 我国淡水资源量约为27210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居世界第6位。但是,我国人口已逾13亿人,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2260立方米,只相当于加拿大的2.5%、美国的20%,居世界第88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淡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东南地区多、西北地区少,70%集中在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及许多城市严重缺水。如工业发达的华北地区海河、滦河流域,人均水量仅有430立方米,比以干旱著称的阿拉伯半岛还少。全国缺水城市183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40个,全国日缺水量1240万吨。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加剧,养老人口和需求显著攀升,从而社区养老模式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为此,社区养老服务应当立足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协调政府、社会组织、居民等多方力量,推动养老服务的高效开展,从而促进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由王延中和杨冠琼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治理》一书,以社会保障治理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效能和运作机理的同时,明确了老年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为研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上是世界大国.能源生产量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10.节能与环保,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创建和谐社会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自然、地理、历史的教科书上,都非常自豪地写明,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这是炎黄子孙的骄傲。请看,水资源排世界第6位,耕地近20亿亩,林地为17.3亿亩,年产矿石17亿吨,居世界第三位,的确是了不起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移动源污染排放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灰霾、雾霾、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性大气污染的频繁发生都与机动车污染排放密切相关,这表明我国移动源排放监管有效性的不足。而这又直接根源于我国移动源排放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不到位,包括道路交通控制政策少,非路上交通的排放控制政策基本缺位等。本文介绍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移动源排放控制管理体系——"全生命周期"的美国移动源污染排放管理政策体系,重点了分析《清洁空气法》的规定、严格排放标准和燃油标准的实施、经济刺激及劝说鼓励等多种政策思路和工具,并针对我国移动源污染治理中存在的单一行政管制、部门不协调、经济激励不足等问题,从技术、经济、行政等维度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移动源污染管控体系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海港,位于海河下游段及其入海口处,是渤海湾中与华北、西北地区内陆距离最短的港口,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根据<天津市统计年鉴(2010)>,2009 年天津港口货物吞吐量3.81 亿吨, 位居世界港口第五位,国内港口第三位,北方港口第一位;集装箱吞吐量为870 万国际标准箱,位居世界港口第十六位,国内港口第六位.随着天津港的飞速发展,港口的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煤尘、矿尘的污染,交通尾气的增加等."十五"期间,天津港实施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北煤南移"战略调整,对北疆港区的煤炭货场进行整合,把防尘设施较差的场区陆续关停,将煤炭等大宗散货移至南疆港区,同时,加快南疆煤炭一批专业货场、码头建设,使港区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现行环境法律体系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正东 《环境》2001,(10):20-21
一、现行环境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从环境法的实施和执行上看,我国环境法带有浓厚的"政府管制性".首先,我国的环境法多为"主体法",未涉及到"行为法",注重"实体法",涉及到程序法方面偏少,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规定不够具体.其次,法治不健全,在众多的环境民事责任中,绝大部分都靠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来解决问题,很少用司法手段来解决,司法机制不明朗.第三,对环境执法的规定不够具体,由于过多的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这样弹性大,操作性不强,在执法中容易走样,常常出现"相同案件不同的处理方式".不能很好的让行政手段处于严格的法律程序的限制下,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相称的.  相似文献   

20.
第五节生态制度立法的缺陷与完善(上接2009年第4期)除上列生态制度外,我国还实行草原禁牧休牧制度、休渔制度、捕捞限额制度等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应该说,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已比较完备,但是,生态制度在设立和设计上仍存在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