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粉丝"作为一个群体,在众多娱乐事件中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而百度贴吧作为国内最大的粉丝交流平台,将其作为粉丝文化研究的文本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本文通过使用文化变迁和迷群理论,结合贴吧十年间的粉丝大事件,来阐释贴吧粉丝文化的形成和变迁,分析其变化的深刻的内外部原因。并对如何引导健康的网络粉丝文化传播给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粉丝作为一种特殊的受众,不仅是大众文化的消费者,同时也兼具生产者的角色。粉丝往往会根据共同的爱好在互联网上自愿组成一个虚拟的网络社区,并利用这个共享的平台进行粉丝文本的生产。本文选取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百度贴吧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和分析粉丝们在百度贴吧里的互动交流以及他们生产出的各种粉丝文本,从而对他们的文本生产行为进行归类梳理,并试图探讨粉丝从事文本生产的意义与动机。  相似文献   

3.
19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产业的政治经济结构经历了历史性的转型。随着扶持国产电视剧政策环境的形成和资金来源与生产方式的变革,该产业的发行与播出体制以及受众市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宣传部门的意识形态导向、不断调节的政府监控体制、资本的利润诉求、电视剧制作与播出者的能动性以及转型社会中活跃的电视观众,共同创造了一种动态的、高度复杂与多面向的电视大众文化,使电视剧成了当下中国最活跃的媒体产业形态与意义生产场域。从《渴望》到《蜗居》,电视剧市场积极参与了中国社会阶级与阶层关系重构和意识形态整合,并呈现出日趋明显的中产阶级文化优先取向和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偏颇。在此语境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色与基础、电视剧中的"人民大众"立场到底属于什么等问题已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15年9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主要对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各种程序性权利进行了规定,是对《环境保护法》中公众参与原则的贯彻和落实。在推动我国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立法、环境决策等活动的同时,《办法》实施的更大意义在于其体现的程序正义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公众环境权益保障的新理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本文主要立足于《办法》中蕴含的程序正义理念,分析《办法》实施以前我国环境权益保障"重实体轻程序"的根源与困境,并对《办法》体现的程序正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如今泛娱乐化的时代,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风行,电视娱乐行业竞争激烈,为了追求收视率,电视娱乐节目往往发现一个节目类型就一拥而上,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娱乐节目扎堆的情况下,有一批节目还是取得了收视奇迹,如《爸爸去哪儿了》、《我是歌手》、《花儿与少年》等,以上这一类节目都主打"明星牌",是明星真人秀。本文立足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剖析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  相似文献   

6.
《非常帮助》作为河北农民频道的调解类节目,受到了河北观众的广泛喜爱。本文分别从节目的定位、内容的特点、节目的呈现方式及其对受众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非常帮助》节目定位清晰,节目内容贴近生活、真实淳朴,节目形态融入了纪实元素,叙事思路清晰,节目反映社会民生矛盾,引发受众的思考等特色。  相似文献   

7.
当下,消费主义文化已经渗透于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这种文化现象背后隐藏着的多种意义和运用方式是文化设计者们没有预料到的。约翰·菲斯克的《解读大众文化》通过对购物广场、海滩、电子游戏的快乐、麦当娜、摩天大楼等大众文化个案进行剖析,遵循"快感——权利——意义"的内在逻辑,揭示了这些文本表象和内在的双向意义,并发掘了大众文化蕴含的政治和社会动力。  相似文献   

8.
2013年10月11日,湖南卫视推出了国内首档大型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该节目以近乎"零差评"的口碑超过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等娱乐节目在受众心中的美誉度,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对《爸爸去哪儿》这一节目的传播特性、受众群体特征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解读,进而对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前景进行预测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网络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崛起日益重塑受众的收视习惯,人们从客厅逐渐转投PC、移动终端。网站自制剧进一步瓜分影视剧市场,其中代表作《万万没想到》凭借其"草根"立场、"自黑"叙事和"吐槽"表达,赢得了5.6亿播放量和大批"死忠粉"。同类影视剧的爆红表面看来是"屌丝"的胜利,但背后主创和营销团队都带有明显的"精英"色彩,实为"精英"对"草根"文化的征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利用网络民族志的调查方法,通过在线观察、参与讨论、数据记录和内容分析的方式,主要以微博、百度贴吧、视频播放论坛等虚拟社区为田野调查点,以2012年的热播剧《后宫甄嬛传》的主要电视播放时期和网络投放时期为观察时间段,历时大约一年,针对该剧的热播现象以及在网络上引发的讨论热潮进行学理分析,主要探讨了社交媒体对该剧的助推作用以及社交媒体对于电视传播形成口碑效应的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11.
2014年新春伊始,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掀起了全民追"星"热,整个微博、微信朋友圈都充斥着对该剧的剧情、服饰、美食、流行语等的热议。本文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个案,从受众心理学角度分析韩剧热播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世界环境》2011,(3):60-63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民环境意识,建立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依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部署,特制定《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十一五"环境宣传教育情况和面临的任务"十一五"期间,环境宣传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服务大众的方针,以《关于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引,有力地服务和配合了环保中心工作,全社会环境意识明显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实践都发生了重要转变,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圆满完成污染减排任务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自从2013年12月18日在韩国SBS电视台播出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之后,该剧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网络热门话题,由此产生了"都教授"、"叫兽"、"二千"、"炸鸡和啤酒"等大量网络名词。该剧在演员、剧本、制作等方面有着独特的魅力,满足了受众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加快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介绍了中央最近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基本思路和试点内容。建议制定专门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并配套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商、诉讼、协商与诉讼衔接制度,以及损害评估、资金保障和公众参与监督制度等,形成"1+6"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SWOT模型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方面对地铁报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以《西安地铁早8点》为例,得出免费地铁报依托受众的精准定位和版面内容的创新赢得受众,抓住渠道唯一性和"新兴媒体"优势占领市场,但仍面临收入单一、市场饱和、覆盖面窄、政策压力等多方面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也是其代表作与成名作。《女神》甫一出版,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开一代诗风,被广大青年所争相阅读。这部诗集之所以如此受读者欢迎,除了思想上反映了"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和形式上主张"绝端自由"的诗体大解放而外,还由于《女神》蕴涵着丰富的审美范畴——崇高、优美、丑等。不同审美范畴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转换使得《女神》中的诗歌充满了艺术的跳跃性,这也是其成为文学经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自2011年8月我国新闻界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各种新闻媒体针对新闻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新闻联播》作为新闻界改革的风向标围绕"走转改"进行的调整反映出《新闻联播》传播内容的均衡化、亲民化趋势以及传播方式的多样化、灵活化的特点,其调整受到业内外的好评。  相似文献   

18.
《非你莫属》是国内首个求职类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准确把握受众定位,主持人善于体谅他人,能够把握受众心理。节目内容和形式吸引受众,引起受众兴趣,同时满足了受众消遣、学习和获取成就的心理需要,很好地关照了社会心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文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出发,从传播者和受众双方的心理来分析《非你莫属》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大省级卫视在重压之下不断改版,寻找差异化的品牌经营战略。河南卫视立足中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融入现代化的思维方式,以文化带动品牌经营,诉诸"互动性"、"国际效应"、"整合",打造了《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等众多知名栏目和强势品牌,取得较大成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文化工业理论的特征及技术两个方面入手,以《新闻记者》评选出的2013年"十大假新闻"为例,结合当前媒介融合的环境,从文化角度分析假新闻滋生的原因,以期能够提高受众对假新闻的辨别力,帮助新闻从业者及信息发布者能更规范的报道和发布信息,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