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的方方面面。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局面越来越严峻,本文从高校就业文化角度谈起,梳理了就业文化的含义、内容、作用,整合了高校在就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作为时下热点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从政府到社会再到每一所高校,各方都在为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积极寻找解决途径,提高大学生求职能力和调动大学生求职积极性成为其中的焦点。而大学生就创业社团作为学生间的互助就业促进组织应运而生,成为极具特色的就业推动力量。本文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协会为例,介绍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以期对各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及时、有效地传播就业信息是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主要从政府就业服务机构、社会中介机构、学校就业服务部门、互联网、报纸广播等媒体、亲朋好友、学校老师等7条渠道获取就业信息,各渠道信息质量参差不齐,获取信息的难易度及满意度不一。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需要正视传播时效、信息内容、传播方向、传播组织、传播媒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拓展传播途径、丰富信息内容、提高传播效率、实现信息互动、加强信息监管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它不仅仅关系到国家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且关系到高职教育办学部门面向市场的生存问题。高职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0后"大学生已成为大学毕业生求职大军的主要群体,了解其就业时的情感和倾向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90后"大学生在就业规划、就业目的、工作条件、就业地点、单位性质选择和薪酬方面的偏好进行了分析,结论可为高校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如何提升毕业生综合就业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社会实践和就业能力的内涵谈起,在分析社会实践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就业能力作用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如何有效推进社会实践活动,以提升大学生综合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加强大学生就业文化建设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从分析加强大学生就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入手,探讨就业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并提出构建大学生就业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若干措施,以增强大学生就业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社会体育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因体育健身活动而产生的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而设置的专业,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进行研究有助于社会体育专业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研究显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存在专业自信较低、薪酬期望不高等问题,存在较大的就业压力,同时,毕业生就业范围和择业意向也比较狭窄,增加了就业难度。要改善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问题,需要从学生培养机制、转换就业观念等方面,逐步建立自主创业、多渠道就业的良性模式。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重点的工作之一,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检验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关系着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关系到每个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及国家的安定、进步与发展。而就业指导课程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地设计教学时间和内容能有效地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并能促进学生确立就业目标、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动力;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力的帮助,促使学生的就业层次、就业稳定性、就业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并将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但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给就业带来的短期冲击效应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深刻分析和厘清环境保护工作对就业乃至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带动效应,是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从学术视角分析了我国20年来环保投资对就业的影响效应,论证了环保投资对就业规模扩展的积极作用及其机制,对于认识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价值,制定针对性政策预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针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的时间日益紧迫,一些观察家警告说,经济会因此受到影响。但是,经济繁荣与就业从根本上是以稳定的气候和健康的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资源的消耗、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和其他破坏性事件的影响会导致就业机会大量丧失。相比之下,对保护环境和减少人类碳足迹具有实际作用的就业机会可以让人们在绿色经济中获得切实的好处。  相似文献   

12.
结合当前中国劳动力就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和国家宏观政策,初探如何加强职业指导,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查阅文献、文件和上网查询、跟踪调查等方式,从专业设置、招生情况、就业现状三个方面,剖析我国高等院校对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在分析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规划、计划的基础上,结合相关部门的机构设置、人才结构、发展状况调查,对环境教育部门、环保产业及环保系统的近、远期人才需求进行预测;从而提出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的就业方向、培养目标定位,并据此提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城乡人才差别显著,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渴求形成鲜明对比。政府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引导毕业生向农村流动,这一方面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实现毕业生向基层单位流动的三个主要渠道是自主创业、政府和准政府岗位、市场化岗位。  相似文献   

15.
In order to come up with a sound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s of material efficiency innovations on growth, employment and competitiveness, different economic mechanisms have to be considered. From a method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e analysis must be able to account for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The employment impacts of five innovations are analyzed: plastic and paper recycling, increased life span of automobiles, car sharing, and bio-based products. Time horizons for all strategies are scenarios until 2020.The economic impacts are context specific with regard to innovation, technology and country. The economic impacts highlight substantial structural adjustments. The overall economic net impact on employment tends to be neutral to positive. Stronger positive economic impacts result if first mover advantages can be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4):121-125
以钦州学院为例,分析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综合素质等存在着的问题。不同专业的就业率差异性明显,新办工科专业就业率、专业对口率有下降趋势,跟工科专业综合素质有关。建议加强第二课堂、专业社团转型升级、工程实训环节等三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高职高专就业指导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理论指导的大一统、教学方法偏重说教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会计专业的角度提出会计专业就业指导建议,构建会计专业个性化就业指导理论课程,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体验教学方法等,从而有效指导会计专业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