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客观反映,有怎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与其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基于社会阶层分化的视角,考量当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阶层利益过度分化、阶层思想共识离散、阶层文化身份区隔、阶层流动渠道梗阻和阶层情感共鸣式微,会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统合能力。为此,从阶层分化视角研究,关注当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既是研究该论题的一个重要立足点,也是需要深化的一个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
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是指掌握了国家权力、处于执政地位的政党所主张的意识形态能够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保持自身结构上的稳定,能够发挥正常功能并免遭来自国家内部或外部异质意识形态因素的侵蚀、破坏或颠覆,确保执政党意识形态能够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同。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广泛的影响性、间接的强制性、内容的综合性、鲜明的时代性等特征。切实维护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利于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便于化解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可以保障个体权利和社会公平正义,能够巩固政治合法性和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3.
汉藏双语传播是西藏社会独特的传播现象。本文主要研究汉藏双语传播产生的原因、担当的历史使命,分析汉藏双语传播与藏民族群众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研究认为,汉藏双语传播适应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扩大了西藏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受众人群。双语传播也是丰富媒体新闻内容、传播主流价值观和建构国家认同观念的主要方式。在双语传播的现实语境中,政府、媒体和群众实现了共赢。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6月28日,由丹麦社会民主党组阁的新政府亮相,同时也出台了该党与支持它的其他两个左派政党(社会主义人民党和红绿联盟党)及中间党(社会自由党)共同撰写的"政治谅解"文本。这份"政治谅解"文本向丹麦各党派和选民表示了新政府执政期间的政治意愿。它涉及未来福利制社会建设的多个方面,而最引人瞩目的是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雄心。"政治谅解"的第一段指出:"我们要走在扭转气候危机的前沿。提高气候、环境和自然治理的雄心,挑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媒体日渐式微的形势下,媒体融合发展是当前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认为需要做好强化社会责任的担当、深化媒体融合和打造新型媒体这三个方面建设,就能使我们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提高,实现主流地位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红色旅游资源作为我国政治及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起到关键作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演进方向与目的均与其他旅游产品的性质不同,是我国热门的旅游形式之一.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当下重点研究课题.《中国红色旅游生态化转型升级研究》一书,基于市场调研、文献检索及数理分析的研究方法,从案例分析、理论性探讨、内涵提炼等角度出发,针对红色旅游发展现状进行问题梳理和原因分析,并且从理论层面对其生态化运筹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展开论证,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涉及到目标及策略的优化、生态化体系的构建等.  相似文献   

7.
赵华林 《环境保护》2006,(20):22-23
中国目前尚处于国家行动计划的编制阶段,但是中国在保护海洋环境防止陆源污染方面已经制定和实施了相关的计划,包括国家层面的和地方层面以及区域层面的计划,这些计划均纳入了全国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流之中.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及今年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均提出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纳入国家主流发展规划的思路.中国今后的重点工作将是按照国际社会倡议的GPA的有关理念,对这些流域、区域、海域的计划进行系统的整合,形成中国的国家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未来竞争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研究表明,信息沟通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人们离不开信息,信息把独立的个体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一个组织当中,信息沟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仅组织内部中各个层面之间需要沟通来掌握和传递信  相似文献   

9.
蒙小俊  韩勇  黄志贵  龚晓松 《环境工程》2022,40(10):203-214
厌氧氨氧化技术(Anammox)在主流污水处理厂(WWTPs)中脱氮具有巨大应用前景,在高效节能、污泥减量和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成为主流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焦点和热点。概述了主流污水Anammox,分析了厌氧氨氧化菌(AAOB)存在于主流污水中的可能原因;针对阻碍其实现Anammox所面临的低温、亚硝酸盐和脱氮效率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认为实现高纬度地区主流Anammox更适用短程反硝化耦合Anammox工艺(PDA);提出了实现高纬度地区主流Anammox的工艺路线。AAOB生物特性分析、PDA颗粒污泥/生物膜的形成机制和作用、PDA工艺的中试和现场应用以及主流WWTPs PDA的原位实现等是未来主流Anammox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不渝的价值立场。在新时代推进"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路向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注重国家顶层制度设计整体性推进,社会导向层面差异性实施以及个体层面差异化达成,强化政治正义、社会正义和个体正义的融通合一,闪现出人的发展成功之治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样本,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立场新境界,不断开辟共享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10种国内外不同厂家生产的顺丁橡胶的结构、组成与加工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国外产品的非聚合物成分远远高于国内产品。其中,CB的非聚合物成分的质量分数最高,达到404. 64μg/g,而国内产品中最低的为QL顺丁,只有26. 31μg/g。稀土顺丁CB的1,4-结构含量和数均分子量均大于镍系顺丁,分子量分布也最窄,但其密炼加工性能不好,表现为密炼温升和能耗较大,炭黑分散困难。国产镍系顺丁中,1,4-结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YS顺丁的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最高,LD顺丁的密炼温升和能耗最小,GQ顺丁的炭黑分散度最好。  相似文献   

12.
长江干流关键点流量变化及其生态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详细介绍了水文变动指标IHA法32个水文参数及其生态影响,计算分析了长江干流4个关键点寸滩、宜昌、汉口和大通在"自然变化阶段"、"受人类活动干扰阶段"和多年长系列3个不同时期的多年平均月流量状况,并采用IHA法计算了各控制点的32个水文参数,确定了各参数相应的水文变化等级,分析了长江干流流量格局的变化情况及潜在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长江干流关键点流量格局的变化主要是:年内月平均流量1~4月枯季流量增加,6~7月汛期流量增加;寸滩和宜昌流量减少主要集中在下半年8~11月,汉口和大通流量减少的时间推迟,主要集中在10~11月;最小流量参数组的平均值增加,年最小1日流量日期均提前;干扰后呈现连续日上涨率减小,下降率增加的趋势;潜在的生态影响主要是生物多样性降低,大型水生植物丰度增加,大型无脊椎动物现存量减少和丰度减少,对产漂流性卵的鱼类影响较大,动植物生活史模式发生变化,易造成本地物种消失,外来物种入侵的后果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苏州河干流基本消除黑臭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苏州河的整治历史.分析了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效益.通过对苏州河干流2000年基本消除黑臭的阶段性成果的分析表明,不断截流直排苏州河的污染源并控制市区3条污染严重的支流对苏州河的污染,是苏州河干流黑臭水质初步改善的根本原因.提出改善后的苏州河水质还不稳定,易受苏州河沿岸泵站排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主流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运行优化及其微生物的群落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昆明  付巢  李慧  姜姗  仇付国  曹秀芹 《环境科学》2018,39(12):5596-5604
通过高氨氮污水驯化成熟的CANON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氨氮污水,试验分为3个阶段:(1)连续曝气无机配水阶段(0~59 d),曝气量30 m L·min-1,调整氨氮浓度为80 mg·L~(-1),厌氧氨氧化脱氮效率较低,第56 d时,TN去除负荷仅为0. 13kg·(m~3·d)~(-1).(2)连续曝气生活污水阶段(60~110 d),有机碳源的进入使得CANON反应器在79 d时TN去除负荷提升至0. 22 kg·(m~3·d)~(-1).(3)由于DO浓度较低,其氨氮去除率仅为75%,为进一步提高氨氮和TN的去除效果,第110 d时,进入间歇曝气生活污水阶段(110~160 d),提高曝气量为50 m L·min-1,曝气30 min,停曝30 min,第131 d时,氨氮去除率提高至86. 34%,TN去除率和去除负荷分别达到85. 87%和0. 30 kg·(m~3·d)~(-1),这说明间歇曝气策略可以提升CANON反应器的脱氮性能.同时在试验开始前(0d)、连续曝气无机配水阶段(56 d)和间歇曝气生活污水阶段(152 d)时分别取样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阶段的微生物群落变化,结果表明:(1)Candidatus Brocadia相比Candidatus Kuenenia在低氨氮无机配水和生活污水阶段中受影响较小;(2)Nitrosomonas和Nitrospira分别为AOB和NOB的优势菌种,生活污水阶段对Nitrosomonas影响较大,对Nitrospira影响较小;(3)反硝化菌属始终存在CANON反应器中,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副球菌属(Paracoccus)适应性最强,但各阶段相对丰度均不超过0. 5%.  相似文献   

15.
DDTs在海河干流市区段沉积物/水间迁移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迟杰  张玄 《环境科学》2009,30(8):2376-2380
于2007年8月~2008年3月对海河干流表层水和沉积物中滴滴涕(DDTs)污染状况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海河干流水体DDTs含量为6.88~78.82 ng/L(均值28.54 ng/L),表层沉积物中DDTs含量为5.82~45.5 ng/g(均值21.55 ng/g),表层水和表层沉积物中DDTs主要成分分别为p,p-′DDT和p,p-′DDE.利用稳态非平衡逸度模型计算了p,p-′DDT在海河干流沉积物/水间迁移和分布,模型结果用现场实测浓度进行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很好.模型参数灵敏度分析进一步表明,生物降解速率常数、污染物在悬浮颗粒物/水间分配系数以及水体颗粒物沉降通量是影响p,p-′DDT在沉积物/水间迁移过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研究分析了2012年黄河干流表层水体及沉积物中10种多溴联苯醚(PBDEs)和6种新型溴代阻燃剂(NBFRs)的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BDE 209是主要的PBDEs同族体,其次是BDE47和BDE99。黄河水中的BDE47/BDE99与商用产品中的比例相似,然而黄河沉积物中的BDE47/BDE99与商用产品中却大有不同。对所测各PBDEs的同系物进行主成分分析后显示,黄河中PBDEs分布组成复杂,且当地的工业生产活动可能是黄河干流PBDEs积累的主要原因。黄河河水和沉积物中NBFRs检出率及其浓度水平较低,但六溴苯(HBB)在所有沉积物样品中均有检出,而且五溴甲苯(PBT)和五溴苯(PBBz)在所有的河水及沉积物样品中均有检出,这意味着黄河干流HBB、PBT和PBBz的污染十分普遍。与中国其他河流的数据相比,黄河的溴代阻燃剂(BFRs)水平较低,但是黄河经流的10个地区中,经济发达地区的BFRs浓度要显著高于欠发达区域。此外,河水中PBDEs的水平与人均工业产出存在很强的关联性,表明PBDEs的浓度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淮河干流区水质变化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频繁的水旱灾害和严重的水污染是治理淮河的两大难题,入洪泽湖口以上的淮河干流区尤其突出。本文主要分析了近年来淮河干流区的水质情况。首先简要介绍了淮河流域的自然和水环境背景,然后分析了干流区水质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最后对淮河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从总体上看,淮河流域的水污染仍十分严重,防污治污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论文以塔里木河干流的荒漠河岸林系统为研究对象,借助于卫星遥感、GIS等技术,结合实地调查,应用缓冲区梯度分析方法,对现有林地水平分布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塔里木河干流荒漠河岸林面积为58.42×104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07%,自上而下5个河段的林地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94%、3.75%、3.95%、1.99%和1.44%,并且北岸河岸林面积较南岸明显多,南岸受沙漠化威胁,河岸林退化严重,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匀是荒漠河岸林分布特征的重要原因;②荒漠河岸林多沿河道地形分布,随离河道距离的增加呈波动下降趋势,河流对荒漠河岸林显然具有重要影响,径流主要起到补给地下水的作用,近河床区林地分布较集中,波动幅度小,在远离河床区林地易于退化,河流北岸影响范围为38.33~45.51 km,南岸为15.21~39.33 km;③塔里木河干流总体林地率不高,林地分布不均匀,荒漠河岸林形成以河道为中心的带状分布,分布范围达10~80 km,重要保护范围在0.8~12.3 km,恢复范围在2.2~24.5 km,重建范围在4.7~30.1 km。根据荒漠河岸林的分布特征和保护目标,对塔里木河干流用水作统一规划和协调是符合实际的生态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依滴  欧阳威  刘连华  陆中桂 《环境科学》2023,44(12):6720-6727
重金属毒性强、在环境中不易降解,可通过食物链在人体累积,进而对流域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2019年9月,沿黄河干流调查了14个断面,分析了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As、Cd、Cr、Cu、Pb和Zn)的总量及其赋存形态,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风险评价编码法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物有效性进行风险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解析了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结果发现,重金属的含量平均值排序为:Cr>Zn>Cu>Pb>As>Cd,相对于各河段的背景值,Cd的超标率最高,达到85.7%.沉积物中As、Zn、Pb和Cu均以可氧化态为主,Cd以弱酸溶解态和残渣态为主,Cr则以残渣态为主.As、Cr、Cu、Pb和Zn的生物有效性均表现出上游最低,中游升高,下游降低的趋势.风险评价表明Cd是黄河干流污染风险级别最高的元素,极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应当优先防控,尤其是干流内蒙古段.PCA和RDA分析揭示了细颗粒泥沙和总有机质对重金属污染的主控作用,因此在黄河流域应重点防控随土壤侵蚀和泥沙迁移流失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20.
东江干流河岸带植物群落类型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东江干流河滨带植物群落类型进行详细调查,并对其空间分异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野外调查所获90个样地数据资料,结合应用了TWINSPAN、DCA、CCA等数量分析方法。调查中共发现样内植物56科187属271种;TWINSPAN分类将该90个样地归并划分为15个群丛;DCA排序的第一轴的累积变异量为9.3%,前两轴的累积变异量为15.8%;CCA排序前两轴对物种-环境关系的解释量为62.6%;DCA、CCA排序分析揭示了群落在上、中、下游的分布情况,以及这些群落的分布格局与温度、人类干扰强度、土壤含水量等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