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中外翻译理论界流派林立,成果颇丰.但由于这一语言现象涉及因素太杂,理论体系的构建难度较大.尤金·奈达在当代翻译理论界因其不断创新的意识而成绩斐然.本文旨在通过对奈达博士翻译理论的介绍和探究,来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从而在翻译教学中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2.
从中外翻译标准演变和批评来看,每一个翻译标准都有其局限性,没有一种翻译标准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这说明翻译标准是相对的。文本类型不同,翻译标准也应不同。合同文本可归为商务文本,人们对商务文本翻译标准研究得多,但对具体的合同文本翻译标准研究得少。合同文本有别于其他商务文本,它应有自己的翻译标准。合同翻译的目的是帮助合同文本实现其最主要功能——交际功能,"忠实、连贯、地道"的译文将能最大化地实现该功能。  相似文献   

3.
惩罚性赔偿是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惩罚性赔偿旨在针对被告故意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填补之外,对被告加以额外的赔偿责任以防止将来重犯,同时也达到惩戒他人的目的。确立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制度是彰显社会正义的需要,有助于增强公众的维权意识,增加企业违法成本并有效遏制环境损害违法行为的发生。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上存在故意和重大过失、行为违反了环境行政法律法规、产生了环境损害的后果、损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环境侵权领域,需要在以下三类案件中引入惩罚性赔偿:一是加害人故意违法污染环境导致人身损害;二是加害人故意违法损害了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财产;三是加害人故意违法导致生态环境受到损害。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应采取弹性金额模式确定赔偿数额,并规定赔偿金的最高限值。  相似文献   

4.
徐冠培 《环境工程》2022,(2):301-302
<正>生态是一种集竞争、共生、再生、自生为一体的生存发展机制,具备着将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和秩序实现系统性整合的功能,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力求不断完善。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常以方法论的形式支配着社会思维方式,通俗来讲,它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又能融于人文社会学科。但是生态翻译却不同于此,它是以哲学作为前提的一种综合翻译研究。在中国的翻译研究界,胡庚申教授于2013年由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一书,他从生态的视角对翻译进行的研究,是一本系统性地立足于生态视角对翻译学展开探讨的专著,诠释出了生态翻译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对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三个概念来说,不仅要看到它们之间的一致性,也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差异性:生态经济揭示了一种方向和目标,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种理念和道路,循环经济(循环性生产和消费模式)则提供了实施的方式和途径。人类经济社会先后经历的三种发展模式都可以从成本问题的角度认识和分析,特别是可以以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所提出的三点方法改变作为理论依据,从成本的角度认识和分析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0,(5):128-136
用典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其目标在于挖掘和运用修辞资源,达到话语修辞的终极目标——"寻求认同"。政治话语中的用典,不仅是传情达意的点缀品,更是一种运用修辞力量达到政治交际目的的手段。当用典面对异文化语境的域外听众时,其背后的文化与修辞资源失灵,翻译在语言转换和意义传递的同时,必须担起政治修辞的责任,将用典所承载的修辞功能与交际目的成功再现。政治话语中用典应采取修辞性翻译策略,将用典修辞目标的再现作为翻译的首要任务,从情感、理性、人格和美学四个方面构建原语言的修辞目的。  相似文献   

7.
王连娣 《环境工程》2023,(2):256-257
<正>人类语言发展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全世界范围内对环境问题、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都很关注,并将这种关注演变成一种“生态元素”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语言翻译教育层面,经济交流带来的语言翻译需求增加让现代教育对小语种翻译教学逐渐重视,将环境保护意识融入到翻译教学中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创新途径。当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目标层级上,主动将专业教学与环境保护意识紧密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尽管严复的翻译对于欧洲科学向中国的传播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但是仔细观察严复的翻译,发现严复作为欧洲科学思想的传播者的评价可能在严格意义上是过于高估的,这是因为严复在译介过程中所关心的可能不是科学本身。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观察这一结论,首先,严复注意到了中文的含混性问题,这一问题的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代意义;其次,严复也发现了在翻译过程当中比喻的妙处,他甚至在翻译《群己权界论》时嵌入最具独创性的例子,尽管这一例子从来没有出现在穆勒的书中;再次,严复在翻译过程当中存在着文本任意改编的问题,同时甚至很难在翻译过程当中遵循翻译名称的一致性原则;最后,在新词的创造过程中,恰恰是严复所发明的词汇没有承受住物竞天择的考验。  相似文献   

9.
雷晓琪 《环境》2013,(9):77-79
世界上大约有2%~3%的人天生有轻重程度不一的脸盲症状,他们往往记不住自己见过或者认识的人,因而闹出了很多误会。一个刚认识的朋友迎面走来,你兴高采烈地正准备跟他打招呼,却发现对方只看了你一眼,便与你擦肩而过,他的冷谈态度让你倍感受挫。如此尴尬的情景其实很多人都曾经历过。只是,大家或许都没有想过,对方并非故意无视你,而是他可能没有认出你的脸。日常生活中,经过几次接触,多数人可以轻松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转播源语新闻,从其本质和目的而言,是对源语新闻的再传播。作为再传播主体和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后殖民语境下,不仅承担着源语电视新闻受众和再传播者的角色,还担负了解殖民主义、抵抗文化霸权、为弱势文化表达诉求、确立本土文化地位的重要任务,应该发挥其主体性,以再传播为宗旨,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完成新闻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