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社区媒体的兴起,不仅仅是传统纸媒应对危机,寻求自我转型发展的探索创新,从本质上看更是政府改革、社会治理大背景下,政府与社会寻求沟通之道的必然产物,社区媒介的中国特色之路,产生了独特的第三方组织,在政府与社区之间起到沟通和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带来一场新的传播革命,正在深刻改变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本文试图从议程设置理论视角,分析党报话语权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重塑党报话语权。党报在发挥议程设置功能中必须实现"两步走":一是影响目标读者的议程,二是影响其他媒介特别是新媒体的议程。针对媒介间议程设置的"溢散效果",本文提出,只有变被动为主动,将(非主流媒介)"倒逼"转为(主流媒介)"倒灌",党报才能成为媒介中的"意见领袖",发挥社会舆论的"压舱石"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磊 《环境工程》2022,(4):337-338
<正>数字媒体技术高速发展,使得大众传媒无论是在传播方式还是在产业结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当下,积极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平台,以数字媒体的力量推进生态建设、治理生态污染,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利用数字媒体宣传环境保护意识,使得宣传力度更大更广。利用影视艺术创作的形式进行保护生态推介更是一种高效的宣传手法。数字媒体借助自身的优势与传播特点等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与市场占比,这不仅对于传统的媒体产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与挑战,同时也为传统媒体产业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爆发时,媒体要发挥其能动作用:及时准确的更新相关信息;建立互动机制;在"灾难报道"和"人文关怀"之间掌握平衡;粉碎谣言,引导舆论;反思疾病,普及防疫。在大规模流行疾病爆发时,媒介更应该进行健康传播,促进媒介的正效应,激发媒介的潜效应。但是纵观当下,仍面临诸多问题,媒体未来的路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消费主义观念已成为当代社会文化领域的一股思潮,抗日雷剧裹挟其中,一段时间内"统治"了电视荧屏。本文以费斯克的媒介文化理论为基础,从文本、受众、体验三个方面探讨抗日雷剧受欢迎的现象,并揭示消费主义在其中的运作。  相似文献   

6.
网络恶搞成为现今时代一个典型的媒介景观,它凭借着打破教条和颠覆传统在网络世界里势不可挡地充斥着大众的视听。笔者认为网络恶搞的兴起与数字技术的推动、视觉时代的文化特色以及后现代主义潮流等因素密不可分。本文从"去精英化"、青年亚文化和商业化的病毒营销三方面来探索媒介环境下网络恶搞现象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俞宁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5):I0006-I0006
中国期刊业的数字革新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数字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中国媒体的格局。目前.中国政府正在力推技术创新建设,增强企业研发能力,以推动出版传媒技术升级换代,争取研发成功数字出版核心技术,构建广泛、传输快捷的新闻系统。  相似文献   

8.
网络运用、数字运用已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传媒结构,数字生产、数字操作以及数字经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媒体出现萧条低迷状态,甚至有悲观人士将其视为"逐客"。"逐客"论辩让传统媒体陷入窘境,同样也给传统媒体以启发——探索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9.
传统室外广告主要是信息的单向传播,与受众的交互方法较为单一,交互内容较为简单. 数字媒体环境下,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AI技术等技术逐渐应用到室外广告设计中,使得室外广告交互设计内容与形式开始媒体化、智慧化.这种数字化的室外广告交互模式,契合数字媒体时代消费者对新奇体验的需求,也为室外广告互动营销创造了很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强调感性到王权复辟的强调理性,人类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到了启蒙运动的时期,追求自由、民主、平等,解放全人类的思想开始要求人们释放感性,现代性开始出现。在破碎和混乱的社会之中,人们试图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法制体系、世俗价值观和审美认知方式。在此时期之中,媒介理论出现并影响社会理论。众多的学者提出关于社会理论的批判性观点,这些观点符合社会现状并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1.
新闻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一直是政府、企业等组织争相拉拢的对象,他们以各种形式争取获得媒体的注意,从而通过媒体传达自己的观点与立场,获得于己有利的社会环境。媒体是社会信息传播系统的关键环节,与系统内包括政府、公众、利益集团等要素形成互动。而媒体与组织利益之间复杂的关系令媒介观察者们忧心忡忡,传统媒体与资本、权力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在媒介景观中,社交媒体的异军突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新闻垄断现状,也改变了资本与权力对新闻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把关人"理论提出以来,围绕的核心内容始终是信息,而在如今的网络空间中,存在着大量情绪的表达、传递和宣泄,这就为"把关人"理论丰富了研究对象,扩展了研究范畴。情绪把关应是媒介素养的构成要素,防止负面情绪的多级传播也应是媒体的重要职责。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媒体更要树牢情绪把关意识,做好情绪把关人。  相似文献   

13.
媒体对个案的追逐已经造成了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个案往往不具备普遍代表性,而对个案的过分解读有悖媒体的社会责任,更容易引发又一轮的媒体示范效应。本文从新闻实务操作、新闻价值扭曲和新闻存在的哲学基础解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从"新闻三态"和认知、符号化以及传播的流程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禄  王馨 《环境工程》2022,(5):344-345
<正>面对生机盎然、花鸟成趣的绿色生态环境的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以其高度智慧化和深度信息化的特征,成为建设安全环保功能多元生态环境景观、应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问题的新方向,能够帮助绿色生态环境释放特有的空间吸引力,营造艺术元素高效流动的智慧景观,充满艺术感和品质感。数字媒体艺术在城市园林景观环境入口空间效果图。作为对空间领域的界定与导入,入口空间是城市园林景观环境的基本组成要素,也是整个园林环境空间的肇始和开端,  相似文献   

15.
"媒介审判"现象一直为人诟病,这种超越司法程序的媒体审判实质上是媒介舆论监督功能的畸形化。本文对陈永洲事件进行简要回顾,结合相关法律知识探析隐藏在事件背后的"媒介审判"行为,从而为我国规避"媒介审判"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环境》1994,(10)
多媒体是相对于单媒体而言的,以前的个人电脑只能处理文字和数字,这就是单媒体。现在,随着计算机和硬件和软件的发展,个人电脑不仅能处理文字和数字,而且还能处理图像、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能将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和游戏机等技术融为一体,形成电脑与用户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的操作环境。不久的将来,多媒体计算机便可收看电视、录像、打可视电话、发传真。多媒体技术在家庭中的应用将使人们在家上班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虚拟演播技术因其特殊的系统构建、工作原理,在实践应用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通过麦克卢汉的三个重要媒介理论"媒介即信息"、"媒介即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从"术"到"论"的层面对虚拟演播室做简单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广播媒介的发展受到互联网网络、手机等新媒介以及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的强烈冲击,市场份额和广告收入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甚至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如何在多媒体竞争日趋激烈、频率资源日趋丰富、节目内容同质化现象愈加严重的社会环境下,谋求广播媒体的突破性发展成为诸多业界人士和专家学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广播媒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并从品牌定位、频率内容、品牌栏目、明星主持人、市场推广、社会活动的角度系统论述了广播媒体品牌形象塑造的基本模式,以为广播媒体的运营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汉藏双语传播是西藏社会独特的传播现象。本文主要研究汉藏双语传播产生的原因、担当的历史使命,分析汉藏双语传播与藏民族群众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研究认为,汉藏双语传播适应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扩大了西藏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受众人群。双语传播也是丰富媒体新闻内容、传播主流价值观和建构国家认同观念的主要方式。在双语传播的现实语境中,政府、媒体和群众实现了共赢。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受众对信息需求的增加,媒体对社会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宽,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在司法报道领域中却出现了媒体审判这一异化现象。如何规避这一现象对于媒体自身发展和司法公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要避免出现这一现象,需要立法、司法、受众等各方面的努力。本文主要从媒体方面进行探讨:媒体应该加强自律,既能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同时要能做到"不在其位则不谋其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