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以小震报大震是地震予报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象1979年溧阳六级地震前4个月内,离震中仅有20公里的溧阳地震台,在 DD—1己录仪上却没有发现一个明显的地震波形,但这并不意味着溧阳六级地震前无地震发生。事实上在溧阳六级地震前几个月内,溧阳台DD—1记录仪上出现过许多不易判断的微小波形,通过震后用 JW—1极微震仪样机进行现场观测,表明那些波形实为微小地震。JW—1型极微震仪为三分向墨水记录式地震仪,工作于速度仪特性。它具有频带宽、高频响应好和灵敏度高的特点。鉴于目前国内采用的震级公式仅适用于地动位移特征,因此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 2 0 0 11114T 17∶2 6 ,在昆仑山口西发生了 8 1级地震。震中为 36 2°N ,90 9°E。这次地震前徐州地震台体应变仪、水管仪、伸缩仪数字化形变观测记录到了较明显的短临异常信息。本文试对这些异常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B.A.Bolt博士得到一个关系式出发,采用一种新的量值转换方法,能够较方便地求得各中小地震的地震矩;并且利用江苏地区的DD-1地震仪的模拟记录资料,得到了江苏及其邻近地区1.0≤ML≤4.0的中小地震的地震矩M0(单位为10-7Nm)与震级ML的统计关系式:logM0=(1.76±0.11)ML+(15.59±0.28)。  相似文献   

4.
目前,用微震仪记录中强地震大多数是限幅的,震级很难测定。如能在微震仪的限幅地震记录图上找到便于测量的参数,用来计算震级,这将方便台站的速报工作,具有普遍的使用价值。本文根据限幅地震记录图的显著特征——限幅时间等,拟合了限幅地震震级的计算公式,即M_L=2.37logL+0.38log(A_L×1000)/V  相似文献   

5.
<正> 由四机部1028所、江苏省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三单位联合研制的JW—1型极微震仪技术鉴定会于1981年11月26日至28日在宁召开。会议听取了JW—1型极微震仪研制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南京地震基准台、溧阳地震台的试用报告,审查了有关技术资料和研制单位提出的技术指标及复测报告。会议认为W—1型极微震仪的研制是必要的,它填补了我国测震仪器的一项空白,开阔了地震观测  相似文献   

6.
<正> 天津市地震局仪研室在宝坻台1980年至1984年地声观测中,记录到许多幅度起伏、波形疏密的地声图象,有的则出现在若干震例之前,这种图象,曾被我们误认为是地震前的微破裂群或地声前兆。对此,一直是有争议的,争议的另一方则认为,是干扰。为了揭示地声异常的物理意义,笔者在宝坻作了试验。  相似文献   

7.
<正> 常熟—太仓5.1级地震前,我省设置地应力(变)仪的四个台站,除溧阳地震台,其他均无异常反应(见表)。  相似文献   

8.
2001-03-09蒙城地震台地磁磁变仪CB-3(观测仪,备份仪)同时出现三个分量动线的跳动,分析表明蒙城地震台地磁总强度F、 垂直强度Z发生变化。 其原因可能是强电流作用下,地下介质电性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地震局“九五”规划方针的指引下,安徽省地震局抓住机遇,率先在合肥台实现了由模拟仪向数字仪的转型。自1999年底至今,安徽省合肥地震台六位工作人员在一台台电脑、仪器,一组组数据资料的陪伴下,随着监测设备由模拟向数字的转型,通过艰苦努力和相互扶持、协调,终于顺利地完成了从技术结构到知识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正> 一、钻孔应变测试系统的环境及状况 ZX—79型弦频式钻孔应力仪主要用于地壳岩层应变和应力的相对测量,即测量岩层应变随时间的变化,研究地球固体弹性应变性质,几年以来在徐州地震台已取得连续、可靠的资料。徐州地区云龙山构成复式向斜的一翼,徐州地震台位于徐州市南郊,  相似文献   

11.
<正> 1982年9月27日10时37分于安徽六安扬公庙(31°36.′8N,116°33.′1E)发生一次3.8级地震(Ms),震源深度为11公里,距合肥地震台68公里,合肥地区有感。该地震是合肥台历年来记录的最大的地方震。震前5天,即9月22日16时10分,合肥台一电磁信息监测装置记到一锯齿波信号,幅度析合输入端约1mv 左右,形态见图1。此信号是本套仪  相似文献   

12.
<正> 唐山地震前后沂沭断裂带α固体径迹测量结果表明,伴随地震活动有α粒子释放的现象。本文根据α固体径迹探测技术原理,试图探讨其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一试验方法与结果α固体径迹测量,就是选取反映α粒子最敏感的探测器,检测α粒子径迹的一种技术方法,从径迹现象的发现,到径迹探测技术的应用发展很快,仪十余年间已在核物能、天体物理、地球化学、考古、地质年代、铀矿普查等多个学科领域中广泛应用。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国内外尚处在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3.
场地条件对结构震害的影响已成公认的事实,如何定量的进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成为地震工程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在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中确定地震动输入至关重要。针对场地条件和地震动输入对场地地震反应的具体影响、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已有研究表明,场地条件和地震动输入对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结果有显著影响。但目前仍存在的问题有:在冻土区进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时未充分考虑冻土层的影响效应;缺乏合理的地震动模型来准确描述实际地震动;尚未明确地震波入射角度对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目前广泛使用的等效线性化方法不能完全反应土体在地震动作用下的真实运动状态而使其计算结果不尽合理。结合以上问题对还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展望,为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1986年11月15日台湾花莲海域地震及其强余震前电磁辐射的前兆特征。所用的仪器为DDC-2型电子补偿仪、XWX-2042电位差计,记录极距为100m的两埋地电极间所接收到的电磁辐射信息,震前异常波形最大幅度可达187.5mv,为正常背景的十数倍,频谱较宽(0.005—5Hz)。这种特征对认识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上的地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地应力波接收仪的结构和特性,以及初步观测结果。该仪器在野外观测中,不仅记录到许多区域性地震,还记录到一些地震前的应变阶跃,它可能是一种临震前兆信息。记录到的震中距小于70公里的地震,其初动方向呈四象限分布。  相似文献   

16.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尼泊尔位于澳洲—印度与亚洲三个板块边界处。其北界为世界上最高的山脉,表明了尼泊尔地下的持续构造运动。直到1992年国家才协力进行尼泊尔地震危险性定量评定工作.已进行的一系列这方面研究工作的有:历史地震及其影响的研究、所规划的水电站以及与供水计划有关的特殊场地研究。尼泊尔还没有一部有关强度和抗震的建筑规范。地质矿产部的地震部门在法国政府的资助下,在中心地区建设了一个微震台网,并架设了强震仪。由于三面与印度接壤,对尼泊尔来说,执行印度的地震危险性评定工作规范是最合适的。印度标准IS,1893~1984(ISI,1986)包含了首都加德满都的地震设计系数.其它地区的系数可通过外推法得到。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普洱市境内连续发生破坏性地震,如2005年1月26日,普洱市思茅区5.0级地震;2006年1月12日,普洱市墨江县5.0级地震;2007年6月3日,普洱市宁洱县6.4级地震。在这些地震发生后,市、县地震部门在地  相似文献   

18.
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与地震动特性紧密相关。为了研究地震动特性对可液化场地装设黏滞阻尼器的桩基‐结构体系地震响应和黏滞阻尼器减震效果的影响,选取24 条不同特性的地震动作为输入,针对可液化场地装设黏滞阻尼器的桩基‐结构体系数值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远场地震动作用和近场非脉冲地震动作用,近场脉冲地震动作用下,液化场地减震结构体系具有更大的地震响应;近场脉冲地震动作用下,速度型黏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得到了充分发挥;相同振幅下,地震动峰值速度(PGV)与液化场地减震结构体系地震响应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可作为评价液化场地减震结构体系地震响应的主要指标。研究结果对液化场地黏滞阻尼器的减震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二三十年期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批装备有近代地震仪的地震台站。当时我国正处于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不断侵占我国领土,俄、法、日、德等国纷纷在我国东部和沿海地区设立地震台。其中部分台站只有强震仪和十倍级的近震仪,有的只有一套强震仪。台湾虽然建台较早、数量多,但一直到1934年4月发生台中、新竹7级地震以后,才注重观测质量。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东北地震台的工作完全停顿。台湾地区的地震台网除少数台站外亦处于瘫痪状态,未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 1978年唐山地震给我们一个深刻教训,就是今后应如何加强城市中的地震知识宣传,提高人们自救和抗震救灾的能力和意识。四年前,由于天津市区地震办公室的撤消,市区地震科普工作出现了空白。面对无人管理的情况下,有几位来自市区的中学教师自发地组织起来,他们认识到地震宣传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