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存在微生物的混合培养、泥龄、硝酸盐等问题,制约系统脱氮除磷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双循环两相生物处理(BICT)工艺以CASS工艺为基础,通过单独设立膜法硝化池,使自养菌和异养菌分开培养,解决了微生物混合生长所带来的问题,同时BICT工艺中间歇反应器与连续流反应器的特殊组合方式使污泥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各池间转移,可增加系统充水比和提高容积利用率.保证BICT工艺具有良好的氮、磷去除效果.利用BICT工艺对CASS工艺进行工程升级改造,比利用物化法对CASS工艺进行改造所需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在对CASS工艺进行改造时,可以优先考虑BICT工艺.  相似文献   

2.
深井曝气工艺处理高浓度制药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废水治理工程是采用深井曝气法作为第一段、组合填料接触氧化法作为第二段的工艺流程处理高浓度抗生素制药废水。6个月的生产运转情况表明,在深井曝气装置污泥负荷3.84kg COD_(Cr)/kg MLSS·d,接触氧化池容积负荷1.33kg COD_(Cr)/m~3·d的条件下,此工艺流程取得了良好的COD_(Cr)去除效率,废水处理成本为0.35元/kg去除COD_(Cr)。文章还对治理工程的工艺设计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分段进水A/O工艺的一些关系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剑强  胡博  陈莹 《环境工程学报》2010,4(11):2532-2536
设计分段进水A/O工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原水中的有机碳进行反硝化,因而便产生了由缺氧池反硝化所需有机碳与硝态氮数量相匹配的原则分配各段污水流量的设计思想。在该设计思想下,分段进水A/O工艺的脱氮效率及按照一定的设计条件确定的反应池容积或水力停留时间与污泥回流比、原水碳氮比等因素间存在着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关系式,这些关系式直观反映了这些影响因素对脱氮效率的影响及其在反应池设计中所起的作用。对这些关系式进行了推导,分析了各因素对脱氮效率的影响和提高脱氮效率的途径,并推导说明了按照容积负荷相等进行工艺设计时,各缺氧池或各好氧池的容积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以及按照污泥负荷相等进行设计时,各缺氧池或各好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改良回流模式的UCT工艺处理高氮屠宰废水,该系统处理能力为200 m3·d-1。连续130 d的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水质较稳定的情况下,该工艺对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98%、94%和92%,出水水质达到《屠宰与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的间接排放标准。该工艺调试运行初期,通过投加碳源以及微量元素,有效避免污泥老化问题;在稳定运行过程中,调整硝化混合液回流比、缺氧混合液回流比以及污泥回流比分别至267%、82%和70%,使得工艺处于最佳条件下运行;结合各工艺段荧光图谱分析结果显示,改良回流模式的UCT工艺有效降解色氨酸类物质及可溶性微生物副产物,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工程改造成本中涉及设备和调试费用不高,且与传统屠宰废水处理流程比,吨水处理费下降了约30%。该工程案例的改造、调试及运行经验可为同类高氮废水处理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仙桃市肉联厂对屠宰废水处理采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通过自动运行控制系统进行了示范实施。经过近一年多的运行检验表明,实行有水运行无水停止的自动运行控制系统,不仅对废水处理效果没有不良影响(处理后,COD、SS、NH3-N的出口浓度分别为62.6、65、25.16mg/L,去除率分别为94%、90.3%、68.1%),而且可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失误,同时也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企业的废水处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6.
好氧+物化组合工艺处理甲醇废水的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邳州某二甲醚生产企业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好氧+物化组合工艺在处理甲醇废水中的应用。该工艺具有处理设施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的优点,系统出水水质能够达到国家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水质标准的排放要求,可对二甲醚生产行业的废水处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宜兴市徐舍污水处理厂的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1.0×10^4m^3/d,厂区总规模为3.0×10^4m^3/d。一期工程处理工艺采用改良型C-AAO工艺,该工艺以改良型AAO工艺Sure进周出辐流式二沉池为基础,将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二沉池、硝化液回流、污泥回流系统组合为一体,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能耗低、原水适应能力强、运行管理方便的突出优点。处理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文中详述了该工程的设计参数、处理工艺流程及其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小试、中试基础上,把常温厌氧-兼氧-接触氧化-二沉池这套工艺应用于多种领域的废水处理工程,经过多年运行,结果表明这套工艺流程能适应多种废水,具有处理效果良好、运行稳定、操作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剩余污泥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印染废水的高标准排放,构建了生物吸附/MBBR/混凝沉淀池/硫铁自养反硝化/活性焦组合工艺,并对其进行了优化运行研究;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溶解氧(DO)对系统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吸附池和MBBR池的HRT分别为1 h和10 h、DO分别为1 mg·L~(-1)和5 mg·L~(-1)的情况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其中,COD的去除率达到98%;在最优条件下,组合工艺出水COD、NH4+-N、TP和TN浓度分别为16、0.56、0.32和1.39 mg·L~(-1),污水色度基本完全去除。该组合工艺实现了印染废水的高标准排放,为印染废水处理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对吸附降解法处理啤酒废水工艺进行改造,出现的污泥堵塞、污泥膨胀、池体有效容积下降、运行成本较高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运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处理效果有明显提高,出水水质稳定,运行成本下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