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武跃  袁圆  张静  李芳  白长岭 《化工环保》2015,35(3):236-240
采用亚临界湿式氧化法及金属络合剂协同亚临界湿式氧化法去除含油污泥中的重金属,考察了去除效果,优化了反应条件,并探讨了脱除重金属的含量上限。实验结果表明:在1 L反应釜内加入200 g含油污泥,在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60 min、液固比(去离子水与含油污泥的质量比)0.30的优化条件下,Cu和Z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67.3%和22.0%;加入金属络合剂后,各重金属的去除率均有明显提高;在金属络合剂加入量为0.05mol/L的优化条件下,应用金属络合剂协同亚临界湿式氧化法可将2.5倍于CJ/T 309—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B级标准的重金属含量降至标准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技术处理铜冶炼过程产生的含氯及重金属的废酸。考察了废酸处理工艺、电解温度、电解时间、电流密度和催化剂的添加等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先沉淀重金属后脱氯的废酸处理工艺,氯离子和铜离子的去除效果均较好;当以钛盐为催化剂时,在电解温度为40 ℃、电解时间为2.0 h、电流密度为825 A/m2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后废酸中的氯离子质量浓度为0.22 g/L,氯离子去除率为98.59%,铜离子质量浓度为0.45 g/L,铜离子去除率为95.08%,其他重金属大部分也得到有效去除。净化后的废酸可回用至铜冶炼的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付雄  刘敏  陈滢 《化工环保》2017,37(3):276-281
从污泥灰中磷的提取、磷与重金属的分离和磷产品的制备3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湿化学法回收污泥灰中磷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磷提取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对今后污泥灰中磷的湿化学法回收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利用萃取的方法将提取液中的无机强酸萃取出来并回收重复利用,可大幅降低酸的消耗量;在回收磷的同时可研究回收不同种类金属的方法,尤其是价值较大的重金属,以进一步提高污泥灰资源的回收价值。  相似文献   

4.
电镀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陈永松  周少奇 《化工环保》2007,27(2):144-148
电镀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铬、镉、镍、锌等重金属,是一种典型的危险废物。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电镀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固化/稳定化技术、热化学处理技术、有价金属回收技术和材料化技术等。对主要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热化学处理技术将成为未来电镀污泥处理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电镀污泥性质复杂、危害性大,然而其中蕴藏的重金属资源丰富。在天然矿产资源日益枯竭和环境保护深入人心的背景下,科学处理电镀污泥成为研究热点。从电镀污泥的危害性和资源性出发,对国内外电镀污泥无害处置和重金属回收现状进行综述,讨论了电镀污泥处理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临界水氧化(SCWO)技术处理煤气化生化污泥,优化了处理工艺条件,考察了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含水率为90%(w)的污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80℃、反应压力25MPa、氧化系数(初始反应加入的H_2O_2的摩尔数与理论上废水完全氧化所需的H2O2的摩尔数之比)4.0、反应时间2 min。SCWO处理后的气相产物为O2、CO2和少量N2,清洁环保,可直接排放或回收利用。液相产物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含量均大幅降低,出水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或回用。固相残渣浸出液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可直接进行填埋处理或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污泥中的重金属铜、铅、铬、镍。根据被测元素的性质,以及活性污泥含油多等特点,选择介质条件,比较了污泥处理方法,进行了共存离子干扰试验。通过实验发现,本方法除测定铬时需加敏化剂外,其它均无干扰,因此,该法方便易行,且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重金属和病菌元,直接排放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如果对污泥进行有效的处理,可以将污泥转化为有机肥,成为植物的养分。当前由于我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不完善,大量污泥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不仅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除污能力,浪费了大量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技术至关重要。阐述了污泥类别、国内外污泥处理技术处理现状以及污泥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再生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于峥  王琼  张振群 《化工环保》2024,(2):242-248
以掺烧污泥型粉煤灰(电力燃煤和市政污泥混合共燃产生)和纯煤粉型粉煤灰为对象,研究了其物理化学性质,分析了其重金属含量和浸出毒性,并进一步考察了其重金属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与纯煤粉型粉煤灰相比,掺烧污泥型粉煤灰的微观形貌更接近于规则球形颗粒;二者矿物组成差异明显,掺烧污泥型粉煤灰由多种矿物质均衡组成;两种粉煤灰浸出液中各重金属浓度远低于GB 8978—1996的排放浓度限值,可再利用为水中重金属吸附剂;掺烧污泥型粉煤灰对铜、铅、镉、镍、铬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07.53,119.99,73.39,53.14,42.19 mg/g,均远高于纯煤粉型粉煤灰,这归因于其矿物相反应活性高、化学吸附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近年来传统铁碳微电解法在难降解工业废水预处理、污泥处理和重金属去除、低浓度废水处理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通过在铁碳微电解体系中投加其他金属以催化反应的改性微电解法的废水处理效果,以及微电解与电场强化、微波强化、Fenton氧化、生物处理、物化法等其他工艺联合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相关微电解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